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記全國基層公安文化工作示範點黟縣公安局

日前, 黟縣公安局被公安部政治部確定為全國基層公安文化工作示範點, 成為我省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公安機關單位。 “國字型大小”牌子為何花落黟縣公安局?文化建設對公安工作起到哪些作用?近年來, 黟縣公安局把公安文化作為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度重視、總體規劃, 因地制宜、分步實施, 以“1136”文化育警工程為載體, 積極探索出了一條具有地域特點、時代特徵、與現代警務機制相匹配的文化育警勵警強警之路。

兩大機制推進公安文化建設蓬勃發展

加強公安文化建設, 理念要先行,

機制是關鍵。 該局公安文化建設著眼於“立足本土, 因地制宜”, 形成了“黨委牽頭、政工組織、部門配合、全警參與”的組織機制, 確立了“一所隊一特色, 一民警一愛好”的文化培養機制。 成立了“黨委牽頭、政工組織、部門配合、全警參與”的文化育警工作綜合領導辦事機構, 累計投資220余萬元, 為文化強警工程推進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制度保障和物力支撐。

“進公安隊伍之前, 我不知道自己還有很好的朗誦潛能, 在公安文化培養機制中, 我充分發揮了自己優勢, 在全縣的經典誦讀比賽中得了一等獎。 ”民警董勇開心地說。 黟縣公安局按照“一所隊一特色, 一民警一愛好”的文化培養機制, 摸底登記全域文藝骨幹和愛好者, 把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公務員招錄計畫,

引進播音主持、中文、體育、心理諮詢等專業的專門人才, 培養具有潛力的愛好者, 先後成立了體育、攝影、書法、文學等多個興趣小組, 出臺獎勵和激勵措施, 圍繞“警”字做文章, 精心策劃活動主題, 定期組織開展籃球比賽、攝影大賽、文學講座等活動, 寓教於學、寓教於樂, 陶冶情操、凝聚警心。

近年來, 該局先後有36位民警在市、縣各類文體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 在“民生杯”職工羽毛球比賽、全縣趣味運動會團體、“古黟頌·中華情”朗誦比賽、環城長跑、“兩學一做”演講中喜奪桂冠。 同時借助“110宣傳日”“警營開放日”“特邀監督員會議”等活動, 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警風警紀監督員、黨校幹部學員及社會各界人士參觀公安文化體驗中心,

增強警民互動, 擴大公安文化影響, 公安工作知曉率和美譽度逐年提高。

上下齊心、全警參與, 使公安文化建設形成了良好的運行機制和濃厚氛圍, 黟縣公安文化建設蓬勃發展, 社會影響力也隨之逐年提升。

“1136”育警工程讓公安文化入腦入心

走進公安文化體驗中心, “公安陳列室”“中國近代員警史料展示廳”“廉政文化長廊”“外警徽章牆”“勵志牆”“公安雜誌展示牆”等板塊內容設計新穎、寓意深刻。 “我經常到體驗中心走走, 看到我們黟縣公安的發展歷程, 就像自己的家在逐漸壯大, 心裡暖暖的。 ”公安民警程飛說。

每年的春節、“五一”“十一”旅遊假期, 廣大民警連續作戰, 難得休息, 容易產生消極厭戰情緒。 每到這時, 該縣公安局都會及時安排一些民警進行心理疏導訓練,

通過必要的心理干預, 有效地舒緩民警的心理壓力, 很大程度地減少了負面涉警案、事件的發生, 心理減壓在這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黟縣公安局心理健康中心不僅擁有心理訓練室、心理諮詢室、心理發洩室、戶外拓展訓練場等硬體設施, 還組建了一支心理健康工作團隊, 包括二級心理諮詢師一名, 三級心理諮詢師兩名。

“我喜歡收看每週四的每週治安播報, 通過它我可以大致瞭解身邊的治安情況, 交通安全事項, 更有了安全感。 ”市民汪青蘭說。 《每週治安播報》是黟縣公安局與黟縣電視臺合辦, 由民警直接出鏡擔任主播, 向全縣人民報告一周的治安狀況, 分析近期治安形勢,

提出警示, 宣傳交通安全注意事項, 提供便民利民措施。 《每週治安播報》週四首播, 週六重播, 已累計錄製179期, 受到社會各界群眾的一致好評。

“1136”文化育警工程, 文化如雨, 潤物無聲。 黟縣公安文化建設正承載著厚重的地域歷史, 融合著鮮活的員警精神,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腳步, 春風化雨, 不斷前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