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空氣導光引領超薄電視新潮流

超薄電視成為市場主流, 超薄概念成為眾多新品的主打賣點。 不僅如此, 2017年以來, 超薄電視不僅是為了薄而變薄, 讓超薄電視變身一種新潮流。 普遍認可的超薄電視的定義在9.9mm以下。 超薄電視的出現是隨著顯示技術的不斷創新變革誕生的。 目前, 顯示技術不斷突破, 不論是市場主流的液晶電視, 還是代表未來技術的OLED電視和量子點電視, 都可以實現超薄的概念。 這也使得超薄電視成為市場主流, 佔據著最大的市場份額。

從最古老的CRT電視開始, 被戲稱為“大屁股”電視。 這時候的電視不僅僅是厚, 還很重。

這是由於當時的顯示技術限制, 電視不得不承受著這笨重的外表。 到第一代LCD液晶電視上市, 液晶電視纖薄精美的外觀、震撼的大螢幕播放效果使得CRT電視顯得“老態龍鍾”。 隨後液晶電視成為市場主流, 電視機的厚度一再縮減。 直到2012年, 液晶電視的厚度做到了9.9mm。 2015年, 厚度僅有4.9mm的索尼X9000C上市引起了消費者和業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至此, 超薄電視的概念就此誕生。 也就是說, 液晶技術的出現是超薄電視出現的一個必要條件。 因此, 超薄電視仍是市場主流。

2017年, 微鯨醉薄A系列、小米電視4首次採用了索尼X9000C極超薄、無邊框設計, 僅為4.9毫米的超薄機身成為電視的最大亮點之一。 電視厚度比iPhone7還要薄29%, 比3枚1元硬幣還要薄。 採用了三星和LG原裝真4K屏。 在導光板設計上, 採用了比丙烯酸樹脂導光板貴3倍的Corning Iris™ Glass玻璃導光板, 通過調整電視背光結構, 必須採用複合膜片和幾乎為零的極限間隙, 才能讓比手機還薄的電視成為現實。

融入超薄工藝設計、4K超高清畫質以及超強電視音質的高端電視正成為電視市場未來發展趨勢。

然而, 要想把電視做到極致超薄並非易事, 這對電視的技術和生產工藝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小米電視4最初生產4.9毫米電視的良品率僅為10%。 超薄型加工難度變得更高, 哪怕在生產環節有一點點的灰塵, 都會在螢幕上形成一個很大的暗點。 因此, 必須要求在無塵等級非常高的無塵車間才能生產超薄電視, 不得不投鉅資引進高精度的設備。

2012年第二代LED背光技術“直下式技術”的誕生, 由於直下式背光模組相比於側入式背光模組不需要設置導光板, 以價廉的優勢, 接下來的五年直下式實現背光模組主流技術占比60~70%。 直下式背光模組中的LB(Light Bar的簡稱)需要通過二次配光透鏡(Second Lens)擴大LED光束角, 在較大的混光距離(OD值)條件下, 才能解決背光面光源的均勻性, 從而使直下式背光模組在顯示裝置輕薄化的需求趨勢下, 發展受到極大限制。

同時, 傳統直下式背光模組使用的LED呈朗伯型光強分佈, 通過二次配光後的光強分佈呈旋轉對稱特徵, 投射到擴散板的亮斑呈圓形,

而直下式背光模組及其顯示裝置具有長寬比為16:9, 單顆光源亮斑和背光面光源形狀的不匹配。 傳統的直下式背光模組為了實現超薄化設計, 必然造成背光模組四角、邊緣和中心區域亮度的不均勻性, 影響觀看畫面的品質, 從事背光模組和LB的技術人員大部分工作在處理這一面板界術語“MURA”。

直下式背光取代側入背光成為主流

超薄電視成為市場主流當下,傳統的直下式背光模組為了實現超薄化設計,因而刻意減少側邊厚度,由於傳統直下式背光模組內部結構原因,所減少側邊厚度等同於減少整體厚度,也意味著電視內部的空間越來越小,這種為了外觀而妥協的佈局,會導致電視散熱效果不佳,工作溫度升高,電視也因高溫減少使用壽命以至於出現故障。

因此,如何設計和生產一種亮度均勻、光效高、超薄化的背光模組,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正特光電-空氣導光背光模組超薄電視

寧波正特光學電器有限公司2017年立項空氣導光超薄背光模組專案,研發一種二次配光透鏡及其超薄型背光模組。採用高光效、低熱阻CSP光源通過特殊的二次配光透鏡設計,不需要導光板的前提下實現背光邊緣為零的極限厚度,達到了背光模組亮度均勻、光效高、超薄化的效果。並于2017年底完成發明專利申請。

成果轉化全新的超薄型TV創意

應用正特光電開發的空氣導光超薄背光模組,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直下式模組的亮度不均勻、厚度較厚的問題,在不使用占背光成本居高的丙烯酸樹脂導光板基礎上,可實現亮度均勻、光效高、超薄化的背光模組及其顯示裝置,同時此技術實現超薄背光模組全尺寸使用1 Light Bar,同比傳統直下式模組具有極大成本優勢。

目前超薄電視主流側入式背光模組受玻璃導光板厚度的限制無法再滿足超薄型TV發展的趨勢,採用省去了玻璃導光板超薄背光模組技術又可以使背光模組進一步的瘦身。同比採用價格昂貴的玻璃導光板目前超薄電視主流側入式背光模組具有極大成本優勢。由此可見空氣導光超薄背光模組在TV背光領域將引領超薄電視新潮流。

超薄電視成為市場主流當下,傳統的直下式背光模組為了實現超薄化設計,因而刻意減少側邊厚度,由於傳統直下式背光模組內部結構原因,所減少側邊厚度等同於減少整體厚度,也意味著電視內部的空間越來越小,這種為了外觀而妥協的佈局,會導致電視散熱效果不佳,工作溫度升高,電視也因高溫減少使用壽命以至於出現故障。

因此,如何設計和生產一種亮度均勻、光效高、超薄化的背光模組,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正特光電-空氣導光背光模組超薄電視

寧波正特光學電器有限公司2017年立項空氣導光超薄背光模組專案,研發一種二次配光透鏡及其超薄型背光模組。採用高光效、低熱阻CSP光源通過特殊的二次配光透鏡設計,不需要導光板的前提下實現背光邊緣為零的極限厚度,達到了背光模組亮度均勻、光效高、超薄化的效果。並于2017年底完成發明專利申請。

成果轉化全新的超薄型TV創意

應用正特光電開發的空氣導光超薄背光模組,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直下式模組的亮度不均勻、厚度較厚的問題,在不使用占背光成本居高的丙烯酸樹脂導光板基礎上,可實現亮度均勻、光效高、超薄化的背光模組及其顯示裝置,同時此技術實現超薄背光模組全尺寸使用1 Light Bar,同比傳統直下式模組具有極大成本優勢。

目前超薄電視主流側入式背光模組受玻璃導光板厚度的限制無法再滿足超薄型TV發展的趨勢,採用省去了玻璃導光板超薄背光模組技術又可以使背光模組進一步的瘦身。同比採用價格昂貴的玻璃導光板目前超薄電視主流側入式背光模組具有極大成本優勢。由此可見空氣導光超薄背光模組在TV背光領域將引領超薄電視新潮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