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說到陳數,我首先想到的還是這部劇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 ”

《風箏》過後, 我們又迎來了一部好看的諜戰劇——《和平飯店》。

TF老boys中的其中兩位成員, 雷佳音扮演男主王大頂,

是個土匪窩子的二當家;李光潔挑戰反派, 扮演了一位殘暴又精明的警長竇仕驍。

女主則是小十君很喜歡的一位大青衣——陳數。

她這次飾演的陳佳影是一位高智商的地下黨, 偽裝身份是經濟調查文員兼情報機構的行為痕跡分析學家。

為了應對憲警方的盤查,

陳佳影不得不與王大頂假扮夫妻。

與大多數諜戰劇拉得很長的時間線不同, 《和平飯店》將故事濃縮在一個飯店裡的十天生死圍困中, 對節奏感的要求極高。

正反派全程智商線上, 雷大頭還貢獻了很密集的笑點。

目前豆瓣評分8.2, 勢頭不錯▼

這部劇留著日後具體詳談, 今天我們先且聊聊扮演女主陳佳影的陳數。

扮演精緻優雅的上流人物, 對於陳數來說已經手到擒來了, 每一套look都讓人賞心悅目▼

對於陳佳影這個角色來說, 一方面她的端莊氣質要壓制住王大頂的流氓式求愛, 另一方面又要有足夠的頭腦和氣度來與之共同策劃逃生方案。

在之後的劇情中, 陳佳影也必然是從精神上徹底感染王大頂這個灰色人物的轉機所在。

既有魅力, 又有魄力, 怕是沒有幾個女演員比陳數更加適合這個角色了。

看到陳數重新接拍諜戰劇, 小十君還是很開心的。

說實話, 陳數前兩年的路子看得我有點擔心。

很怕她像大多數中年女演員那樣, 還沒有充分挖掘自己的可能性就已經進入為流量作配的大綠葉階段。

比如《擇天記》裡飾演鹿晗的母親——聖後▼

《怦然星動》裡扮演李易峰的經紀人——眉姐▼

還在好萊塢大片《火星救援》中打了一波短暫的醬油▼

作為出身音樂世家,在東方舞蹈團、中央戲劇學院和國家話劇院都學習、工作過多年的實力派,她的作用當然不能止於陪襯。

陳數長相溫婉,加上出身和舞蹈底子,整個人的氣質更是出眾。

紅唇、挑眉、波浪卷,像極了上世紀的影視明星。

▲話劇《日出》的劇照

所以,大多數人印象中的陳數,是高希希口中的“旗袍女王”,是從民國時期穿越而來的古典佳人。

陳數很幸運,入行沒幾年,就遇上了自己最喜歡的角色,《暗算》裡的黃依依。

黃依依是一個數學奇才,面對喜歡的人大膽說愛、熱烈追求,是當時那個時代中的異類。

這個天真的理想主義者是不少觀眾對她的第一印象。

▲這對CP我站了

在黃曉明和孫儷主演的《新上海灘》裡,陳數扮演了一個風情萬種、命運淒涼的上海交際花——方豔芸。

陳數在風情與悲劇性之間的巧妙平衡,讓人絲毫恨不起來這個男主角的前任情人,甚至搶走了當年娘娘的風頭。

不過陳數的演藝生涯中最令人難忘的角色,還是《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

《傾城之戀》改編自張愛玲的同名小說▼

張愛玲筆下的文學形象與陳數塑造的螢幕形象的兩相重疊,讓“白流蘇”成為了人們對彼時東方女子的具體想像。

白流蘇出生在家道中落的翰林之家。

家中的哥哥無能、嫂子精明、母親護短,只有一個庶出的妹妹寶絡是個體己人。

坐吃山空的白家如今最大的籌碼就是流蘇嫁個好人家。

但這場唯利是圖的婚姻並沒有一個好結果——

