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讓人咽口水、但「僅供參考」的圖片,都是怎麼來的?

幾年前寫過篇關於食物攝影的入門心得, 這次依然關於食物與視覺。 拍美食的教程何其多, 但具體講商業運用的並不多。 所以準備把去年關於商業拍攝的經驗整理下, 給正在從事食物攝影的各位一個參考。

不再贅述入門技巧, 而準備用一些實際案例, 分析下作品背後的創作思路和拍攝心得。 我會儘量涵蓋自己所接觸過的不同類型客戶與風格需求, 展示在專業食物攝影領域我所面對的各種問題與解決方案。

ps. 本文專業性較強, 請酌情食用。 如果你想瞭解食物攝影基礎的話, 可以移步至之前的回答與 live:

如何給美食拍照?美食攝影, 是件嚴肅的事情

主要講了三件事:

如何更好塑造 lifestyle 場景?

如何在食物攝影中加入創意?

傳統節日是商業攝影的重頭!

由於所用案例皆為商業拍攝, 版權問題不開放公眾號轉載, 請見諒。

引. 需要為不同品牌建立不同的視覺印象

如果說到商業的話, 拍攝這事兒就並非滿足個人愛好這麼簡單了。 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視覺偏好, 特別是一些成熟公司。 所以拍攝之前, 瞭解品牌的視覺偏好非常重要。

而某些時候, 這種偏好的區別非常細微。 比如都是走 lifestyle 路線, 類似構圖與色調, KFC 更中意佈景簡潔明快, 星巴克則需要增加更多的肌理感。 這便導致了拍攝時對於道具和背景的選擇不同。 比如背景, KFC 這張選擇了較平的淺色木紋;星巴克選擇肌理更豐富的深色木紋。 而託盤一個使用白瓷質感, 一個選用了木質托板。

1. 關於塑造 lifestyle 場景

先講個更有共性的話題, 也是我在工作中最常見的需求:如何拍好一張可以商業使用的 lifestyle 場景?讓我們看幾個實際案例。

sample.星巴克 bagel 系列 - 一次商業拍攝的流程

星巴克 Bagel 系列

這是一張非常 instagram 風格的圖片, 那麼創作這張圖片的整個流程是怎樣的呢?

1.客戶 brief

一般在拍攝前, 客戶或者 agency 會羅列他們的需求。 而攝影師的工作, 便是將想法轉換成畫面。 比如這張圖片的需求是:1.產品需要展現幾個主打 bagel 和不同口味的咖啡;2.要建立一種幾個同事在星巴克邊用早餐邊討論的感覺;3.受眾群設想是外資或廣告公司白領。

由這幾個 point 出發, 開始做畫面設計。 客戶需要有日光感, 並且讓人聯想到星巴克風格, 於是選用了他們店內真實使用的板材作為背景。

由於場景是公司同事的早餐, 受眾又是廣告公司白領, 所以選擇了 new york times、the wired 雜誌、kindle 三個符合受眾特質的讀物作為道具, 再用眼鏡、筆記事本等強調身份感。 拍攝前會與客戶確定所有重要道具, 在拍攝時如果更換的話有時需要在等確認, 會非常耗時。 (這也是與大型品牌合作時的注意點)

2.構圖

道具確定之後便是拍攝。採用了經典的三角構圖去平衡視覺。(原先預想是 2 個 bagel 加 2 個 yogurt,後來更改為主推 bagel,與 brief 有出入)

老經驗,三角套三角

接下來做的便是將道具們合理安排進畫面。為了露出品牌資訊,右上的 bagel 使用了帶 logo 的外賣袋做餐墊,而左上角也適時的用飲品單露出了 starbucks 字樣。餐盤選擇方形,營造一種硬朗感。三杯咖啡選擇肌理最多的冰美式(當然用的是假冰塊)放在醒目位置,其他兩杯作為陪襯。

小細節:下方的熱美式,為了露出杯壁 logo,杯子下面有墊高。

3.布光

這張圖用的是裸燈直打,營造早晨的感覺。為了營造更自然的自然光感,燈必須離足夠遠的距離。注意左上咖啡杯裡的陰影變化,我刻意用柔光布做局部遮擋,做硬質光與軟質光的變化,用光線讓畫面更生動。(sample2 會展示一個利用光線軟硬變化做的更生動例子)

lifestyle 感的場景,我一般會用單燈模擬自然光。

同系列其他圖片:

sample. KFC 紅 pro 豆漿 - 關於光源

KFC 紅 pro 豆漿

這次的題目是什麼呢?一杯豆漿,與製作它的三種食材。其中紅豆需要相對突出。這張圖片的用意是為了說明如何在 lifestyle 場景裡靈活運用光源。

如果仔細看,你可能會發現這張圖的遠中近光線質感一直在變化,事實上也是如此。這張圖的主光源依然是裸燈加柔光板,但為了營造日光感,我刻意未用柔光將主光源全部遮住,而是留了一道縫隙。

