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窮怕了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

文|衷曲無聞


生於農村長於農村, 貧窮是我記憶裡不願再去回想的痛。

曾祖父從外縣逃難到我們村, 辭世的時候才30多歲。 爺爺從小孤苦無依,

吃百家飯長大, 身材矮小, 靠給大戶人家砍柴討一口飯吃。

父親也沒上過學, 作為家裡的長子, 他得照顧弟妹, 幹所有的重活。 因為條件不好, 找了母親, 母親也來自一個貧苦家庭。

我從小就是留守兒童, 10歲以前, 穿的衣服基本都是姐姐們穿剩下的, 多為女款, 過春節才偶爾置辦一兩件。

小時候貪玩, 免不了磕磕碰碰, 身上有傷口時, 奶奶就在老屋的土牆上, 刮下一些細土粉末, 撒在傷口上。 說那些東西性涼, 解毒消炎。

夏天, 睡的地方沒有蚊帳, 雖然不招蚊子, 但是一整晚蚊子都在耳朵邊嗡嗡作響, 根本睡不著。 冬天沒有暖壺, 手、腳、耳垂都長滿凍瘡, 回春之後潰爛流膿。

那時, 來客人或者有喜事, 最好的招待是用糖水煮幾個雞蛋,

每次我都吃得舔勺子。 酒席場中, 奶奶會邀一些親戚同桌, 唯一的一盤硬菜全是肥肉, 我能吃掉八個人的份量。

彼時, 在那種大環境下, 大家對窮都沒有概念, 沒有比較和排擠, 民風淳樸。 《少年閏土》《落花生》這些課文, 寫的就是我的生活, 月光下田野的清香和吃花生的滿足感, 是不需要想像和推測的。

即使現在想來, 童年也十分歡樂。


但是, 隨著我慢慢懂事, 貧窮帶給我的, 卻是一整段青春的灰暗。

窮剝奪了我進行娛樂活動的可能性, 所以我養成了喜歡看書的習慣, 並且使我能忍耐比較單調的生活。

窮也剝奪了我使用高檔東西的可能性, 直到現在, 除了買書, 我在吃穿用度方面的花費, 都是能將就則將就。

好不容易見一次父母,

他們總會說, “我們沒什麼用, 以後就靠你了。 ”“我們就是砸鍋賣鐵, 也要供你讀完大學。 ”

聽多了負能量, 我總是低著頭暗自惱怒。 以致于我的整個學生時期, 都比別人顯得黯淡。

因為貧窮, 我變得越來越要強、敏感、戾氣重、自尊心爆棚。 別人隨便一句話一個動作, 我可以拐彎抹角強加到自己身上, 委屈得淚如雨下。

貧窮讓我沒有底氣, 打架的時候, 小夥伴們都說“你等著, 我叫我爸來”, 頓時懵住, 我該叫誰來?

爺爺奶奶肯定會說, “你不惹他們, 他們會來惹你嗎?”小小年紀, 已經能想像他們在學校給人賠笑臉的難堪。

貧窮讓身處其中的人不敢走錯路, 沒有遠見, 只敢苟且, 不敢嘗試, 害怕失敗, 因為一旦搞砸, 就什麼都沒有了。

有時會絕望,

為什麼偏偏是我生在這麼貧窮的家庭裡;有時會自卑, 為什麼偏偏同齡人都比我有見識, 打扮得比我光鮮亮麗。

我逼迫自己要很努力很努力, 很堅強很堅強地去掙錢, 永遠永遠都不要再繼續窮下去。



考上大學, 有一點貧困資助, 需要寫各種貧困證明,

不斷痛陳家史。 大學四年, 我寫完了這輩子的貧困證明, 一次次揭開傷疤。

來自五湖四海的人, 豐富了整個大學校園。 我遇到了許多所謂的富二代, 他們笑著鬧著, 卻對自己的生活規劃得井井有條。

我認識的他們, 並不像被描述的那樣因為富有而肆無忌憚。 反倒是自己, 覺得全世界最委屈, 因為窮什麼都做不了。

我不善表達, 不能在老師和同學之間遊刃有餘。 很多同學都是土豪, 房產好幾套, 穿著高檔的衣服。 而我, 除了埋頭學習拿獎學金, 竟然什麼也拼不過他們。

我特別害怕出差錯, 給人打電話, 每次都要拿張紙提前寫下來, 先演練好幾遍。 我不懂拒絕別人, 只要有人找來, 範圍內的事, 都會答應, 卻把自己弄得永遠都有幹不完的活。

我喜歡獨來獨往,特別害怕求人。能自己搞定的事情,很少會去求人,會讓人覺得私心重,不合群。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害怕被拒絕。

我很難與人深交。表面上脾氣很好,跟誰相處都不錯,實際上,只維持在表面,基本沒有知心的朋友。

我特別在乎別人的看法,不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就算愛情站到了我的面前,想到自己一無所有,第一反應還是逃避。

一路走來,我都是以這樣窘迫的姿態示人,儘管表現得淡定自若,卻脆弱得不堪一擊。


而所有的一切,在我掙扎了二十幾年後,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釋:窮,不是錢的錯,而是心態、眼光、教養方式出了錯。

