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總有一些科學家們喜歡幹一些瘋狂的事情,比如說:挖穿地球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 極半徑6356.752千米, 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 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 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

1970年開始, 前蘇聯就在俄羅斯北部的柯拉半島實施了深鑽工程, 最深鑽井達12262米, 就無法進行下去了, 然而如果把地球比作蘋果, 這個深度連蘋果皮都沒鑽破。 但是這樣的工程對於人類認識腳下的土地、探索地球意義十分重大。

1989年, 蘇、美、英、日、德國進行合作, 調動世界發達國家的最先進技術, 試圖鑽透地球。

這些國家的科學家已在巴拿馬海峽附近, 指揮工程人員從海底往地心挖洞穴——鑽探。 那裡的海底距離地平面3.5公里, 是穿透地球的有利地域。

上世紀90年代, 這個海底洞穴已深入到1850米(離挖穿地球早著呢)地層深處, 測得該深度水溫為165攝氏度。

那麼認真起來, 人類到底能不能挖穿地球?

地球的平均半徑達到了6371千米, 徹底打穿地球的距離是12742千米, 這個距離比北京飛紐約的距離11,556km還要遠1186千米, 即使我們修一條12742千米的公路, 其難度也是極其高的, 而如果我們想打穿整個地球, 隨著深度從100米向1000米進行的時候, 其難度就是指數級的升高, 而如果打鑽到12742千米, 其難度應該趨近於無窮大。

理論上認為向地心挖溫度和壓力都會隨之增加。 地幔層厚度約為2865公里, 主要由緻密的造岩物質構成, 一般認為地幔由軟流層上地幔和下地幔構成。 地核平均厚度是3400公里, 地核最外層是約2080公里的液態層, 140公里的過度層以及半徑1250公里的內地核構成, 地核內的溫度估計在5000攝氏度,

壓力達到1.32億千帕, 密度達到每立方釐米13克。 也就是說, 一直向下挖的話, 可能會遇到流動的岩漿、幾千度的高溫、十分堅硬的岩石, 就目前的技術來說, 真的只能想想了。

另一個障礙是地球內部高溫, 5000度以上, 人類沒有材料在這個溫度下還有固態物質, 都呈流體態, 如果不能保持形狀, 這個洞也沒法挖下去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