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起底“網路水軍”:只要給錢,假消息也能上“門戶”

你以為你在“門戶網站”上看到的消息都是真實的?

你以為你在論壇裡看到的帖子都來自真實的網友?

去年5月以來, 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機關開展打擊“網路水軍”行動, 破獲“網路水軍”違法犯罪案件40多起, 涉案總金額上億元, 查獲並關停涉嫌非法炒作的網路帳號5000多個……那麼, 以“有償推廣網路資訊”為生的“網路水軍”到底是如何運作的呢?

網路水軍公司化運作 平臺接活兒、發“任務”

調查發現, 現階段, 網路水軍已不滿足做“零散生意”, 而是打著“推廣任務”、“輿論公關”、“整合行銷”等專業的幌子開起了公司, 並招募了大量負責實際操作的“下線”, 幾千條的發帖任務可以快速分下去。

一些“水軍公司”還在淘寶網及“眾包”網站上建起了提供發帖服務的“網上店鋪”。 在“豬八戒網”上搜索“新聞發稿”, 可以找到2300多家這樣的“店鋪”。 他們將各類網站的新聞發稿打包成不同的“套餐”, 明碼標價。 此外, 配合“發稿”的這些店鋪還提供所謂的“新聞代寫”業務。

“網路水軍”銷售人員:

你給我內容, 我就可以給你直接操作, 標題內容就可以了。 可以在前面加“媒體報導”, 就是說地方的媒體或者是網上的都可以。 看你這邊想要怎麼改。

無需證明真實 付款即可推稿上“門戶”

“豬八戒網”上有一家名叫“廣之推”的店鋪, 記者將以前採訪過但未在媒體播出的素材以普通客戶的身份交給了他們, 對方表示只要800元就能將這些內容改寫成新聞, 發佈在幾家知名門戶網站上, 且不需要為內容的真實性提供任何證明。

不到24小時, 這家公司就將內容在“搜狐網”上線的連結發了回來, 並且說網易和新浪的編輯暫時拒收稿件, 正在另找人溝通。 20多分鐘後, 記者被告知, 同樣的稿件也在“新浪網”發佈, 而標注的稿件來源則是一家在業內較有影響的官方新聞網站。

網站下放發帖“權力”給“水軍”

“網路水軍”以獲取利益為目的, 通過實施宣傳、推銷或攻擊, 在互聯網上進行炒作。 對此, 最高法早在2013年就作出了司法解釋:

違反國家規定, 以營利為目的, 通過資訊網路有償提供刪除資訊服務, 或者明知是虛假資訊, 通過資訊網路有償提供發佈資訊等服務, 擾亂市場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非法經營行為“情節嚴重”,依照刑法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一)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二)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儘管該司法解釋中明確規定,明知虛假而“有償發帖”都是違法行為,但調查發現,“水軍”運作“有償發帖”根本沒有核實所發內容是否真實,有的網站甚至直接把發帖的“權力”交到了“水軍”手裡。

水軍從業者小麗(化名):

網站太多了,忙不過來,有時候一發就十條二十條,網站的客戶很多,他會來不及,就把後臺密碼給我們,然後我們把自己的文章直接複製粘貼上去發出來。發的話幾十塊錢一百塊錢,但是刪的話要幾百塊錢。

裡應外合 “水軍”買通網站內部人員

對於“水軍”而言,發帖可以掙錢,刪帖掙得更多,而無論發帖還是刪帖,都要和網站論壇的內部人員展開所謂的“合作”。

34歲的張某,曾是國內一家知名論壇的管理員。從2015年開始,一名自稱“肖老師”的“水軍仲介”與他建立了兩年多的“刪帖合作”。每刪一條,就會根據刪除難度收取不同費用。

嫌疑人張某:

正常情況就是三百到五百,多的話八百到一千。

在被刪除的帖子中,大部分屬於線民正常的維權訴求,並不違反網站的規定。但按照金主的意願,張某和“水軍仲介”裡應外合想出了“刪帖”的新辦法。

張某表示,比如消費者投訴產品不好,很溫和地發佈意見,這種帖子就刪不了。只有讓帖子違規才有機會刪除,這就需要有人來“灌水”,在跟帖中發佈一些黃色圖片和違規的廣告,這樣他才能有理由刪除。

“水軍”生態鏈:“客戶-仲介-水軍-網站”

