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物流地震?馬雲重新定義物流速度,新零售物流進入“分鐘達”時代

日前, 阿裡巴巴集團公佈2018財年第三季度業績資料。 該季度, 阿裡巴巴收入達830.28億元, 同比增長56%;核心電商業務收入為732.44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57%。

于阿裡巴巴而言這份十分養眼的財報為2017年的完美收官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阿裡Q3財報同時也顯示出了新零售物流升級爆發式的推力。

不由得想到1682億元, 8.12億物流訂單這兩組資料, 這是對2017天貓“雙11”最簡短的一個總結。 1682億元!!!8.12億物流訂單!!!除了又一次刷新紀錄之外, 這兩組數字背後也映射出了電子商務生態環境日趨完善之下物流體系的全面升級。

馬雲

網上購物, 樓下的前置倉庫、便利店、商場門店秒發貨, “當日達”升級為“分鐘達”

2016年中國電商市場交易規模超20萬億, 與此同時電商市場體量保持持續穩步增長。 而承載起逾20萬億交易規模市場的物流業不得不提。 如馬雲所言, 沒有電商平臺我們做平臺, 解決賣家不願先發貨買家不願先付款的信任危機我們做了支付寶,

等電商規模體量起來了又發現物流跟不上了, 我們做了菜鳥網路。

完善的電商平臺、支付平臺、物流體系都是承載電商生態健康發展、電商交易規模持續穩步增長的有效保障。 馬雲曾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提到, 物流業是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傳統經濟和新經濟的紐帶。

2016年的雲棲大會上, 馬雲提出了“五新”理論——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資源。 過去的2017年是阿裡新零售的全面爆發之年, 也是阿裡新零售物流換道超車重新定義物流速度的一年。

“分鐘達”

如果說“當日達”是我們眼中物流行業的行業標杆的話, 那麼阿裡巴巴新零售物流的標杆則是“分鐘達”。

“網上購物, 樓下發貨”, 這是阿裡對新零售物流的一個形象化的定義。 與傳統倉配體系分離存在不同之處, 阿裡在建設新零售物流體系時實際上採用了“店倉合一”的模式。 樓下的店就是倉, 而這樣的店倉一體化新零售綜合體則形成一個個覆蓋3公里範圍內的理想生活圈。

發貨流程

基於“店倉合一”模式的新零售物流體系, 我們的網購各環節本質上沒有發生過多的變化, 變化的是“倉庫”被搬到了我們的生活圈中。

然而我們離新零售物流“分鐘達”時代有多遠呢?盒馬鮮生的物流標準:3公里內30分鐘送達;天貓超市則與便利店、快遞網點有效結合,

可做到1小時送達;像屈臣氏這樣擁有現有線下門店的天貓品牌旗艦店, 最快可做到2小時內完成配送。

阿裡巴巴的新零售物流並非一蹴而就, “分鐘達”是新的物流行業標杆, 也是阿裡零售生態開放和技術賦能的目標。

文丨李民民

關注科技互聯網, 有趣、有料;轉載請聯繫授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