這樣的結果便是右圖藍色區域會接收到一些非常硬的直射光,我將需要突出的食材紅豆放在這個位置增加對比;中景黃色部分相對柔和。為了再增加個層次,又在近景增加了一盞燈,直打桌面,製造局部硬光。黑旗是為了防止光線溢出影響畫面其他部分。

反光板的使用非常重要,杯壁的暗部需要一個更強烈的光源做立體塑造,所以用了金屬反光板。而全域補光的話用泡沫板的反光比較柔和,會相對合適。注意調整距離,補光太強的話立體感就會降低。

在道具選擇受局限的情況下,想讓畫面生動起來必須得運用所有能使用的工具,而光線,便是其中最重要一環。最有質感的陽光感並不來源於畫面全亮,而是明與暗硬與柔的對比。

同系列其他圖片:

sample. 寶珠乳酪 - 關於畫面構圖的層次疊加

寶珠乳酪 巧克力香蕉菜菜

那麼再來看一下暗調場景。寶珠乳酪這張因為主打是宮廷乳酪工藝,所以用水仙、手作花瓶與木盤襯托氣氛。

之前的 live 裡有講過一個很重要的構圖思路:層次疊加。桌面為空間的第一層,放上託盤便有了第二層,託盤內放襯布便有了第三層,襯布上放主體便是第四層。這樣從桌面到主體便有了高低的層次變化。

而平面上需要做的是選取合適道具做畫面平衡。一般我的構圖習慣是從一個點出發,確定主體位置以後,開始在周圍增減元素。

所用道具必須有存在的合理性,所謂的合理性,一是來源於主體物件本身(比如用食材作為元素),二是與拍攝主題相關。我其實一直不太理解在食物主體的畫面裡放上書籍,各種不相關道具的佈景思路。

2.如果可以的話,為畫面加入創意吧!

並不是所有客戶都需要 lifestyle 感!當碰到可以給我足夠發揮空間的客戶時,更多的是按照我對品牌的理解,為他們設計一個獨有的視覺印象。但無論哪種狀況,客戶的基本訴求都是一致的 - 那便是用視覺説明他們更好的表現自己產品。

sample. 廟港人太湖蟹

大閘蟹在我的最愛排行榜絕對前三!所以當廟港人找我合作的時候超激動啊(因為可以蹭吃)!由於品牌定位是正宗太湖蟹,所以擺在面前的問題就一個:如何讓大閘蟹產生高級感?我的解決方案如下。

廟港人太湖蟹

思路:從色彩上考慮熟蟹是橙紅色,所以第一反應是需要一個暗綠色底做色彩對比。最後決定選用寬葉植物,利用葉片的疊加豐富畫面,再利用高度差做明暗變化增加細節。

布光:依然單燈,上下用黑旗遮擋做明暗變化,主體補光使用鏡子,有較高的反射率。

廟港人太湖蟹

生蟹處理思路類似,同樣的道具,確是同色系處理。減少綠色面積,用竹籃做底,增加層次和突出主體。

廟港人太湖蟹

這張更改了思路,製造場景感。選用了舊蒸籠作為道具,利用枯葉的彎曲形做畫面分割並且增加細節,美中不足是少了些熱氣。

sample. 永璞 cold brew

螃蟹我所愛,咖啡亦我所愛也。鐵皮叔的咖啡品牌永璞口味非常贊。而我也全程見證了新 VI 的設計到執行。

攝影思路:根據 VI 做元素提煉。關鍵字是設計感、幾何、三原色、包豪斯。於是畫面選用三原色的圓與方塊,用馬賽克瓷磚做為補充元素。基本是在用設計構成的思路進行拍攝。(底色不夠純,後期沒做到位真對不住)

