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大畢業美國留學生萬字痛訴父母:我在等你道歉,你卻等我道謝

近日留美學生寫萬字長文數落父母“過度關愛”, 12年春節不願回家。

在父母和外人眼裡, 文中的王猛符合所有“別人家孩子”特徵:從小成績數一數二, 四川一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 被北大最好專業之一的生物專業錄取, 本科後又成為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研究生……

然而, 這一切光環的背後, 卻是王猛和父母的感情決裂:12年前, 他不再回家過春節;6年前, 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他甚至還準備再到北大讀個心理學方面的博士, 以解決自己長期壓抑之下的心理問題。

他將自己與家庭決裂的根源歸結為父母從小對自己的“過度關愛”。

1

看了王猛洋洋灑灑的萬字長文, 我感到心裡特別壓抑。

我越來越發現, 愛是一種能力, 而不是天賦。

這位化名叫王猛的博士詳細講述了從小到大的成長歷程, 他試圖讓父母理解, 他們“過度控制”的養育方式給自己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網上的爭論, 也都是圍繞這個矛盾展開的。

站在子女這一邊的, 會越來越激烈:“我們這麼痛苦, 為什麼你們就是不承認!”

站在父母那一邊, 也可以有相應的反擊:“大家不都是這樣的嗎?

還是多找找你自己的原因!”可以把它歸結為認知上的差異。

但絕大多數人, 對這件事情關心的焦點不在這裡。 他們關心的是:到底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父母應該承認自己的錯誤嗎?還是孩子過度敏感了?

誠實地說, 我看到王猛父母的一些做法, 覺得很痛心。

譬如硬要孩子穿什麼衣服, 譬如對孩子的貶低, 而對於孩子的敏感性, 父母居然毫無覺察, 這也是我無法認同的。

父母可能傷害孩子, 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有些傷害, 就會造成一輩子不能磨滅的印痕。

小孩子碰到桌角, 流血了, 傷好之後可能留下永遠的傷疤, 那就是持續終身的影響。

你也沒有錯, 但我真的受傷了。

2

無獨有偶, 2016年, 港大女博士遭到生母囚禁喂藥, 最終導致終生殘疾的事件就是這種控制型父母行為的極致形態了。

由於恐懼失去孩子, 最後寧可監禁毒害, 也要將已經成年的子女置於自己掌控之中, 是這類家長中並不少見的現象。

在歐美, 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以前, 像這樣的案例還是不少的。

比較典型的是父母, 多見於母親, 長期用藥使子女處於嚴重的病弱生活不能自理狀態。

在從肢體上控制了子女的人生之後, 這些母親還會獲得社區的精神支持, 還有物質捐贈和對其慈愛和奉獻的讚揚。

這種心理學病例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代理型孟喬森綜合征”, 也叫“護士綜合征”, 特徵就是虛構別人的症狀和弱勢, 特別是子女, 晚輩, 弟弟妹妹這類需要自己照顧的人。

這是一種無私的, 病態的, 深沉的, 充滿希望的愛而演化的病。

武志紅說:人生最大的噩夢是:你身邊有一個人,

無論你做什麼她都要糾正一下, 並且讓你必須按照她的來, 否則不甘休, 一件小事的糾纏都能發展到要你死要她自己去死的地步。

3

而我們和父母一輩子的緣分, 養育著, 也傷害著。

他們不知道如何去愛, 但是卻想把最好的都給我們。

在這個獨生子的時代。

獨生子在一個家庭中是最受寵也是壓力最大的。

可以說, 你所遇到的事, 獨生孩子基本全都遇到了。

曾經我很痛苦, 也不理解父母的做法。

直到有次我與父親吃飯, 喝酒後, 父親才吐露出來, 因為只有我一個, 所以他害怕。

害怕我出事, 害怕我走歪, 害怕我踏錯。

這種害怕, 演化為擔心, 進化為指揮。

他說的那句話, 我至今記憶猶新:我們只有你一個孩子, 而我們的家庭,你也看到了,就是個工薪階層,資產不多,我們輸不起。

有牽掛,就會害怕,會害怕,就不敢輕易冒險。

常年工作不回家,只能通過視頻與父母聯繫。每聯繫一次,我就傷心一次,每聯繫一次,我發現媽媽的耳朵越來越聽不見了,爸爸的白頭發越來越多了。

面對我的觀點和選擇,他們也已經不再質疑和爭論,不是因為他們發自內心覺得我是對的,而是他們越來越老了力不從心,打心底裡開始依靠我。

或許正如龍應台所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4

給父母一個後路,也放自己一條生路。

不管你的父母是否打過你,是否罵過你。

但是他們都是一樣的。

就是他們都是不講道理的人。

因為:

