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盤點2017:3

新建環湖截汙管道、城市雨汙分流、污水廠提標改造、大寨溝臭水變清水、西小湖水質改善……2017年以來, 我市全力做好“水系”文章, 不斷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全面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水潤新城、綠色新城。

“一根管子通到底”

由於歷史原因, 我市污水廠網、泵站原由13家單位運行, 由於多頭管理、分段建設, 管網高度不一、一些管網無下游、破損等原因, 部分道路的污水管網無法連接貫通, 造成污水收集不完全, 泵站和汙水處理廠的作用無法發揮。 一到汛期, 城市就會產生內澇, 給市民生產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

2015年12月,

安慶市污水收集處理廠網一體化PPP項目正式簽約。 按照“政府主導、企業執行、遠近結合、源頭消減、迴圈利用”的原則, 整合中心城區範圍內政府管理的汙水處理廠、配套污水管網及污水泵站, 交由安慶北排一家單位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 改變了過去多頭管理, 如今這種“一根管子通到底”的模式, 為我市汙水處理帶來了全新模式。

項目簽約3個月的時間裡, 安慶北排完成13家污水設施移交, 城區180平方公里建成區範圍完成排水管網體檢, 掌握了我市污水管網現狀, 包括設施分佈、數量、結構狀況和運行狀況, 並初步實現污水管網、泵站系統化、專業化管理。

結合污水專項規劃, 編制了《安慶市污水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17-2019年)》。 根據規劃,

到2019年底, 我市所有污水廠出水指標達到一級A標準, 新增汙水處理能力為4.75萬噸/天。 新建10座泵站, 完成7座泵站的更新改造, 新增泵站提升能力為91.67萬噸/天。 完成60.44公里污水管網的建設及改造, 做到建成區污水全收集, 消除安全隱患。 城區180平方公里範圍內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達到95%, 污泥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 水體逐年還清。

通過污水廠網一體化建設, 短期3-5年內基本實現建成區範圍內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未來達到污水收集與處理系統運營能力顯著提升, 運營效率大幅優化, 實現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汙水處理廠建成試運行

1月29日, 在剛剛建成試運營的北部新城汙水處理廠內, 工人們正在對設備的運營情況進行緊張的跟進和調試。

據瞭解, 北部新城汙水處理廠是安慶污水廠網一體化PPP項目下首個由安慶北排水環境發展有限公司組織實施的即將投入運行的汙水處理廠, 出水執行國內最高的一級A標準, 也是安慶市第一個執行此標準的汙水處理廠。

該汙水處理廠總投資3800萬元, 占地面積23987.8平方米, 項目2017年11月30日完成全部單體調試, 於2017年12月13日正式通電, 目前正在試運行階段。 該汙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為2.0萬噸, 年處理能力730萬噸, 採用“預處理+生化處理(A2O)+濾布濾池+紫外消毒”工藝, 出水標準執行一級A標準。 同時, 該汙水處理廠採用先進的智慧管理系統, 可實現遠端監控、操作、管理, 可實現少人管理模式。

隨著北部新城汙水處理廠的建成運行,

將改變北部新城無汙水處理廠的現狀, 從而實現北部新城污水的全收集、全處理, 極大程度改善居民環境。

和北部新城汙水處理廠同步的, 還有東部新城的鳳凰汙水處理廠, 今年6月也將全部完工。 鳳凰汙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將達2.75萬噸, 出水執行一級A標準。 處理後的水可達到直排江河湖泊等自然水體的標準。 建成後將實現鳳凰片區、海口片區和山口片區污水的全收集、全處理, 改善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經濟發展環境。

汙水處理廠建成後, 日平均進水量增加約2.41萬噸, 年進水量增加近880萬噸, 相當於2.2個東大湖的水量。

多部門治理“黑臭水體”

在建設汙水處理廠的同時, 我市還同步建設污水排汙管網, 將污水引進處理廠,

市住建委、重點局等多家單位聯合供水集團公司、北排公司積極改善城市原有的黑臭水體。

1月29日下午, 記者見到文苑橋下的神靈潭水體已經減少了大半, 污水通過高程差緩慢地向格柵流動, 進入市政污水管網, 水面上一些綠藻和生活垃圾被格柵過濾在外。 記者在現場看見, 雖然文苑橋附近仍散發著陣陣難聞的味道, 但是上游水質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

大寨溝及神靈潭是連接市區至市郊石塘湖的主要排水通道, 承擔著防汛及景觀的雙重功能。 由於我市污水收集系統不完善, 污水直排給湖河水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大寨溝及神靈潭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大寨溝長約5.4公里, 穿過多個居民社區, 周邊環境複雜, 再加上溝底坡度較緩,非汛期時流水不暢,造成大寨溝水質達不到景觀和生態環境的要求。”安慶北排水環境發展有限公司建設營運部部長汪沈斌告訴記者。大寨溝換水工程於去年11月10日開工,治理工程總投資4320萬元。利用文苑路現有的污水管道,將大寨溝積水分三級接力抽排至神靈潭,再由神靈潭自流排泄至文苑路污水管,輸送到城東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置,河內污水置換後再由石塘湖引水,補充河道。

“目前石塘湖的水已經引入到大寨溝及神靈潭,所以上游水質已經發生了改變,在新進水的衝擊下,下游的污水還在不斷的排進市政管網。同時,大寨溝、神靈潭周邊已經建好了截汙管網,周邊產生的污水將接入截汙管網輸送至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汪沈斌說。

