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堅守傳統工藝59年 沙市老木匠成古董傢俱“好醫生”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周良成)人如果生病了, 可以去醫院打針吃藥。 那古董傢俱如果“生病”了, 應該怎麼辦呢?如今的傢俱大多是是用螺絲、釘子連接, 而古代的傢俱都是榫卯結構, 而且木材選料考究、大多有複雜的雕花, 修復古董傢俱成了不少人的煩惱。 而在沙市有一位老木匠, 他堅守木匠傳統工藝59年, 有一個自己的工作室, 以傳統木匠工藝, 讓很多破損的古董傢俱“起死回生”。

今年73歲的黎炳方師傅, 在北京西路原沙市鎖廠的廠房, 開了一家木匠店, 主要經營定制和修理傳統傢俱。 記者看到, 店裡堆放著屏風、香案、太師椅、八仙桌等,

這些老傢俱大多有上百年歷史, 由於年代久遠, 要麼木板破了, 要麼腿斷了。 黎師傅修傢俱, 從不用鐵釘、螺絲, 全用榫接結構, 純手工修復老傢俱。

黎師傅告訴記者, 他出生于木匠世家, 並師從名師。 他的祖父黎大光是老沙市很有名的木匠, 其作品曾在1915年參加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 受祖父以及父親的影響, 1959年, 黎炳方到沙市工藝美術雕刻廠學習木雕, 師從趙福初老師, 而趙福初就是沙市荊江亭和平鴿的雕刻者。 1961年, 黎炳方到沙市傢俱廠做雕工。 1964年以後, 轉為木工。

從學習木雕、木工到現在, 轉眼59年過去了。 這59年來, 荊州人的傢俱經歷了多次大的轉變, 傳統傢俱逐漸被現代傢俱取代。 木匠工藝方面,

機械逐漸取代人工, 複合材料取代實木板材, 電腦圖案取代手工雕花, 螺絲釘子取代榫卯結構, 雖然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但對傳統木匠工藝造成巨大衝擊。 如今荊州市民家中的古董傢俱如果損壞了, 已經很難找到修理的地方, 而黎師傅的木匠店則被周邊的居民譽為“古董傢俱的醫院”。 如今每當有破損的老傢俱送來, 黎師傅總會像醫生一樣為這些老傢俱“把脈問診”, “對症下藥”進行修補, 讓它們“起死回生”, 重新煥發昔日光彩。

讓黎師傅感到憂慮的是, 傳統木匠工藝是前人千百年來智慧的結晶, 如今面臨失傳的危機。 黎師傅希望更多年輕人能夠來學習傳統木雕和木工, 繼承和發揚傳統木雕的深厚的古典文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