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科技」新科技,帶給殘疾人的新“福音”

全球有超過10億的殘疾人, 其中6億是在亞洲, 而在中國平均每15個人當中就有一位是殘疾人。 不知道你的周圍有沒有這樣的小夥伴呢?

他們有的行動不便, 有的聽不見聲音, 有的無法說話, 各種各樣的問題困擾著殘障人士的生活。 不過好消息來了, 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 日新月異的生命科學, 越來越多地可以幫助殘障人士改變現狀。 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看一看堪稱殘疾人“福音”的科技~

刀鋒戰士

還記得倫敦奧運會上的“刀鋒戰士”奧斯卡—皮斯托裡烏斯麼?他創造了歷史——成為第一個雙腿截肢, 卻登上奧運會賽場的運動員。 看到他矯健的身姿, 人們再也不用擔心, 安上假肢是不是意味著行動遲緩, 說實話, 奧斯卡這速度, 讓很多健全人都望塵莫及。

假肢2.0升級版:意念控制的假肢

如果說奧斯卡的“刀鋒”只是冷冰冰的金屬, 那可以由人類大腦控制的假肢, 則可謂更加的智慧。 美國西北大學的科學家將患者——薩利文的截肢斷口處的神經與他的胸部肌肉連接在一起, 從而找到了一種可以通過大腦思維控制假肢的方法。 這一成果是仿生學研究領域的又一突破性進展。

據科學家介紹, 這種方法使得薩莉文能夠完成更多的動作。 當他想運動胸部肌肉時, 相連的神經就會收到由電腦翻譯並傳輸過來的信號。 在此之前, 神經已被連接到手臂之上。 8年前, 薩莉文是第一批開始接受這種手術方法臨床試驗的截肢患者。 科學家說:“看到薩莉文可以自主生活,

我們真的很為他高興。 ”

生物電流可促斷肢再生

比假肢更厲害的是英國亞伯丁大學科學家最新的研究成果——生物電流有可能幫助殘疾人“恢復”四肢, 重新長出手臂與腿。

還記得, 科幻小說中的弗蘭克斯坦成功利用生物電流創造出了一個生物麼?現在,

亞伯丁大學拉基尼傑克博士通過反轉扁形蟲生物電場, 成功地讓扁形蟲在本應該長出一個頭的部位生長出尾巴, 從而得到長有兩條尾巴或者兩個頭的扁形蟲。 已有證據表明, 人體傷口處的生物電流對傷口的癒合同樣有所幫助。

當然, 必須承認的是, 在該領域的研究還僅僅停留在初級階段, 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生物電流就能實現殘疾人的心願, 幫助“恢復”四肢, 重新長出手臂與腿。

新型導盲犬:導航 APP

NavCog(認知助手)

獨立自由地生活,無障礙地探索這個世界,是每個盲人的希望。科技的力量讓這一希望得到實現。在盲人女科學家——智惠子主導下,IBM 推出了無障礙環境的第三項發明——專為盲人設計的新型導航 APP NavCog(認知助手)。

NavCog 可以通過耳機與用戶“耳語”,幫助她即時識別位置、朝向,暢通無阻地在園區內行走,還能辨認迎面走來的同事和他的表情。

機器人手套:找到門把手,

開門so easy

另一款為殘疾人提供的輔助器材——機器人手套,可以幫助低視力者更快定位和抓住小物體。研究人員發現,關閉的門對於視力低下或失明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這款手套恰恰可以幫助盲人克服這一問題。

手套背面是相機和語音辨識系統,使用者可以對著它下達命令,比如喊一聲:“門把手”或者“杯子”。手套通過觸覺提示來引導使用者碰到期望的目標。拇指表面的執行器能夠以非常直觀和自然的方式指導人手向左或向右移動。盲人小夥伴表示,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走路會撞門上啦~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科學家正在為聽力、智力、精神殘疾等需要幫助的人群努力研發著各種科技產品,相信越來越多的殘疾小夥伴會在不遠的將來就可以和普通人一樣,盡情地享受生活啦~

【新朋友】點擊上方藍色字“廣東殘聯”加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給好友

【助殘諮詢熱線】12385

【今日頭條】打開APP關注搜索“廣東殘聯”

廣東電視臺新聞頻道“手語新聞”

播出時間:每日17:00——17:30

1.電視收看:廣東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即時收看;

2.網路收看:登錄“荔枝網”,選擇“直播”欄目的“新聞頻道”,再點擊“正點報導”欄目即可;

3.手機等移動終端收看:下載“荔枝台”App,選擇“直播”一欄、“廣東新聞”頻道即可即時觀看。

廣東新聞廣播《自強之聲》播出頻率:FM91.4

播出時間:每週二上午11:00-11:30

我們向您徵稿啦!

親們:

歡迎您關注“廣東殘聯”公眾微信號!為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為廣大朋友及時提供有價值的資訊,廣東殘聯特向您徵集稿件,歡迎您將相關內容發送至郵箱:gddpf@126.com

獨立自由地生活,無障礙地探索這個世界,是每個盲人的希望。科技的力量讓這一希望得到實現。在盲人女科學家——智惠子主導下,IBM 推出了無障礙環境的第三項發明——專為盲人設計的新型導航 APP NavCog(認知助手)。

NavCog 可以通過耳機與用戶“耳語”,幫助她即時識別位置、朝向,暢通無阻地在園區內行走,還能辨認迎面走來的同事和他的表情。

機器人手套:找到門把手,

開門so easy

另一款為殘疾人提供的輔助器材——機器人手套,可以幫助低視力者更快定位和抓住小物體。研究人員發現,關閉的門對於視力低下或失明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這款手套恰恰可以幫助盲人克服這一問題。

手套背面是相機和語音辨識系統,使用者可以對著它下達命令,比如喊一聲:“門把手”或者“杯子”。手套通過觸覺提示來引導使用者碰到期望的目標。拇指表面的執行器能夠以非常直觀和自然的方式指導人手向左或向右移動。盲人小夥伴表示,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走路會撞門上啦~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科學家正在為聽力、智力、精神殘疾等需要幫助的人群努力研發著各種科技產品,相信越來越多的殘疾小夥伴會在不遠的將來就可以和普通人一樣,盡情地享受生活啦~

【新朋友】點擊上方藍色字“廣東殘聯”加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給好友

【助殘諮詢熱線】12385

【今日頭條】打開APP關注搜索“廣東殘聯”

廣東電視臺新聞頻道“手語新聞”

播出時間:每日17:00——17:30

1.電視收看:廣東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即時收看;

2.網路收看:登錄“荔枝網”,選擇“直播”欄目的“新聞頻道”,再點擊“正點報導”欄目即可;

3.手機等移動終端收看:下載“荔枝台”App,選擇“直播”一欄、“廣東新聞”頻道即可即時觀看。

廣東新聞廣播《自強之聲》播出頻率:FM91.4

播出時間:每週二上午11:00-11:30

我們向您徵稿啦!

親們:

歡迎您關注“廣東殘聯”公眾微信號!為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為廣大朋友及時提供有價值的資訊,廣東殘聯特向您徵集稿件,歡迎您將相關內容發送至郵箱:gddpf@126.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