當然同樣款產品,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現,比如這樣。

sample. 永璞冷泡咖啡

有段時間特別喜歡拍這種懸浮類的畫面。其實懸浮是種會造成戲劇感又方便執行的一種拍攝方法。比如這張,用了兩張圖片做拼接就搞定了。

Step1. 以腳架固定住產品,紙片下面墊高做出投影。

Step2. 手拿飲料杯保持相同位置,補拍投影部分。合成,done

同理也可以做不同的創意。

sample. KFC 薯片炸雞

KFC 去年推出的薯片口味炸雞,也就是在炸雞的脆皮中加入了樂事薯片。拍攝思路:既然是兩個產品的融合,那麼就做一個他們互相碰撞的畫面好了,類比雞翅砸到薯片的瞬間。

KFC 薯片炸雞

由於思路比較老套,就講下這種畫面的拍攝方法好了。1.需要多圖合成,每個部分單獨拍攝。2.炸雞部分做懸吊固定。3.薯片飛濺的效果需要抓拍無數次。

拍攝前做提案時我會用手繪稿告訴客戶大致的拍攝想法(右圖)。本來想像的是俯拍,但實際操作發現,雞翅與薯片的顏色太過接近無法區分,所以實際拍攝時改為平拍。拍攝時解決各種預料之外的問題也是家常便飯。

光源:左燈為主光源,右燈做背光的勾邊。光比大概是 2:1。

步驟:

step.1 首先固定好炸雞的位置,下面鋪滿厚厚一層薯片,後期將固定用的線去掉得到標準底圖一張。(固定的方法有很多種,更有效的是插在棒子上用腳架固定)

step.2 拍攝底部薯片飛濺效果。實際操作是,讓同事躲在桌子下面向上猛拍讓薯片騰起,比如這樣。

捨身的食物造型師 腹肌同學

step.3 抓拍各種薯片飛濺效果。要有自然感你需要大中小不同尺寸的薯片碎。特別是細小的碎屑,需要拍多一點做豐富畫面的細節用。

成品圖是由 11 張圖片拼貼而成的。

step.4 做後期合成與色調處理,done。

3. 商業拍攝,各種節日是重頭!

由於各種節日是商家的宣傳重點,特別是聖誕、新年、情人節之類。所以作為職業攝影師,必須得深刻瞭解每個節日的特徵,並且有足夠的創造力為品牌創造不同的視覺印象。如果是長期客戶,你每年都需要為同樣節日同樣產品創造新的畫面。

以聖誕新年為例,po 幾個去年底拍攝的案例。

sample. KFC 聖誕

這是個第一眼就知道在講耶誕節的畫面。為什麼呢?由於所選道具。畫面中我選用了禮盒,絲帶,松果,聖誕樹上的金銀球等典型聖誕氛圍的道具作為裝飾元素。色彩以紅金白做配搭,俯視圖做氛圍感。

sample. KFC 聖誕#2

同一個產品還能用什麼 idea 表現呢?比如這棵炸雞薯片聖誕樹。後期還是我的弱項,有些局部看起來有點跳 tone。

先拍空景,再按照透視計算好高度,拍攝薯片與炸雞分層進行後期合成。

只要加了合適的投影,看起來就有點像那麼回事兒

sample. 雙立人聖誕

廚具品牌雙立人的聖誕專題。畫面裡需要入鏡旗下的 Staub 鑄鐵鍋主推系列所有鍋型,林林總總幾十個物件都要出現在畫面內是個難題。最後只能用比較折中的方法 - 平鋪在背景上組成聖誕樹形。本身不是特別滿意,但總歸算是一個解決方案。

拍攝花絮,擺了大半天才找到平衡。

sample. 食廬年菜

再舉(本期唯一)一個真.料理作為結尾吧。

為了襯托節日,色調用大紅。用寫對聯常用的灑金紙做背景;道具上圍繞主題選擇了相應道具,紅樹葉、燈籠、對聯、菜品裡出現的當季食材春筍之類。

細節處理:

近處的春聯由於也是紅色與背景融合,所以下面有墊高。由於不同高度受光不同,便有了明度的區分。後方的樹葉一個是為了補充畫面,二是為了利用它的投影豐富桌面變化。

就此打住。這篇既是寫給你們的,也是寫給我自己的總結。我慶倖能成為食物攝影師,拍攝美食並不輕鬆,但確是如此純粹。等再過一年如果積累了什麼有趣案例的話,我會再寫一篇總結。新年將至,預祝各位在食物攝影的道路上愈行愈遠!

2.構圖

道具確定之後便是拍攝。採用了經典的三角構圖去平衡視覺。(原先預想是 2 個 bagel 加 2 個 yogurt,後來更改為主推 bagel,與 brief 有出入)

老經驗,三角套三角

接下來做的便是將道具們合理安排進畫面。為了露出品牌資訊,右上的 bagel 使用了帶 logo 的外賣袋做餐墊,而左上角也適時的用飲品單露出了 starbucks 字樣。餐盤選擇方形,營造一種硬朗感。三杯咖啡選擇肌理最多的冰美式(當然用的是假冰塊)放在醒目位置,其他兩杯作為陪襯。