“網路水軍”操控的這“一發一刪”,對社會輿論環境、媒體公信力造成了巨大傷害。去年起,公安部部署多地公安機關開展專項行動,破獲了一系列涉及“網路水軍”的重大案件。

2017年4月,廣州警方發現了一個名叫"三打哈"的網站。該網站彙集了全國多地的“水軍”供需資源,形成了“有償刪帖”、“有償發帖"的仲介模式產業鏈,涉案人員涉及全國21個省市,業務遍佈國內各大網站論壇。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各地開展集群收網行動,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77名,涉案金額近400萬元。

警方調查發現,僅這一個網站的“會員”人數將近百萬,搜集公民個人資訊超過500萬條,形成了由“金主客戶—仲介推手—基層水軍—網站內部人員”所構成的完整“水軍”生態鏈。

自2017年5月公安部組織開展打擊“網路水軍”違法犯罪活動專項行動以來,公安機關已破獲“網路水軍”違法犯罪案件40餘起,涉案總金額上億元,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00餘人,查獲並關停涉嫌非法炒作的網路帳號5000餘個,關閉違法違規網站上萬個,這些網站涉及的網上惡意炒作資訊達數千萬條。

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副局長 張宏業:

我們公安機關網路安全保衛部門對治理網路空間,打擊網路違法犯罪活動,後續還要組織一系列的專項行動。確保老百姓能夠平安上網,共同維護清朗的網路空間。

本期編輯:警曉鴻

擾亂市場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非法經營行為“情節嚴重”,依照刑法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一)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二)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儘管該司法解釋中明確規定,明知虛假而“有償發帖”都是違法行為,但調查發現,“水軍”運作“有償發帖”根本沒有核實所發內容是否真實,有的網站甚至直接把發帖的“權力”交到了“水軍”手裡。

水軍從業者小麗(化名):

網站太多了,忙不過來,有時候一發就十條二十條,網站的客戶很多,他會來不及,就把後臺密碼給我們,然後我們把自己的文章直接複製粘貼上去發出來。發的話幾十塊錢一百塊錢,但是刪的話要幾百塊錢。

裡應外合 “水軍”買通網站內部人員

對於“水軍”而言,發帖可以掙錢,刪帖掙得更多,而無論發帖還是刪帖,都要和網站論壇的內部人員展開所謂的“合作”。

34歲的張某,曾是國內一家知名論壇的管理員。從2015年開始,一名自稱“肖老師”的“水軍仲介”與他建立了兩年多的“刪帖合作”。每刪一條,就會根據刪除難度收取不同費用。

嫌疑人張某:

正常情況就是三百到五百,多的話八百到一千。

在被刪除的帖子中,大部分屬於線民正常的維權訴求,並不違反網站的規定。但按照金主的意願,張某和“水軍仲介”裡應外合想出了“刪帖”的新辦法。

張某表示,比如消費者投訴產品不好,很溫和地發佈意見,這種帖子就刪不了。只有讓帖子違規才有機會刪除,這就需要有人來“灌水”,在跟帖中發佈一些黃色圖片和違規的廣告,這樣他才能有理由刪除。

“水軍”生態鏈:“客戶-仲介-水軍-網站”

“網路水軍”操控的這“一發一刪”,對社會輿論環境、媒體公信力造成了巨大傷害。去年起,公安部部署多地公安機關開展專項行動,破獲了一系列涉及“網路水軍”的重大案件。

2017年4月,廣州警方發現了一個名叫"三打哈"的網站。該網站彙集了全國多地的“水軍”供需資源,形成了“有償刪帖”、“有償發帖"的仲介模式產業鏈,涉案人員涉及全國21個省市,業務遍佈國內各大網站論壇。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各地開展集群收網行動,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77名,涉案金額近400萬元。

警方調查發現,僅這一個網站的“會員”人數將近百萬,搜集公民個人資訊超過500萬條,形成了由“金主客戶—仲介推手—基層水軍—網站內部人員”所構成的完整“水軍”生態鏈。

自2017年5月公安部組織開展打擊“網路水軍”違法犯罪活動專項行動以來,公安機關已破獲“網路水軍”違法犯罪案件40餘起,涉案總金額上億元,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00餘人,查獲並關停涉嫌非法炒作的網路帳號5000餘個,關閉違法違規網站上萬個,這些網站涉及的網上惡意炒作資訊達數千萬條。

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副局長 張宏業:

我們公安機關網路安全保衛部門對治理網路空間,打擊網路違法犯罪活動,後續還要組織一系列的專項行動。確保老百姓能夠平安上網,共同維護清朗的網路空間。

本期編輯:警曉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