當他們8歲的時候,被強制對領袖表示敬仰。

當他們18歲的時候,被強制上山下鄉。

當他們28歲的時候,被強制分配工作。

當他們38歲的時候,被強制吃國企大鍋飯。

當他們48歲的時候,被強制要求下崗。

當他們下崗的時候,被強制要求忍耐。

都沒人和他們講理。

而我們這一代,從小就上學。

和長輩的關係,不過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

華夏九州,從來沒有哪個時代像今天這樣,如此的渴望成功,焦慮于無法成功。

最後,給各位被中國式父母坑慘的孩子們一段話:如果想讓父母對你有所改觀,不能期望父母把自己幾十年的理念打破,去接受你的理念。

而是非常現實的,你實力越強,他們就會越聽你的。

中國式父母的思維在於永遠把孩子當孩子,永遠覺得孩子怎麼折騰都行,是自己的私有物。

他們這一輩的父母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孩子長大了,該走自己的路了。

而你,就要走給他們看。

你不能一邊當著巨嬰,一邊罵父母。

一邊要自己的什麼理想,一邊又吃父母的,在外失敗了,又想家裡給你擦屁股。

既然有了覺悟,就斬斷臍帶,迅速長大。

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爭取來的。

記住:不完美的父母當年,也是被不完美的父母養大的。沒有誰天生就是完美的父母。

作者簡介:koala,90後魔蠍座大叔,像藍胖子一樣給你溫暖,用文字溫暖人心,陪你度過每一個難熬的夜晚。

而我們的家庭,你也看到了,就是個工薪階層,資產不多,我們輸不起。

有牽掛,就會害怕,會害怕,就不敢輕易冒險。

常年工作不回家,只能通過視頻與父母聯繫。每聯繫一次,我就傷心一次,每聯繫一次,我發現媽媽的耳朵越來越聽不見了,爸爸的白頭發越來越多了。

面對我的觀點和選擇,他們也已經不再質疑和爭論,不是因為他們發自內心覺得我是對的,而是他們越來越老了力不從心,打心底裡開始依靠我。

或許正如龍應台所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4

給父母一個後路,也放自己一條生路。

不管你的父母是否打過你,是否罵過你。

但是他們都是一樣的。

就是他們都是不講道理的人。

因為:

當他們8歲的時候,被強制對領袖表示敬仰。

當他們18歲的時候,被強制上山下鄉。

當他們28歲的時候,被強制分配工作。

當他們38歲的時候,被強制吃國企大鍋飯。

當他們48歲的時候,被強制要求下崗。

當他們下崗的時候,被強制要求忍耐。

都沒人和他們講理。

而我們這一代,從小就上學。

和長輩的關係,不過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

華夏九州,從來沒有哪個時代像今天這樣,如此的渴望成功,焦慮于無法成功。

最後,給各位被中國式父母坑慘的孩子們一段話:如果想讓父母對你有所改觀,不能期望父母把自己幾十年的理念打破,去接受你的理念。

而是非常現實的,你實力越強,他們就會越聽你的。

中國式父母的思維在於永遠把孩子當孩子,永遠覺得孩子怎麼折騰都行,是自己的私有物。

他們這一輩的父母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孩子長大了,該走自己的路了。

而你,就要走給他們看。

你不能一邊當著巨嬰,一邊罵父母。

一邊要自己的什麼理想,一邊又吃父母的,在外失敗了,又想家裡給你擦屁股。

既然有了覺悟,就斬斷臍帶,迅速長大。

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爭取來的。

記住:不完美的父母當年,也是被不完美的父母養大的。沒有誰天生就是完美的父母。

作者簡介:koala,90後魔蠍座大叔,像藍胖子一樣給你溫暖,用文字溫暖人心,陪你度過每一個難熬的夜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