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漫步梧桐下|梅之趣

漫步梧桐下 | 梅之趣

原創 2018-02-03 漫步梧桐下 第五季微刊

點擊上方藍色“第五季微刊”關注。 ☝ 我空起一格, 等你。

梅傳奇樂坊 - 傳奇樂坊蕭演奏曲

梅之趣

作者|拍攝|漫步梧桐下 設計|微涼

牆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一到寒冬時節, 人們就會想到梅花, 繼而想起北宋王安石這首題為《梅》的古詩。 人們愛梅, 喜愛梅花清雅麗質的姿容, 冰肌玉骨的風度, 疏影俊逸的氣韻, 更喜愛她臨霜傲雪、昂首怒放的品格。

在我國古代詩詞中, 梅花是被吟詠最多的花卉之一。 古人踏雪訪梅、探梅、賞梅、詠梅、憶梅、夢梅, 皆為情趣之事, 常把內心的真實感受凝結為珠璣文字, 為我們留下了“梅文化”的寶貴遺產。

梅花之所以受人景仰, 就在於“萬花敢向雪中出, 一樹獨先天下春”, 即使花朵零落了, 也決不令人傷感。 亦如陸遊所感慨:

醉折殘梅一兩枝, 不妨桃李自逢時。

向來冰雪凝嚴地,

力斡春回況是誰。

的確, 在風雪嚴寒、百卉凋零之時, 除了梅花, 還有誰能挽回春天來呢?

梅花具有神、態、色、香四佳, 古代詩人在揮毫描繪中, 多以丹青之筆再現其四佳之妙。 如:

“疏是枝條豔是花, 春妝兒女竟奢華”, 寫的是梅花之神;

“為羞仰望成孤賞, 饒得清心俯眾芳”, 寫的是梅花之態;

“非是玉顏凝酒暈, 也知紅粉有丹心”, 寫的是梅花之色;

“金玉同盟破雪開, 清香夜色滿瑤台”, 寫的是梅花之香。

不僅如此, 蘇軾的“數枝殘綠風吹盡, 一點芳心雀啄開”, 則以俏皮之筆調, 描繪出山雀停落梅枝的動感畫面。

而盧梅坡的“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又寫出了梅與雪的相映成趣。

王冕描寫的《墨梅》,

也饒有趣味, “我家洗硯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

諸如此類詠梅譽梅的詩句, 在唐詩宋詞中甚為多見, 字裡行間溢滿情趣。

嚴冬季節裡賞梅, 是一種心情, 也是一種藝術。 對此, 古籍《潛確類書》中的一段話, 有助於我們認識梅的特點,

加深對梅花的理解。

書中說:梅具四德:初生蕊為元, 開花為亨, 結子為利, 成熟為貞。 梅有四貴:貴稀不貴繁, 貴老不貴嫩, 貴瘦不貴肥, 貴含不貴開。

其實, 這四貴, 可以概括為“疏、瘦、蒼、含”四個字, 在歷代詩句中早有表現。 諸如:“疏枝橫玉瘦, 小萼點珠光”, “何若梅古瘦, 骨格自軒昂”, “瀟灑最宜三兩點, 好花清影不須多”, “照水一枝疏入畫, 隔籬數點淡成詩”等等, 都把握了梅花“疏、瘦、蒼、含”的形態與神韻。

有趣的是, 古人愛梅至深至情, 以至演繹出許多故事來。 據《荊州記》載:南朝人陸凱與範曄交善, 自江南寄梅花一枝, 詣長安與曄, 因贈一詩:“折梅逢驛使, 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 聊贈一枝春。 ”從此有了“折梅贈春”之說。

相傳大詩人陸游愛梅, 曾騎著毛驢踏雪去尋訪梅花。

有一次在梅園賞花賦詩, 揮毫寫下了“聞道梅花坼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

陸遊字務觀, 號放翁, 這首詩的後兩句在說, 有什麼辦法把自己分化為千萬個, 好能在每一棵梅花樹下都有一個陸放翁盡情觀賞呢?由此把愛梅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梅花最令文人們傾倒的氣質, 是寂寞清冷中的自持與含忍, 是淩寒獨自開的執拗與自信。 她不屑與桃李在春光中爭豔, 而在天寒地凍、萬木蕭條時傲然挺立, 在飄飄飛雪中開出繁花滿樹, 幽幽冷香, 隨風襲人。 故而, 梅花被喻為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 “家住寒溪曲, 梅花雜暖春。 學妝如小女, 聚笑發丹唇。 ”

興許, 梅花的冷豔香色, 蘊含著道徳精神與人格堅守的價值,因而深為文人所珍視。

在歷代詠梅詩詞中,首推宋代林逋(又稱林和靖)的一詩句達到最佳意境,即:“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這兩句詩,是在最能突出梅花美的環境中寫梅花,幾乎高度凝聚了梅花的神、態、色、香,被公認為詠梅詩句中的絕唱。

