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人越拆越富,有人越拆越窮,原因很重要!

2018年以來, 各地不斷張貼的拆遷征地公告預示著城中村改造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在眾多的棚戶區改造中, 某些村民從“拆二代”變成了“富二代”。 面對著不同的拆遷方、不同的被拆遷人, 不同的拆遷規則, 拆遷補償肯定也有著巨大的差異, 有人因為拆遷富裕了生活, 在井然有序的社區裡衣食無憂, 我們稱之為“拆富族”, 有人因為拆遷窘困了生活, 在環境堪憂的公租房裡風餐露宿, 我們稱之為“拆窮族”。 接下來給大家分析如何避免越拆越窮。

一、 嚴守底線, 謹防忽悠

拆遷方常常通過誘騙的方式, 忽悠拆遷戶儘早簽字, 肆意作出口頭承諾, 允諾不可能實現的額外補償, 一旦拆遷戶簽訂補償協定, 其便翻臉不認人, 否認之前的承諾。 不少拆遷戶就是這樣被忽悠進陷阱中, 被牽著鼻子走。

提前搬遷獎勵就是拆遷方慣用手段, 為獎勵配合拆遷而設定。 但被徵收拆遷人所不知道的是:該高額獎勵費也是從自己本應得的拆遷補償裡扣出來的。

從最終結果來說, 被徵收拆遷人並沒有得到額外的獎勵費, 反而喪失了爭取合法補償的維權基礎。 這就是徵收拆遷方的高明之處。 即以高額的拆遷獎勵費來誘引被徵收拆遷方模糊掉自己應得的合法利益、從拆遷獎勵開始, 被拆遷人面對越來越高的獎勵費損失, 其內心也越來越焦躁不安。 拆遷獎勵從本該是物質上的得到變成了一種精神上的折磨, 越來越偏離了拆遷獎勵本該有的意義。

二、採取正確的維權方式

拆遷方式五花八門, 應對手段紛繁複雜, 但結果不外乎"成功"或"失敗"。 有些拆遷戶信訪維權, 幾十年如一日, 非但沒效果, 危險係數還較高;有些拆遷戶以暴制暴, 這不僅可能遭受法律制裁, 還可能遭到"毒手";還有些拆遷戶利用媒體力量, 固然帶來一定話題度, 卻總無法達到維權目的。

瞭解原因之後, 接下來拆遷談判時把握以下三個拆遷底線就十分重要了

1.拆遷應保證當事人生活水準不降

確保被徵收人生活水準不降低, 長遠生計有保障, 這是征地拆遷工作堅持的底線。 征地拆遷很可能完全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模式, 補償首先要確保被拆遷人不能“越拆越窮”, 不能讓拆遷成為變相剝奪被拆遷人財富的方式。

2.拆遷必須按照先補償後搬遷的順序進行

拆遷是為公共利益進行的行為, 必須是在給予被徵收人充分補償的基礎上進行的。 在現實拆遷中, 一些地方為追求拆遷進度, 採用行政手段在沒有充分協商達成一致的情況下, 要求被拆遷戶先讓房, 沒有達成一致的部分等房屋讓出或拆除後再協商, 這就給了征地拆遷方一個很好的壓價手段, 往往造成許多補償糾紛。 所以, 提醒廣大被徵收人, 一定要堅守先補償後搬遷的原則, 才能保障最後補償價款的合理性。

3.補償價格一定要參照周邊房屋的市場價

這是衡量是否會被拆窮的重要標準

對於國有土地上的房屋, 法律規定有兩種補償方式:

(1)房屋置換, 相同地段最低拆多少, 補多少;

(2)貨幣補償,最低補償標準為周邊地段類似房屋的市場價。

對於集體土地上的農村房屋,實際中有三種補償方式:

a、有條件的,優先採取宅基地遷建安置,另補償房屋重建成本價;

b、商品房置換,相同地段的房屋補償標準最低 是"拆一還一";

c、純貨幣補償,以房屋重建成本價和宅基地地價為補償標準。

此外,補償項目還包括搬遷費用、臨時安置費用和停產停業損失等。

征地拆遷本質上就是一場博弈,而在博弈的過程中,被徵收人面對徵收方的種種手段,往往不知所措。對此,廣大被拆遷戶,在拆遷方面一定要禁得住誘惑,把握住底線,同時,在拆遷補償協不成的情況下或是拆遷方使用強行拆除的話,被拆遷戶一定不要沉默,必要時要拿起法律武器進行維權,向上級政府提起行政覆議或者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都是非常有效的維權手段。

(2)貨幣補償,最低補償標準為周邊地段類似房屋的市場價。

對於集體土地上的農村房屋,實際中有三種補償方式:

a、有條件的,優先採取宅基地遷建安置,另補償房屋重建成本價;

b、商品房置換,相同地段的房屋補償標準最低 是"拆一還一";

c、純貨幣補償,以房屋重建成本價和宅基地地價為補償標準。

此外,補償項目還包括搬遷費用、臨時安置費用和停產停業損失等。

征地拆遷本質上就是一場博弈,而在博弈的過程中,被徵收人面對徵收方的種種手段,往往不知所措。對此,廣大被拆遷戶,在拆遷方面一定要禁得住誘惑,把握住底線,同時,在拆遷補償協不成的情況下或是拆遷方使用強行拆除的話,被拆遷戶一定不要沉默,必要時要拿起法律武器進行維權,向上級政府提起行政覆議或者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都是非常有效的維權手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