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國產航母下水日期臨近 產業鏈投資機會凸顯

人民網報導, 據網路照片顯示, 首艘國產航母已塗裝紅色底漆, 艦島上已開始安裝玻璃及相控陣雷達等設備。 最近曝光的照片更顯示已開始清理甲板, 可能於近期下水。

此前, 中國國產航母已成為境外媒體關注的焦點。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 中國海軍副參謀長王維明在接受採訪時透露, 中國國產航母最快上半年就可以下水。 這也是中國海軍將領首次確認國產航母進展。 據觀察員分析001A型航母可能在4月23日下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的日子。 001A型航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國產航母, 它的下水對於中國軍隊建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近日, “遼寧”號航母的總設計師朱英富院士, 在成都電子科大舉辦的“成電講壇”上證實了首艘國產航母將很快下水的消息, 並稱國產航母相對于“遼寧”艦有巨大改進。 改進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調整飛行甲板佈局, 優化艦島設計;機庫甲板的優化設計;艦載電子設備升級換代。

“海洋強國”是我國未來一個階段的一項重要國家戰略。 軍事專家分析稱, 國產航母下水, 標誌著我國海軍的軍事力量和裝備更新速度加快, 軍隊資訊化將迎來新一輪的建設週期, “大航海”時代將使得海洋資訊化領域迎來重大機遇。

A股上市公司中:

(1)艦船製造:中國重工、中船防務(已收購黃埔文沖, 申萬軍工組覆蓋);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江南造船廠和滬東中華尚在集團下未注入到上市公司),

關注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後續規劃, 涉及公司:中國船舶;中船科技。

(2)艦載機:艦載機是航母戰鬥力的主要來源。 目前我國可上艦的戰鬥機主要為殲15、殲-15S雙座型, 未來趨勢可能為殲-31。 涉及公司:中航黑豹。

(3)高端裝備製造:高技術的航母產業鏈帶動高端設備和技術的升級:中航重機(國內鍛鑄和液壓產品領先企業)。

(4)鋼板和複合材料:我國結構用鋼的基礎研究與世界先進水準存在一定差距, 未來新型高強度航母用鋼的研究仍然十分重要, 在保證航母戰鬥性能的條件, 努力降低航母建造成本, 研製並採用高性能的結構材料是未來長期發展趨勢:鞍鋼股份、包鋼股份、寶鋼股份等。

(5)動力系統:動力系統是航母編隊的心臟, 核動力和全電力推進是未來國內、外艦船動力系統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 發達國家30%以上的新造船舶已採用電力推進系統。 關注中船重工712研究所(掌握我國的全電推進系統核心技術)、中國動力(世界級艦船動力業務龍頭)、湘電股份(我國艦船電力推進成套設備生產廠家, 申萬電新組覆蓋)、中航動力(航空發動機龍頭)等。

(6)電子資訊系統(包括雷達、航電系統、機電系統、水聲資訊裝備等):未來向綜合一體化新形態發展。 據美國專業機構統計, 美國C4ISR在2014年的預算為650億美元, 預計到2024年, 這一數字可達743億美元。 專業機構預測2019年全球C4ISR市場將達到930億美元。 關注國睿科技(雷達系統)、中航電子(航電系統)、中航機電(機電系統)、中電廣通(水聲資訊裝備)等。

(7)武器彈藥:導彈是打擊敵人的關鍵, 未來在資訊化戰爭的時代精確制導武器的地位更加凸顯。 航母編隊中的導彈主要包括空基導彈和海基導彈, 未來艦載機和大型艦艇的新增需求以及更新換代將催生巨大市場。 關注航太長峰、航太科技、中兵紅箭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