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印若再有一戰後果如何?最大的可能,徹底改變世界格局

圖為中印洞朗地區機場分佈

近日, 據美國智庫Stratfor公司發佈的洞朗地區衛星圖像可知, 中印雙方除了加快當地陸軍的基礎設施建設外,

空軍的力量也開始明顯增加。 中印洞朗對峙事件自去年6月到8月一共持續了71天, 最終以外交手段而結束, 如今又將迎來春天, 洞朗地區的局勢是否會再次升級, 依舊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中印做為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如果真的由於局部摩擦而不可避免一戰, 或將對世界局勢產生重大影響。

從此次美國智庫公佈的照片可以看出, 印度近期在洞朗地區周邊的兩個空軍基地都部署了其主力戰機蘇-30MKI, 而中國則也在拉薩的相關機場部署了殲-10、殲-11以及空警-500等多型戰機, 規模反超印度。 對此智庫發表評論稱中印爆發衝突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其實這完全是外界媒體的煽風點火, 中印雖然存在矛盾分歧, 但是爆發衝突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西方媒體的不斷炒作, 無非是希望看到兩個新興大國互相蠶食, 從而鞏固老牌資本資本主義國家的地位。

圖為印度孟買

雖然一提起印度, 人們可能總會聯想到一大批貶義的詞彙, 但是印度的國民經濟一直都處於上升的狀態。

雖然目前印度的GDP總值大概是中國的1/5, 但是印度的經濟增速是高於中國, 並且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其經濟規模增長到中國的1/3甚至是1/2都是很正常的, 未來中美印變為三大經濟體已是趨勢。 若此時兩個最大的新興經濟體進行碰撞, 正是經濟低落的周邊國家和深受經濟危機的歐美想要看到的, 只有加強合作才能謀發展。

中國近些年來在武器裝備上的更新換代有目共睹, 空軍開始高調的邁進2.0時代, 四代機、運輸機和水上飛機等層出不窮, 海軍艦艇的052D、054A也相繼“下餃子”中國早已不在是那個小米加步槍的時代了。 反觀印度的武器裝備雖難以實現國產化, 但是大批量購入美式裝備和俄式裝備之後, 其戰力不容小覷。

若中印之間爆發衝突則和美國打利比亞、伊拉克等國家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兩個新興軍事大國最終只能落得兩敗俱傷, 而一邊倒的情況則是微乎其微。

圖為中印邊境部隊會面

印度洋目前的實控權在印度海軍手裡, 而中國的進口石油總量的70%和對外貿易的60%都要途徑印度洋,

印度若在陸地上的局部摩擦中吃虧, 想必會截斷印度洋通道來反制中國。 如果放在1962年中國根本沒有這些顧慮, 但是時代不同了, 因此從長遠來看, 兩國肯定還是會加強合作減少摩擦的。 但是對於中國來講一方面要加快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 另一方面也要加快人民海軍由近海防禦向遠海護衛的轉型。

此次兩國軍機入駐進場也很有可能只是例常部署, 西方媒體過度解讀無非是想攪亂洞朗局勢。 根據目前中印的表態來看, 局勢是呈現緩和的, 進入2018年中印邊境部隊也恢復了禮節性的邊境會面。 並且中印兩國的邊境聯合演習也即將被重啟, 外媒的“擔心”著實不必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