據市住建委工作人員介紹,大寨溝治理工程總投資4320萬元,整治河道長度5480米。綜合運用護坡整治,雨汙分流、截汙納管、水保治理、岸帶修復等工程措施治理,目前雨汙分流、截汙納管、清淤疏浚等工程已基本完工。

2017年市住建委還牽頭組織市重點局、園林局、市政工程處、城鄉規劃院、安慶供水集團、安慶北排等單位對西小湖等湖體進行了補水二期工程、環湖截汙及上游水系截汙工程、制定生態治理方案、開展西小湖污水治理試驗以及實施西小湖周邊環湖道路和綠化提升工程。通過一系列治理,2017年夏季西小湖5年來首次未爆發藍藻。

環湖截汙 雨汙分流

2017年,我市城區和縣城完成污水管網建設118公里,占省下達年度目標的168%,改造和新建雨污水管網進度排名全省第一。其中,城區結合“五化”等開展的雨汙分流改造已累計完成33條背街小巷,長度達11公里。

2017年2月,石塘湖備用水源地整治啟動,新建環湖截汙管道38公里,截住流入石塘湖的污水。目前,石塘湖截汙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75%。該工程需要新建截汙管道42餘公里,污水提升泵站3座,小型汙水處理設施5座,管道自清洗裝置2個。通過這些設施,收集周邊生產生活污水,納入市政污水管網進行處理。建成後,可截流處理污水8000-10000立方米/日。

“四湖兩河”截汙工程正在招標,預計春節前開工;我市還加快新增污水設施投資建設,加快城東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作,加快完成河湖截汙工程。

對廠網進行週期養護,啟動失修管網改造。提高廠網一體化運行科技水準,建立以GIS為平臺的污水廠網一體調度系統。

城市老舊社區、背街小巷實現雨汙分流,污水收集之後不再通過雨水管網排入長江,而是排入出水指標達到一級A標準的汙水處理廠內……

城市內湖外河全線建設截汙管道,沿線所有生產生活污水被攔截,污水不再排入河道,城市黑臭水體逐年被消除……

2017年,我市大作城市“水文章”,水環境有了看得見的改善。

北部新城汙水處理廠

通過治理,新河對江排放口水色與江水基本一樣

再加上溝底坡度較緩,非汛期時流水不暢,造成大寨溝水質達不到景觀和生態環境的要求。”安慶北排水環境發展有限公司建設營運部部長汪沈斌告訴記者。大寨溝換水工程於去年11月10日開工,治理工程總投資4320萬元。利用文苑路現有的污水管道,將大寨溝積水分三級接力抽排至神靈潭,再由神靈潭自流排泄至文苑路污水管,輸送到城東汙水處理廠集中處置,河內污水置換後再由石塘湖引水,補充河道。

“目前石塘湖的水已經引入到大寨溝及神靈潭,所以上游水質已經發生了改變,在新進水的衝擊下,下游的污水還在不斷的排進市政管網。同時,大寨溝、神靈潭周邊已經建好了截汙管網,周邊產生的污水將接入截汙管網輸送至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汪沈斌說。

據市住建委工作人員介紹,大寨溝治理工程總投資4320萬元,整治河道長度5480米。綜合運用護坡整治,雨汙分流、截汙納管、水保治理、岸帶修復等工程措施治理,目前雨汙分流、截汙納管、清淤疏浚等工程已基本完工。

2017年市住建委還牽頭組織市重點局、園林局、市政工程處、城鄉規劃院、安慶供水集團、安慶北排等單位對西小湖等湖體進行了補水二期工程、環湖截汙及上游水系截汙工程、制定生態治理方案、開展西小湖污水治理試驗以及實施西小湖周邊環湖道路和綠化提升工程。通過一系列治理,2017年夏季西小湖5年來首次未爆發藍藻。

環湖截汙 雨汙分流

2017年,我市城區和縣城完成污水管網建設118公里,占省下達年度目標的168%,改造和新建雨污水管網進度排名全省第一。其中,城區結合“五化”等開展的雨汙分流改造已累計完成33條背街小巷,長度達11公里。

2017年2月,石塘湖備用水源地整治啟動,新建環湖截汙管道38公里,截住流入石塘湖的污水。目前,石塘湖截汙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75%。該工程需要新建截汙管道42餘公里,污水提升泵站3座,小型汙水處理設施5座,管道自清洗裝置2個。通過這些設施,收集周邊生產生活污水,納入市政污水管網進行處理。建成後,可截流處理污水8000-10000立方米/日。

“四湖兩河”截汙工程正在招標,預計春節前開工;我市還加快新增污水設施投資建設,加快城東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作,加快完成河湖截汙工程。

對廠網進行週期養護,啟動失修管網改造。提高廠網一體化運行科技水準,建立以GIS為平臺的污水廠網一體調度系統。

城市老舊社區、背街小巷實現雨汙分流,污水收集之後不再通過雨水管網排入長江,而是排入出水指標達到一級A標準的汙水處理廠內……

城市內湖外河全線建設截汙管道,沿線所有生產生活污水被攔截,污水不再排入河道,城市黑臭水體逐年被消除……

2017年,我市大作城市“水文章”,水環境有了看得見的改善。

北部新城汙水處理廠

通過治理,新河對江排放口水色與江水基本一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