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龍芯攜手20所高校發起成立產學研聯盟

第四屆中國可信計算產業發展論壇1月17日在京舉行。 此次論壇由中關村可信計算產業聯盟主辦, 中國電子資訊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協辦, 以“貫徹落實《網路安全法》·推廣可信計算安全產品與服務”為主題, 充分展示最近可信計算領域裡所取得的巨大成績。

中國科學院資訊工程研究所所長孟丹、國家密碼管理局商用密碼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霍煒、北京市經濟與資訊化委員會副主任李瑞濤、中關村可信計算產業聯盟理事長程春平出席論壇並發表講話, 充分肯定可信計算技術在網路安全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積極支持可信計算產業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表示, 當前, 可信計算實現了革命性創新, 建立了可信計算標準體系、密碼體系和主動免疫體系結構, 以中國為代表開創了基於網路的可信計算3.0新時代,

具有系統免疫性、節點虛擬動態鏈、宿主與可信雙節點、主動免疫和可信免疫架構等特點。

龍芯中科嵌入式事業部總經理杜安利女士出席並發表《自主CPU可信之路的探索》主題演講, 杜總首先談到了自主CPU與可信技術結合的切實需求, 並強調核心技術必須自主掌控,

因為經驗告訴我們核心技術無法引進消化再吸收, 晶片的核心IP技術必須自主掌控才能做到可控, 深層次的技術結合需要掌控核心技術才能辦到;其次談到, 主動可信計算從功能上實現的是雙體系架構, 可信部分和主CPU部分相當於兩個體系, CPU的本體安全至關重要。 最後, 杜總針對可信技術在推廣中涉及到的系統改造成本問題, 提出一種設想, 是否可以將TPCM的部分功能集成在CPU內部, 在記憶體中實現可信空間與業務空間的隔離, 完成啟動模式控制、提供密碼服務、運行檢查等等, 解決業務與安全問題, 使得整個系統改造成本降低。

中關村可信計算產業聯盟秘書長李健老師表示, 聽了龍芯的介紹,

感受到了國產CPU廠商對可信技術敞開了懷抱、開始擁抱可信計算。 願與合作夥伴一起共築網路空間的萬里長城, 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網路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

1月14日, 2018資訊技術新工科產學研聯盟第一屆年會暨資訊技術領域產學合作論壇在北京新雲南皇冠假日酒店召開。

大會由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聯合指導, 資訊技術新工科產學研聯盟、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共同主辦, 中教全媒體承辦, 吸引了來自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的1000餘人參會。 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化和軟體服務業司謝少鋒司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林東偉副司長、聯盟理事長梅宏院士等出席開幕式。

會上,由龍芯中科參與發起的系統能力培養推進工作委員會作為新工科聯盟首批工作委員會之一宣告成立。聯盟理事長、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梅宏院士為工委授牌,清華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系劉衛東教授與龍芯中科大學計畫負責人楊昆作為產學雙方代表參加了授牌儀式。

系統能力培養推進工作委員會在聯盟副秘書長高小鵬教授宣導下組建,是由龍芯中科與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成都資訊工程大學、武漢大學、河北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南京航空航太大學、深圳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河北地質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20所學校共同發起,服務於聯盟內從事電腦系統能力培養課程建設、人才培養和理論技術研究與實踐的高校與企業。工委主任由清華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系劉衛東教授擔任。

依託工委平臺,龍芯中科將持續開放資源,推進龍芯大學計畫、課程建設、師資培訓、學生創新實踐、產學研合作、大學生競賽等方式將龍芯先進科技融入教育體系,也歡迎更多的夥伴高校和合作企業加入工委,攜手同創新時代下的產教融合新篇章。龍芯中科將與工委成員一起立足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和實踐條件建設,與各大高校共同開展電腦科學與技術等電腦相關專業之間的深度合作。為合作院校開發相關的實驗課程、為教師開展線上線下技能和授課培訓,提供設備及系統技術支援、專業課講授、實訓專案支援、教學管理支援,協助高校建設相應學科,建設高水準的師資隊伍,與學校共同培養企業應用人才。

