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創新引領發展 四川開啟新征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全省上下以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為抓手, 深化創新改革, 破解阻礙創新驅動發展的瓶頸制約, 激發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引進一個項目, 帶動一個產業集群幾天前投產的中國電子熊貓集團第8.6代液晶面板項目, 從建設開工到投產的16個月時間裡, 已經吸引到晶片、彩膜、玻璃基板等多個行業的配套企業加速聚集。

這是四川發展電子資訊產業的成熟模式。

不到一年時間裡, 格羅方德、紫光IC等一大批投資超百億美元的項目在四川相繼落地, 不久前, 位於成都高新區的京東方六代線也成功實現量產。 新一代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 是我省高新技術產業快速崛起的一個縮影。 2017年, 我省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達1.8萬億元, 占規上工業比重首次達到30%。 新舊動能有效轉換, 產業佈局更加優化。

“轉型才能更好發展、後發也要高點起步”, 按照這一思路, 我省堅決淘汰落後產能, 下大氣力培育高端現代產業, 特別是把全面創新改革作為引領四川發展的“一號工程”, 著力打通軍民融合、科技與經濟結合、科技與金融結合“三通道”, 為實現高品質、可持續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翼龍無人機這項創新成果就是打通軍民融合通道的生動樣本。

就在不久前的打靶試驗中, 由航空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研製的翼龍II察打一體無人機, 拿下了一架次連續發射五枚不同類型導彈, 五發五中的驚人戰果, 而這也是中國國內無人機空地打靶試驗的全新紀錄。

100%命中率這樣的高性能, 讓翼龍迅速佔據了海外高端軍貿市場。 不僅性能比肩全球無人機先進水準, 翼龍在產業化上也刷新了“中國速度”, 從立項到首飛僅用了2年時間, 到交付用戶也只用了5年時間。 而這樣的效率源于航空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建立的四川省商用無人機產業聯盟機制, 攜手民企參與軍工單位的生產配套和市場拓展。

建立技術聯盟創新合作機制,

解決了軍民兩用技術難以轉化、軍民資訊不對等等難題, 這項經驗也成為了四川面向全國推廣的8條全創經驗之一。 作為國家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 四川承擔著30項先行先試改革任務, 為貫徹落實這項重要使命, 我省建立起“清單制+責任制”的工作機制, 制定了全面創新改革九張清單, 將改革任務分解落實, 明確每一項改革事項、完成時限、落實部門和責任人, 按計劃、按步驟逐一推進。

今年, 我省將確保完成國家部署的三年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任務, 力爭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例超過1.85%, 技術合同交易額實現450億元, 高新技術總產值突破1.95萬億元, 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6%。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