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科學》:北極熊活得太累了,高脂肪飲食也補不回來

北極熊是陸上最大的食肉動物, 主要獵食海豹。 但現在,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 它們的狩獵場——海冰面變得越來越破碎, 導致其狩獵難度加大, 代謝率增高。 有研究表明, 海冰的日益破碎正在讓北極熊的能量支出——攝入比失衡加劇, 這一成果已經發表於2018年2月2日的《科學》雜誌。

陸上最大的食肉動物

北極熊是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 為了在冰天雪地的北極地區生存, 它們周身長滿了空心透明管狀的毛, 可以高效吸收紫外線。 其毛下還隱藏著漆黑的皮膚, 這些皮膚中的黑色素可以有效的把紫外線轉換為對身體無害的熱能。

據之前的統計, 為了在寒冷的環境中節約體能, 北極熊生命中有66.6%左右的時間都是靜止不動的——休眠、睡覺、休息或是守候獵物, 另有29.1%的時間是在行走或游泳, 1.2%的時間用來突襲獵物, 剩下的時間則一直在享用食物。

北極熊是非常“正牌”的食肉動物, 為了在極地生存, 它們非常偏好高能量飲食。 除了夏季食物短缺時會吃一些漿果或植物根莖之外, 其餘98.5%的食物都是肉類。

但它們卻沒有儲藏食物的習慣, 有時甚至只把獵物體表的脂肪吃完就揚長而去——因為它們更喜歡把能量直接儲存在體內,

而不是冰雪中。 對它們而言, 高能量的脂肪比高蛋白的肉類更加重要:這些脂肪既可以在它們體內構成保暖用的脂肪層, 還能為夏季和冬季的食物短缺做能量儲備。

冰上狩獵

北極熊最重要的食物是各種海豹, 所以它們通常都是在春季的海冰上進行狩獵。 北極熊有幾種不同的狩獵技巧:

1) 在冰面的呼吸孔附近守株待兔——只要海豹露頭呼吸, 就對其突襲並拖到冰面上, 這是最常用的方法;

2) 伏擊爬上冰面或岸邊的那些行動遲緩的海豹;

3) 潛到水下, 將海豹趕到岸邊或冰面上, 斷其退路。

這些狩獵技巧大都需要春季的海冰環境來進行, 然而, 在整個北極地區, 海冰的豐富程度正以每10年降低14%的速度逐漸消失, 這讓北極熊獲取其獵物的機會逐年減少。

海冰融化, 生活艱難

為了更好地瞭解北極熊在這一關鍵季節中的能量支出, 在2014、2015和2016這3年的四月份中, 美國阿拉斯加科學中心的安東尼·帕加諾(Anthony Pagano)和同事們在博福特海(Beaufort Sea)的海冰上前後捕捉並研究了9只北極熊。

他們會對北極熊安裝GPS項圈,

之後利用GPS信號在8~11天后再次捕捉它們。 兩次捕捉後都會對其稱重並採集血液與尿液樣本, 通過對比兩次的資料來測算其代謝率。 另外, GPS項圈上的攝像頭還能在白天拍攝其活動的視頻記錄。

資料表明, 北極熊的代謝率比先前統計的要高1.6倍。 其中有4只北極熊在8~11天的時間中失去了10%或更多的體重, 這相當於平均每天失去1%的身體品質, 通過血液與尿液分析發現, 有一隻北極熊不但失去了脂肪儲備, 甚至還失去了一定量的肌肉蛋白。 文章中指出, 這些北極熊每日失去身體品質的速度是在陸地獵食時速度的4倍, 海冰的日益破碎讓這些北極熊的生存壓力加大, 其能量支出——攝入比失衡或會逐年加劇。

所以,小夥伴們,關注一下全球變暖問題吧,不要讓這些可愛的大傢伙在饑寒交迫中永遠的離開我們。

所以,小夥伴們,關注一下全球變暖問題吧,不要讓這些可愛的大傢伙在饑寒交迫中永遠的離開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