小細節:下方的熱美式,為了露出杯壁 logo,杯子下面有墊高。

3.布光

這張圖用的是裸燈直打,營造早晨的感覺。為了營造更自然的自然光感,燈必須離足夠遠的距離。注意左上咖啡杯裡的陰影變化,我刻意用柔光布做局部遮擋,做硬質光與軟質光的變化,用光線讓畫面更生動。(sample2 會展示一個利用光線軟硬變化做的更生動例子)

lifestyle 感的場景,我一般會用單燈模擬自然光。

同系列其他圖片:

sample. KFC 紅 pro 豆漿 - 關於光源

KFC 紅 pro 豆漿

這次的題目是什麼呢?一杯豆漿,與製作它的三種食材。其中紅豆需要相對突出。這張圖片的用意是為了說明如何在 lifestyle 場景裡靈活運用光源。

如果仔細看,你可能會發現這張圖的遠中近光線質感一直在變化,事實上也是如此。這張圖的主光源依然是裸燈加柔光板,但為了營造日光感,我刻意未用柔光將主光源全部遮住,而是留了一道縫隙。

這樣的結果便是右圖藍色區域會接收到一些非常硬的直射光,我將需要突出的食材紅豆放在這個位置增加對比;中景黃色部分相對柔和。為了再增加個層次,又在近景增加了一盞燈,直打桌面,製造局部硬光。黑旗是為了防止光線溢出影響畫面其他部分。

反光板的使用非常重要,杯壁的暗部需要一個更強烈的光源做立體塑造,所以用了金屬反光板。而全域補光的話用泡沫板的反光比較柔和,會相對合適。注意調整距離,補光太強的話立體感就會降低。

在道具選擇受局限的情況下,想讓畫面生動起來必須得運用所有能使用的工具,而光線,便是其中最重要一環。最有質感的陽光感並不來源於畫面全亮,而是明與暗硬與柔的對比。

同系列其他圖片:

sample. 寶珠乳酪 - 關於畫面構圖的層次疊加

寶珠乳酪 巧克力香蕉菜菜

那麼再來看一下暗調場景。寶珠乳酪這張因為主打是宮廷乳酪工藝,所以用水仙、手作花瓶與木盤襯托氣氛。

之前的 live 裡有講過一個很重要的構圖思路:層次疊加。桌面為空間的第一層,放上託盤便有了第二層,託盤內放襯布便有了第三層,襯布上放主體便是第四層。這樣從桌面到主體便有了高低的層次變化。

而平面上需要做的是選取合適道具做畫面平衡。一般我的構圖習慣是從一個點出發,確定主體位置以後,開始在周圍增減元素。

所用道具必須有存在的合理性,所謂的合理性,一是來源於主體物件本身(比如用食材作為元素),二是與拍攝主題相關。我其實一直不太理解在食物主體的畫面裡放上書籍,各種不相關道具的佈景思路。

2.如果可以的話,為畫面加入創意吧!

並不是所有客戶都需要 lifestyle 感!當碰到可以給我足夠發揮空間的客戶時,更多的是按照我對品牌的理解,為他們設計一個獨有的視覺印象。但無論哪種狀況,客戶的基本訴求都是一致的 - 那便是用視覺説明他們更好的表現自己產品。

sample. 廟港人太湖蟹

大閘蟹在我的最愛排行榜絕對前三!所以當廟港人找我合作的時候超激動啊(因為可以蹭吃)!由於品牌定位是正宗太湖蟹,所以擺在面前的問題就一個:如何讓大閘蟹產生高級感?我的解決方案如下。

廟港人太湖蟹

思路:從色彩上考慮熟蟹是橙紅色,所以第一反應是需要一個暗綠色底做色彩對比。最後決定選用寬葉植物,利用葉片的疊加豐富畫面,再利用高度差做明暗變化增加細節。

布光:依然單燈,上下用黑旗遮擋做明暗變化,主體補光使用鏡子,有較高的反射率。

廟港人太湖蟹

生蟹處理思路類似,同樣的道具,確是同色系處理。減少綠色面積,用竹籃做底,增加層次和突出主體。

廟港人太湖蟹

這張更改了思路,製造場景感。選用了舊蒸籠作為道具,利用枯葉的彎曲形做畫面分割並且增加細節,美中不足是少了些熱氣。

sample. 永璞 cold brew

螃蟹我所愛,咖啡亦我所愛也。鐵皮叔的咖啡品牌永璞口味非常贊。而我也全程見證了新 VI 的設計到執行。

攝影思路:根據 VI 做元素提煉。關鍵字是設計感、幾何、三原色、包豪斯。於是畫面選用三原色的圓與方塊,用馬賽克瓷磚做為補充元素。基本是在用設計構成的思路進行拍攝。(底色不夠純,後期沒做到位真對不住)