貧窮的家庭,家長總暗示孩子,我們家裡窮,你必須聽話,將來要出人頭地。剛懂事的小孩被窮洗腦後就會覺得,家是靠不住的,父母是沒用的,對任何事都不敢放開手去做,生怕沒有回頭路。

也有許多家庭,總把眼光放在眼前,不讓孩子讀書卻要給家裡賺錢,不給孩子去外面的世界闖蕩的機會,循循善誘把他們勸回家。雖然一時安穩了,但是安穩的地方,卻也沒有競爭力。

更有甚者,還會告誡自己的小孩,有錢人沒有一個好東西,我們窮是因為他們霸佔了資源。家長教小孩如何貪小便宜,如何通過哭窮來爭搶利益,如何扮演弱者。

​​

在窮人的成長軌跡裡,讀書的意義僅僅是為了方便日後賺錢,努力奮鬥,只為有朝一日飛黃騰達,站在食物鏈的頂端。

因為窮,我們不得不鞭策自己,快啊,為了抬起頭,還得繼續努力。為了給母親買一件品質好的禦寒衣服,為了給父親買一部帶語音的手機,為了提高自己價值,為了那些嘲笑,欺軟怕硬的人心。

表面上的樸素高傲,是為了掩飾經濟上的窘迫和揮之不去的自卑,內心深處,卻洋溢著對財富、地位、身份熱烈的嚮往。

指甲縫裡全是泥汙,有著不願意訴說的艱辛過往,一遍又一遍地勾勒未來,小心翼翼地掩藏眼神裡的饑餓和兇猛。


有人說,人會為其少年渴望而不得之物而困擾終生。

因為窮怕了,我們總是很難獲得幸福,轉徙於溫暖落後的家鄉和繁華疲憊的都市,在飄渺的追逐之中,消耗完自己一生的熱力。

貧窮讓我們從天真無知到對這個社會開始有了情緒,也讓我們束手無策。沒有能力讓世界翻江倒海,只有堅強面對,才有機會先活著。

不自量力地還手,直至死方休。

最後,引用一段話作為結尾,是我在大學勤工儉學協會的招新面試會上聽到的,一直激勵了我很久。

我是窮人的後代,我無怨無悔;我是富人的祖先,我當之無愧。

我喜歡獨來獨往,特別害怕求人。能自己搞定的事情,很少會去求人,會讓人覺得私心重,不合群。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害怕被拒絕。

我很難與人深交。表面上脾氣很好,跟誰相處都不錯,實際上,只維持在表面,基本沒有知心的朋友。

我特別在乎別人的看法,不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就算愛情站到了我的面前,想到自己一無所有,第一反應還是逃避。

一路走來,我都是以這樣窘迫的姿態示人,儘管表現得淡定自若,卻脆弱得不堪一擊。


而所有的一切,在我掙扎了二十幾年後,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釋:窮,不是錢的錯,而是心態、眼光、教養方式出了錯。

貧窮的家庭,家長總暗示孩子,我們家裡窮,你必須聽話,將來要出人頭地。剛懂事的小孩被窮洗腦後就會覺得,家是靠不住的,父母是沒用的,對任何事都不敢放開手去做,生怕沒有回頭路。

也有許多家庭,總把眼光放在眼前,不讓孩子讀書卻要給家裡賺錢,不給孩子去外面的世界闖蕩的機會,循循善誘把他們勸回家。雖然一時安穩了,但是安穩的地方,卻也沒有競爭力。

更有甚者,還會告誡自己的小孩,有錢人沒有一個好東西,我們窮是因為他們霸佔了資源。家長教小孩如何貪小便宜,如何通過哭窮來爭搶利益,如何扮演弱者。

​​

在窮人的成長軌跡裡,讀書的意義僅僅是為了方便日後賺錢,努力奮鬥,只為有朝一日飛黃騰達,站在食物鏈的頂端。

因為窮,我們不得不鞭策自己,快啊,為了抬起頭,還得繼續努力。為了給母親買一件品質好的禦寒衣服,為了給父親買一部帶語音的手機,為了提高自己價值,為了那些嘲笑,欺軟怕硬的人心。

表面上的樸素高傲,是為了掩飾經濟上的窘迫和揮之不去的自卑,內心深處,卻洋溢著對財富、地位、身份熱烈的嚮往。

指甲縫裡全是泥汙,有著不願意訴說的艱辛過往,一遍又一遍地勾勒未來,小心翼翼地掩藏眼神裡的饑餓和兇猛。


有人說,人會為其少年渴望而不得之物而困擾終生。

因為窮怕了,我們總是很難獲得幸福,轉徙於溫暖落後的家鄉和繁華疲憊的都市,在飄渺的追逐之中,消耗完自己一生的熱力。

貧窮讓我們從天真無知到對這個社會開始有了情緒,也讓我們束手無策。沒有能力讓世界翻江倒海,只有堅強面對,才有機會先活著。

不自量力地還手,直至死方休。

最後,引用一段話作為結尾,是我在大學勤工儉學協會的招新面試會上聽到的,一直激勵了我很久。

我是窮人的後代,我無怨無悔;我是富人的祖先,我當之無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