唐家少爺在外偷腥,流蘇小產。

拜這場婚姻所賜,流蘇對愛情和生活一時萬念俱灰。

回到娘家的她還要面對兩對哥嫂的冷嘲熱諷、敲詐盤剝。

驕奢淫逸的唐一元最後死於嗎啡過量。

唐家老爺為了面子,花大價錢讓流蘇為兒子守寡。

為了破敗的白家,也為了自己的出路,流蘇只能答應。

舊式女性維持婚姻只有一個守則,那便是“忍”。最終流蘇還是沒能忍過去,所以她選擇了離婚。

到頭來,真正掣肘住她的倒是自己的原生家庭。夫妻緣分可以割裂,血脈親情則不能。

編劇用了過半的劇情來描寫白流蘇的婚姻悲劇,原著中只用“六妹離掉的那一位”交代了一下的唐家少爺,在電視劇中儼然是雙男主的地位。

19集中,范柳原(黃覺 飾)終於出場了。

這個金融大鱷的私生子成功繼承家族遺產後,搖身變為香港最大的富豪之一。

他們相遇在車水馬龍的外白渡橋,范柳原的車堵在流蘇和寶絡的黃包車後。

面對兩位美麗的大家閨秀,范柳原玩了一把高級的調情。

他棄車而出,不由分說地做起了白家兩位小姐的黃包車夫。

▲為美女拉車的范柳原開心得像個二百斤的孩子

初次相遇,范柳原對流蘇一見傾心,不過,郎有情、妾無意。

在這位年僅28歲但內心早已滄桑的女人面前,范柳原的撩妹手段統統失靈。

而范柳原卻對這個無時無刻不在搶白他的女人產生了興趣。

不過范老司機還是套路深,假借他人之名將流蘇誘騙到了香港。

香港這段時間的相處,是兩個“精刮”的成熟男女之間的愛情博弈。

也是一部男女互撩的教科書級別的展示。

他佯裝了一場他鄉遇故知的重逢,把流蘇的酒店訂在隔壁間▼

他在人前故意跟她神氣親狎,卻在姣好的月色下吐露真心▼

他說她低頭的樣子最好看,她就順從地低給他看▼

在兩人打得火熱的時候,他卻故意晾著她,整日與別的女人廝混一起叫她吃醋▼

完完全全的偶像劇配置,但是在白流蘇和范柳原這裡,這種曖昧是苦澀的。

白流蘇一個大家閨秀,不願意為了他失了自己的名聲;范柳原喜歡她但也沒到可以為她放棄單身的地步。

他們都渴望愛,但誰都不肯付出真心。

說到底,不過兩個自私的男女罷了。

再後來,日軍的炮火燃燒到了香港。

在這個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死去的城市,他們只擁有彼此。

放下精明的算計,他們終於認真地戀愛了起來。

於是,嬌貴的公子哥和大家小姐像一對普通的夫妻那樣,過上了有煙火氣的生活。

在一次轟炸下,范柳原向流蘇求了婚。

世界大戰開始了,他們的愛情戰爭結束了。

陳數的白流蘇演得相當的好。

雖然原著中的白流蘇是嬌小靈秀的外形,陳數看上去顯得過於端莊大氣了些。

但是陳數憑著她的氣質和演技,成功地說服了觀眾——白流蘇就是她那個樣子的。

不過,電視劇裡的白流蘇還是做了相當大程度的美化。

小說裡,白流蘇是不識幾個大字的世故女子,她並不能像電視裡那樣寫一手好字、張口就是《詩經》。

她的思想也沒有那麼進步。她雖想過自食其力,卻認為在外工作有失淑女的身份。

她對范柳原的愛目的不純,溫柔可人或是倨傲矜嬌的表現,都是想套牢范柳原的手段。

原著裡,范柳原是一個在英國長大的華僑富商,他對古老中國一直存有一種詩意的審美想像。

而流蘇,被時代拋棄的白公館中走出來的大小姐,就契合了他對傳統中國女人的這種想像。

但當時的流蘇,只是迫切想找到一個人生依傍,對於范柳原那些精神層面的呼喚無法做出回應。

經濟不自主的她,沒有男人就無法生存,哪能侈談愛情呢?