林逋系浙江錢塘人,結廬隱居杭州西湖孤山,因不娶而無妻無子。他嗜好植梅蓄鶴,一生與梅、鶴為伴,故留下“梅妻鶴子”的傳說。

至元年間,于謙修茸林逋墓,在山下建梅亭,郡人陳子安又在其旁築放鶴亭。其後元、明、清歷代詩人吟詠梅花,詩句中多有懷念林逋的感情流露,將林逋視為知己。

曲莖虯枝的梅花,素以清臒見長,又象徵隱逸淡泊,堅貞自守,常被喻為隱者高士。她那清雅俊逸的姿韻,風骨傲挺的形象,使文人墨客帶著無限企慕的心情,以一往情深的想像,盼望與梅花在一起深心相契的歡語------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歷代詩人通過詠梅,不僅描述和讚美梅花的神、態、色、香,而且也寄託著詩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表達了他們對當時社會、人生的評價與理解。

然而千百年來,人們愛梅詠梅,更深層的原因在於:梅花的品格,代表著中華民族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與品質,這正是梅花為古今中國人所至愛不衰的內蘊之所在。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作者簡介

漫步梧桐下:雲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一位至真至情的男人,總想寫出一篇篇美文,一半充實自己的人生,一半豐富讀者的感受。

我空起一格,在第五季等你。

小夥伴們

總編:深海

主編:微涼

執行主編:涓涓

顧問:裴獻忠 楚歌 狼山

策劃:張雲峰

圖文設計:雲顏 孟二 微涼 花黎

播音:涓涓 蝶夢 宋曼

審稿編輯:木木 嫣然 清兒 劉二貨 小黃人

終審:涓涓 半生素衣

投稿須知

◎關於投稿:投稿題材不限(詩歌每次投稿須兩首以上)。投稿五天若沒有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處理。文章一經選用,將同時推送快報和頭條。除投稿郵箱,不接收其它方式收投稿。作品涉及糾紛,文責自負。

投稿郵箱:3272664648@qq.com

◎關於稿費:平臺提取讚賞的百分之三十作為平臺運營,其餘的歸作者所有。讚賞低於十元不發放稿費。(平臺自作者推文後十天發放稿費。讚賞透明。超過十天后的讚賞不再發放)。

注:請投稿作者加主編微信號以便發放稿費。

蘊含著道徳精神與人格堅守的價值,因而深為文人所珍視。

在歷代詠梅詩詞中,首推宋代林逋(又稱林和靖)的一詩句達到最佳意境,即:“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這兩句詩,是在最能突出梅花美的環境中寫梅花,幾乎高度凝聚了梅花的神、態、色、香,被公認為詠梅詩句中的絕唱。

林逋系浙江錢塘人,結廬隱居杭州西湖孤山,因不娶而無妻無子。他嗜好植梅蓄鶴,一生與梅、鶴為伴,故留下“梅妻鶴子”的傳說。

至元年間,于謙修茸林逋墓,在山下建梅亭,郡人陳子安又在其旁築放鶴亭。其後元、明、清歷代詩人吟詠梅花,詩句中多有懷念林逋的感情流露,將林逋視為知己。

曲莖虯枝的梅花,素以清臒見長,又象徵隱逸淡泊,堅貞自守,常被喻為隱者高士。她那清雅俊逸的姿韻,風骨傲挺的形象,使文人墨客帶著無限企慕的心情,以一往情深的想像,盼望與梅花在一起深心相契的歡語------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歷代詩人通過詠梅,不僅描述和讚美梅花的神、態、色、香,而且也寄託著詩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表達了他們對當時社會、人生的評價與理解。

然而千百年來,人們愛梅詠梅,更深層的原因在於:梅花的品格,代表著中華民族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與品質,這正是梅花為古今中國人所至愛不衰的內蘊之所在。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作者簡介

漫步梧桐下:雲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一位至真至情的男人,總想寫出一篇篇美文,一半充實自己的人生,一半豐富讀者的感受。

我空起一格,在第五季等你。

小夥伴們

總編:深海

主編:微涼

執行主編:涓涓

顧問:裴獻忠 楚歌 狼山

策劃:張雲峰

圖文設計:雲顏 孟二 微涼 花黎

播音:涓涓 蝶夢 宋曼

審稿編輯:木木 嫣然 清兒 劉二貨 小黃人

終審:涓涓 半生素衣

投稿須知

◎關於投稿:投稿題材不限(詩歌每次投稿須兩首以上)。投稿五天若沒有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處理。文章一經選用,將同時推送快報和頭條。除投稿郵箱,不接收其它方式收投稿。作品涉及糾紛,文責自負。

投稿郵箱:3272664648@qq.com

◎關於稿費:平臺提取讚賞的百分之三十作為平臺運營,其餘的歸作者所有。讚賞低於十元不發放稿費。(平臺自作者推文後十天發放稿費。讚賞透明。超過十天后的讚賞不再發放)。

注:請投稿作者加主編微信號以便發放稿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