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養老院裡的暮年無奈

我姨住在養老院。

最便宜的那種。 一屋三人, 薄薄的牆壁隔出一個廁所, 三張木床, 每人五平方的空兒。 桌子有好幾代吧, 最新的估計是淘寶爆款,

最早的, 斑駁陸離昭示著年歲的久遠。

對床是個啞巴, 每次去都撲上來抓你的手, 比劃著不知想表達什麼, 拉著你到她的床上坐。 另一張呢, 走馬燈似的換著主人。

我姨呢?每次去看她, 都坐在床上看電視, 穿著幾十年前的褂子褲子, 冬天的時候, 一層一層的套穿著, 倒也不破不舊, 只是透著股子陳腐氣。

最近一次見她, 她剛從她兒子家住了幾天, 因為有天晚上被同屋的人發現嘴斜。 萬幸天亮的時候她覺得手腳又聽使喚了, 把他兒子叫來, 兒子接她回家到醫院查了查, 說是沒什麼大事, 又送了回來。

我握著姨的手, 有些涼, 這次的病有些兇險, 臉頰感覺有些塌瘦, 臉上皮肉松了許多, 連頭髮都不如素日的服帖, 有幾綹亂翹著。

我心裡不由的就是一酸。

我不知說些什麼好。 其實每次看她, 也真是不知道能說些什麼, 無非是吃得怎樣, 想吃什麼, 身體怎樣, 睡得怎樣, 出去走走沒有。 說說她的兒子女兒嗎?兒子用不上她, 把她的工資交了養老院的撫養費, 送了她來。 剛來的時候, 她是有些喜歡的, 因為吃得比在家好。 女兒呢?有些罅隙, 加上還租著房子容不下她, 也是指望不上隨去的。

養老院裡的歲月, 就這樣一日日地拉長了。 我姨一開始還叨念過要跟著兒子住或是隨著女兒去, 慢慢地就不提了。

於是就適應了這種生活, 吃早飯, 走走, 看電視;吃午飯, 睡覺, 看電視;吃晚飯, 洗刷, 睡覺……

《論語》中載, 子遊問孝。 子曰:“今之孝者, 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 皆能有養;不敬,

何以別乎。 ”

當初子遊問什麼是孝, 孔子說:“今天許多人把孝單純理解為贍養父母。 狗和馬不也有人養嗎, 如果不尊敬父母, 與養狗養馬有什麼不同呢?”

將暮之人, 怎是僅僅衣食無憂就可以了嗎?需要的是我們用照顧幼兒的心去愛著他們啊, 需要的是我們經常的關心與陪伴啊。

義工代替不了兒女, 電視代替不了交流。 養老院裡的暮年歲月, 因親情的淡薄, 顯得那麼的無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