所以,在戰爭爆發之前,白流蘇和范柳原的所謂愛情不過是美貌與金錢的相互吸引。

張愛玲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在愛情上尤其是。她的小說中,女主角大多求愛無果,最後只能沉入算計與功利的泥潭裡。

對這些人性荒謬處,她既站在高處批判,也懷有同情和理解,立場和態度始終是模糊和不徹底的。

所以傅雷在他那篇《論張愛玲的小說》裡,對《傾城之戀》評價道:“既沒有真正的歡暢,也沒有刻骨的悲哀。”

70年之前的《傾城之戀》是舊時代男女關係的典型,男強女弱,女人生存與愛情的資本全靠男人施捨。

70年之後,我們把《志明與春嬌》看作婚戀關係的範本,女人想要安全感,男人卻遲遲長不大。

兩性關係中,女性依然更容易產生依賴感,男性依然擅長逃避責任。

兩部作品都以一個看似完滿的結局省略了婚姻生活的後續。

因為在婚姻的漫長相處中,沒有任何一個人的生活智慧足夠為我們提供參考答案。

《傾城之戀》的末尾寫道:

柳原現在從來不跟她鬧著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話省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那是值得慶倖的好現象,表示他完全把她當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順的妻,然而流蘇還是有點悵惘。

轟轟烈烈過後呢,所有相處中的矛盾、不堪、掙扎還是會回來的。

這種悵惘,便是我們必須接受的生活的缺陷。

本文為第十放映室原創(weixin:dsfysweixin),如需轉載請聯繫。

還在好萊塢大片《火星救援》中打了一波短暫的醬油▼

作為出身音樂世家,在東方舞蹈團、中央戲劇學院和國家話劇院都學習、工作過多年的實力派,她的作用當然不能止於陪襯。

陳數長相溫婉,加上出身和舞蹈底子,整個人的氣質更是出眾。

紅唇、挑眉、波浪卷,像極了上世紀的影視明星。

▲話劇《日出》的劇照

所以,大多數人印象中的陳數,是高希希口中的“旗袍女王”,是從民國時期穿越而來的古典佳人。

陳數很幸運,入行沒幾年,就遇上了自己最喜歡的角色,《暗算》裡的黃依依。

黃依依是一個數學奇才,面對喜歡的人大膽說愛、熱烈追求,是當時那個時代中的異類。

這個天真的理想主義者是不少觀眾對她的第一印象。

▲這對CP我站了

在黃曉明和孫儷主演的《新上海灘》裡,陳數扮演了一個風情萬種、命運淒涼的上海交際花——方豔芸。

陳數在風情與悲劇性之間的巧妙平衡,讓人絲毫恨不起來這個男主角的前任情人,甚至搶走了當年娘娘的風頭。

不過陳數的演藝生涯中最令人難忘的角色,還是《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

《傾城之戀》改編自張愛玲的同名小說▼

張愛玲筆下的文學形象與陳數塑造的螢幕形象的兩相重疊,讓“白流蘇”成為了人們對彼時東方女子的具體想像。

白流蘇出生在家道中落的翰林之家。

家中的哥哥無能、嫂子精明、母親護短,只有一個庶出的妹妹寶絡是個體己人。

坐吃山空的白家如今最大的籌碼就是流蘇嫁個好人家。

但這場唯利是圖的婚姻並沒有一個好結果——

唐家少爺在外偷腥,流蘇小產。

拜這場婚姻所賜,流蘇對愛情和生活一時萬念俱灰。

回到娘家的她還要面對兩對哥嫂的冷嘲熱諷、敲詐盤剝。

驕奢淫逸的唐一元最後死於嗎啡過量。

唐家老爺為了面子,花大價錢讓流蘇為兒子守寡。

為了破敗的白家,也為了自己的出路,流蘇只能答應。

舊式女性維持婚姻只有一個守則,那便是“忍”。最終流蘇還是沒能忍過去,所以她選擇了離婚。

到頭來,真正掣肘住她的倒是自己的原生家庭。夫妻緣分可以割裂,血脈親情則不能。

編劇用了過半的劇情來描寫白流蘇的婚姻悲劇,原著中只用“六妹離掉的那一位”交代了一下的唐家少爺,在電視劇中儼然是雙男主的地位。

19集中,范柳原(黃覺 飾)終於出場了。

這個金融大鱷的私生子成功繼承家族遺產後,搖身變為香港最大的富豪之一。

他們相遇在車水馬龍的外白渡橋,范柳原的車堵在流蘇和寶絡的黃包車後。

面對兩位美麗的大家閨秀,范柳原玩了一把高級的調情。

他棄車而出,不由分說地做起了白家兩位小姐的黃包車夫。