當然同樣款產品,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現,比如這樣。

sample. 永璞冷泡咖啡

有段時間特別喜歡拍這種懸浮類的畫面。其實懸浮是種會造成戲劇感又方便執行的一種拍攝方法。比如這張,用了兩張圖片做拼接就搞定了。

Step1. 以腳架固定住產品,紙片下面墊高做出投影。

Step2. 手拿飲料杯保持相同位置,補拍投影部分。合成,done

同理也可以做不同的創意。

sample. KFC 薯片炸雞

KFC 去年推出的薯片口味炸雞,也就是在炸雞的脆皮中加入了樂事薯片。拍攝思路:既然是兩個產品的融合,那麼就做一個他們互相碰撞的畫面好了,類比雞翅砸到薯片的瞬間。

KFC 薯片炸雞

由於思路比較老套,就講下這種畫面的拍攝方法好了。1.需要多圖合成,每個部分單獨拍攝。2.炸雞部分做懸吊固定。3.薯片飛濺的效果需要抓拍無數次。

拍攝前做提案時我會用手繪稿告訴客戶大致的拍攝想法(右圖)。本來想像的是俯拍,但實際操作發現,雞翅與薯片的顏色太過接近無法區分,所以實際拍攝時改為平拍。拍攝時解決各種預料之外的問題也是家常便飯。

光源:左燈為主光源,右燈做背光的勾邊。光比大概是 2:1。

步驟:

step.1 首先固定好炸雞的位置,下面鋪滿厚厚一層薯片,後期將固定用的線去掉得到標準底圖一張。(固定的方法有很多種,更有效的是插在棒子上用腳架固定)

step.2 拍攝底部薯片飛濺效果。實際操作是,讓同事躲在桌子下面向上猛拍讓薯片騰起,比如這樣。

捨身的食物造型師 腹肌同學

step.3 抓拍各種薯片飛濺效果。要有自然感你需要大中小不同尺寸的薯片碎。特別是細小的碎屑,需要拍多一點做豐富畫面的細節用。

成品圖是由 11 張圖片拼貼而成的。

step.4 做後期合成與色調處理,done。

3. 商業拍攝,各種節日是重頭!

由於各種節日是商家的宣傳重點,特別是聖誕、新年、情人節之類。所以作為職業攝影師,必須得深刻瞭解每個節日的特徵,並且有足夠的創造力為品牌創造不同的視覺印象。如果是長期客戶,你每年都需要為同樣節日同樣產品創造新的畫面。

以聖誕新年為例,po 幾個去年底拍攝的案例。

sample. KFC 聖誕

這是個第一眼就知道在講耶誕節的畫面。為什麼呢?由於所選道具。畫面中我選用了禮盒,絲帶,松果,聖誕樹上的金銀球等典型聖誕氛圍的道具作為裝飾元素。色彩以紅金白做配搭,俯視圖做氛圍感。

sample. KFC 聖誕#2

同一個產品還能用什麼 idea 表現呢?比如這棵炸雞薯片聖誕樹。後期還是我的弱項,有些局部看起來有點跳 tone。

先拍空景,再按照透視計算好高度,拍攝薯片與炸雞分層進行後期合成。

只要加了合適的投影,看起來就有點像那麼回事兒

sample. 雙立人聖誕

廚具品牌雙立人的聖誕專題。畫面裡需要入鏡旗下的 Staub 鑄鐵鍋主推系列所有鍋型,林林總總幾十個物件都要出現在畫面內是個難題。最後只能用比較折中的方法 - 平鋪在背景上組成聖誕樹形。本身不是特別滿意,但總歸算是一個解決方案。

拍攝花絮,擺了大半天才找到平衡。

sample. 食廬年菜

再舉(本期唯一)一個真.料理作為結尾吧。

為了襯托節日,色調用大紅。用寫對聯常用的灑金紙做背景;道具上圍繞主題選擇了相應道具,紅樹葉、燈籠、對聯、菜品裡出現的當季食材春筍之類。

細節處理:

近處的春聯由於也是紅色與背景融合,所以下面有墊高。由於不同高度受光不同,便有了明度的區分。後方的樹葉一個是為了補充畫面,二是為了利用它的投影豐富桌面變化。

就此打住。這篇既是寫給你們的,也是寫給我自己的總結。我慶倖能成為食物攝影師,拍攝美食並不輕鬆,但確是如此純粹。等再過一年如果積累了什麼有趣案例的話,我會再寫一篇總結。新年將至,預祝各位在食物攝影的道路上愈行愈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