通過龍芯的大學計畫,龍芯將GS132,GS232兩款CPU核面向高校和學術界開源。基於龍芯開源CPU的電腦系列實驗課程設計秉持“設計真實處理器,運行真實作業系統”的理念,以CPU設計為核心,以系統為著眼點。通過大學計畫支持大學老師進行教學改革,助力教指委系統能力培養。目前已經有幾十所大學加入了龍芯大學計畫,歡迎更多的高校參與龍芯大學計畫。

為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成長觀,同時又緊跟IT行業發展前沿,11日,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胡偉武博士來到東北林業大學,與資訊與電腦工程學院的400余名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並作關於中國芯為主題的國產自主可控資訊安全報告,同時和校方研討產學研共建,為大學生自主創新創業提供技術、設備及資金方面的資助。

交流中,“龍芯之父”胡偉武教授作了題為《自主CPU發展道路——龍芯的實踐》專題報告,並介紹了龍芯科研團隊如何打破國外壁壘,建設自主可控的軟硬體體系,以及龍芯CPU性能的優化及軟體生態建設歷程。同時,針對提倡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引入企業導師進課堂、企業專家進課堂、學生走進企業,培養基礎厚、能力強,符合企業用人需求的人才等問題與學校師生進行了交流研討。

據瞭解,龍芯—東北林業大學聯合實驗室成立以後,校企雙方將共同對電腦類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對外提供技術服務。

會上,由龍芯中科參與發起的系統能力培養推進工作委員會作為新工科聯盟首批工作委員會之一宣告成立。聯盟理事長、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梅宏院士為工委授牌,清華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系劉衛東教授與龍芯中科大學計畫負責人楊昆作為產學雙方代表參加了授牌儀式。

系統能力培養推進工作委員會在聯盟副秘書長高小鵬教授宣導下組建,是由龍芯中科與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成都資訊工程大學、武漢大學、河北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南京航空航太大學、深圳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河北地質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20所學校共同發起,服務於聯盟內從事電腦系統能力培養課程建設、人才培養和理論技術研究與實踐的高校與企業。工委主任由清華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系劉衛東教授擔任。

依託工委平臺,龍芯中科將持續開放資源,推進龍芯大學計畫、課程建設、師資培訓、學生創新實踐、產學研合作、大學生競賽等方式將龍芯先進科技融入教育體系,也歡迎更多的夥伴高校和合作企業加入工委,攜手同創新時代下的產教融合新篇章。龍芯中科將與工委成員一起立足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和實踐條件建設,與各大高校共同開展電腦科學與技術等電腦相關專業之間的深度合作。為合作院校開發相關的實驗課程、為教師開展線上線下技能和授課培訓,提供設備及系統技術支援、專業課講授、實訓專案支援、教學管理支援,協助高校建設相應學科,建設高水準的師資隊伍,與學校共同培養企業應用人才。

通過龍芯的大學計畫,龍芯將GS132,GS232兩款CPU核面向高校和學術界開源。基於龍芯開源CPU的電腦系列實驗課程設計秉持“設計真實處理器,運行真實作業系統”的理念,以CPU設計為核心,以系統為著眼點。通過大學計畫支持大學老師進行教學改革,助力教指委系統能力培養。目前已經有幾十所大學加入了龍芯大學計畫,歡迎更多的高校參與龍芯大學計畫。

為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成長觀,同時又緊跟IT行業發展前沿,11日,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胡偉武博士來到東北林業大學,與資訊與電腦工程學院的400余名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並作關於中國芯為主題的國產自主可控資訊安全報告,同時和校方研討產學研共建,為大學生自主創新創業提供技術、設備及資金方面的資助。

交流中,“龍芯之父”胡偉武教授作了題為《自主CPU發展道路——龍芯的實踐》專題報告,並介紹了龍芯科研團隊如何打破國外壁壘,建設自主可控的軟硬體體系,以及龍芯CPU性能的優化及軟體生態建設歷程。同時,針對提倡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引入企業導師進課堂、企業專家進課堂、學生走進企業,培養基礎厚、能力強,符合企業用人需求的人才等問題與學校師生進行了交流研討。

據瞭解,龍芯—東北林業大學聯合實驗室成立以後,校企雙方將共同對電腦類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對外提供技術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