▲為美女拉車的范柳原開心得像個二百斤的孩子

初次相遇,范柳原對流蘇一見傾心,不過,郎有情、妾無意。

在這位年僅28歲但內心早已滄桑的女人面前,范柳原的撩妹手段統統失靈。

而范柳原卻對這個無時無刻不在搶白他的女人產生了興趣。

不過范老司機還是套路深,假借他人之名將流蘇誘騙到了香港。

香港這段時間的相處,是兩個“精刮”的成熟男女之間的愛情博弈。

也是一部男女互撩的教科書級別的展示。

他佯裝了一場他鄉遇故知的重逢,把流蘇的酒店訂在隔壁間▼

他在人前故意跟她神氣親狎,卻在姣好的月色下吐露真心▼

他說她低頭的樣子最好看,她就順從地低給他看▼

在兩人打得火熱的時候,他卻故意晾著她,整日與別的女人廝混一起叫她吃醋▼

完完全全的偶像劇配置,但是在白流蘇和范柳原這裡,這種曖昧是苦澀的。

白流蘇一個大家閨秀,不願意為了他失了自己的名聲;范柳原喜歡她但也沒到可以為她放棄單身的地步。

他們都渴望愛,但誰都不肯付出真心。

說到底,不過兩個自私的男女罷了。

再後來,日軍的炮火燃燒到了香港。

在這個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死去的城市,他們只擁有彼此。

放下精明的算計,他們終於認真地戀愛了起來。

於是,嬌貴的公子哥和大家小姐像一對普通的夫妻那樣,過上了有煙火氣的生活。

在一次轟炸下,范柳原向流蘇求了婚。

世界大戰開始了,他們的愛情戰爭結束了。

陳數的白流蘇演得相當的好。

雖然原著中的白流蘇是嬌小靈秀的外形,陳數看上去顯得過於端莊大氣了些。

但是陳數憑著她的氣質和演技,成功地說服了觀眾——白流蘇就是她那個樣子的。

不過,電視劇裡的白流蘇還是做了相當大程度的美化。

小說裡,白流蘇是不識幾個大字的世故女子,她並不能像電視裡那樣寫一手好字、張口就是《詩經》。

她的思想也沒有那麼進步。她雖想過自食其力,卻認為在外工作有失淑女的身份。

她對范柳原的愛目的不純,溫柔可人或是倨傲矜嬌的表現,都是想套牢范柳原的手段。

原著裡,范柳原是一個在英國長大的華僑富商,他對古老中國一直存有一種詩意的審美想像。

而流蘇,被時代拋棄的白公館中走出來的大小姐,就契合了他對傳統中國女人的這種想像。

但當時的流蘇,只是迫切想找到一個人生依傍,對於范柳原那些精神層面的呼喚無法做出回應。

經濟不自主的她,沒有男人就無法生存,哪能侈談愛情呢?

所以,在戰爭爆發之前,白流蘇和范柳原的所謂愛情不過是美貌與金錢的相互吸引。

張愛玲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在愛情上尤其是。她的小說中,女主角大多求愛無果,最後只能沉入算計與功利的泥潭裡。

對這些人性荒謬處,她既站在高處批判,也懷有同情和理解,立場和態度始終是模糊和不徹底的。

所以傅雷在他那篇《論張愛玲的小說》裡,對《傾城之戀》評價道:“既沒有真正的歡暢,也沒有刻骨的悲哀。”

70年之前的《傾城之戀》是舊時代男女關係的典型,男強女弱,女人生存與愛情的資本全靠男人施捨。

70年之後,我們把《志明與春嬌》看作婚戀關係的範本,女人想要安全感,男人卻遲遲長不大。

兩性關係中,女性依然更容易產生依賴感,男性依然擅長逃避責任。

兩部作品都以一個看似完滿的結局省略了婚姻生活的後續。

因為在婚姻的漫長相處中,沒有任何一個人的生活智慧足夠為我們提供參考答案。

《傾城之戀》的末尾寫道:

柳原現在從來不跟她鬧著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話省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那是值得慶倖的好現象,表示他完全把她當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順的妻,然而流蘇還是有點悵惘。

轟轟烈烈過後呢,所有相處中的矛盾、不堪、掙扎還是會回來的。

這種悵惘,便是我們必須接受的生活的缺陷。

本文為第十放映室原創(weixin:dsfysweixin),如需轉載請聯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