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說一說過年習俗全國各地差很多

每年初一早上, 北京雍和宮胡同都擠滿人, 都希望求得第一炷香

安徽慶春節習俗之一是劃旱船

盤問

大家有什麼話 放到桌面上來說

盧七姑:魚蛋, 在何處當差?月餉多少?有沒有衙門編制?

魚蛋:身為一代大俠, 自然是縱橫四海, 浪跡天涯。

魚蛋:大家有什麼話, 請放到桌面上來說。

盧八姨:魚蛋, 定親了嗎?什麼時候成親?什麼時候生子?

魚蛋:先有國, 後有家, 如今匈奴未滅, 大丈夫, 還不是考慮兒女私情的時候!

眾親屬:還打光棍啊, 沒有姑娘看得上他, 找不到哇, 是不是?

魚蛋:大家有什麼話, 請放到桌面上來說。

盧三叔:魚蛋, 買宅子了沒有啊?對未來有何規劃與打算呢?

魚蛋:俠之大者, 四海為家, 廣闊天地, 大有作為, 怎能將自己困在一所小小宅子裡呢?未來嘛,

打算浪跡天涯。

眾親屬:什麼大俠啊, 說白了就是乞丐, 還不如乞丐呢, 買不起!

魚蛋:大家有什麼話, 請放到桌面上來說。

……

共鳴

愛吃泡芙的楊捕快:又快過年了, 我也要這樣, 大家有什麼話, 請放到桌面上講。

你說最好的時光都該流浪:如今才感覺過年七大姑八大姨湊在一起的時候有多糟心。

嘿鄧爵爺:過年的我都是夾完菜溜達到外面慢慢吃, 繼續當我的無業遊民。

施大大的檸檬:害怕半個月後的自己被圍觀。

2月2日見報的朋友圈欄目, 以年代為順序, 製作了《過年倒計時, 朋友圈裡的“回憶殺”》話題。 其實, 在我們身邊, 關於過年的話題還有很多。 前面說完了一小部分網友恐懼被圍觀的心理, 再來看看, 以地域劃分,

全國各地過年習俗的不同吧。

北京:大年初一 雍和宮上香排長隊

北京土生土長的小張同學對新文化記者說, 每年過年前的臘月初八就開始有了“年味”, “從臘八開始, 家家戶戶都開始泡臘八蒜, 民謠說‘老太太別心煩,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 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從這天開始就要陸續地準備過年的東西, 比如要掃房子、置辦年貨、貼春聯。 ”

到了大年初一, 在北京還有這樣一個“奇怪”的風俗——雍和宮排隊上香。 “有的人半夜去排隊, 就希望能在大年第一天上一炷香。 初一早上, 整個雍和宮的胡同裡都擠滿了人, 都希望求得第一炷香, 老話說誰上了這第一炷香, 未來一年全家都平安、幸福。 ”從網上流傳的“雍和宮燒香最佳時間”為農曆的初一和十五,

但新年第一天上香的人會格外多, 大殿前都會排上長長的隊伍。

“在吃餃子的時候, 還會在餃子裡塞進錢幣, 讓孩子們吃, 吃到了錢幣的小孩子會在未來一年健健康康。 我小時候, 父母會特意將帶錢幣的餃子做上標記, 然後放到我的碗裡, 吃到了之後會特別開心。 ”在小張同學的記憶中, 過年的時候北京還會有各式各樣的廟會, “廟會上不僅賣東西, 還有舞龍舞獅的表演。 ”

四川:真的可以連吃7天火鍋

在南方, 過年吃的不是餃子, 而是湯圓, 可是在四川, 真的可以連吃7天火鍋。 王十七是一名“四川伢子”, 在她的記憶裡, 過年就是放鞭炮、吃湯圓還有火鍋。 “如果問我有什麼特殊的習俗, 連吃7天火鍋算習俗麼?”在除夕的晚上一家人團圓, 吃過晚飯後就開始看春晚,放鞭炮。“從初一開始,每天就是大人打麻將,小孩子放鞭炮,晚上吃火鍋,這樣的安排,迴圈一周。”

安徽:劃旱船、看魚

孫先生的老家在安徽,過年給他印象最深的是“劃旱船”。“過年的時候,衣服從裡到外都要是新的,去別人家拜年,早上要吃茶蛋,在我們那邊把這個叫做拿元寶,茶蛋吃得越多越好,一早上要準備50個茶蛋。”此外,在胡同裡還會有“劃旱船”的環節,“在自家的大門前,掛上燈籠,這就叫做‘接燈’,有劃旱船的隊伍到你家門口唱一段,家裡的主人出來賞一碗米。”在飯桌上還會放一條“看魚”,所謂“看魚”就是光看著不能吃,也叫做“元寶魚”,等正月初七的時候再回鍋吃掉。

廣東:“開年”時必須有9道或12道菜

小劉的家鄉在廣州臺山,在當地過年有一個習俗叫“開年”。“‘開年’就是指在家做飯,菜必須有9道或12道,具體的寓意我不清楚,但是每家每戶都開年,比如你們家開年我去你家吃,我們家開年你來我家吃。”此外,小劉稱廣東人過年給的紅包分量小,只有5元、10元或是20元,除非是很親近的長輩才會給100元或200元。

“送禮也很有講究,不像北方送整箱的東西,而是送水果和糖餅乾等,而送的東西的數量必須是9個或是12個,比如一個袋子裡有9個蘋果,2袋糖,一袋雪餅。”廣東人過節不吃餃子,除夕吃米飯,菜裡必須有一道湯。“廣東人過年必須吃雞,還有燒豬、叉燒,因為餃子在廣東屬於早餐,不是正餐。”因為廣東人喜歡吃早茶,大年初一早上會一起出門喝早茶,喝早茶必備的是一壺茶加點心。

江西:“開財門”、“換茶”,上七似大年

小胡的家鄉在江西,她說江西過年有很多說道。“年三十的晚上吃過團圓飯後,都不能睡覺,大家圍在一起,喝茶嗑瓜子,總結過去一年,還要籌畫新一年的工作,這叫做辭舊迎新。正月初一開門,叫‘開財門’,戶主要洗臉,穿戴整齊。有的村民開門後,還出門向大利方向燒香作揖、敬天地,這叫‘出方’。正月初一,又一次向尊長拜年,尊長又率幼輩向左右鄰居賀年。”此外,江西過年還講究“換茶”,這是“換財”的意思。“用厚毛紙外加一層白紙包裹糕點,上貼一片紅紙,送來送去。還有一個就是‘上七似大年’,那天要格外熱鬧,吃‘糊羹’,代表步步高升。”

打麻將成為

國人最熱衷的“過年習俗”

記者採訪多位元物件後,發現“打麻將”已經成為了過年期間最普遍的娛樂方式。“過年的時候,打發時間,就靠打麻將,親戚來家裡拜年,吃過午飯後,就開‘局’,一打可能就到了後半夜,這種事情很常見,全國各地都有。”小胡告訴記者,“我很多時候都是陪家裡人玩,這樣也算是一種團聚的方式,在牌桌上通過聊天,增進和家人的感情。”

■下期徵集

說說除夕夜的春晚,講述你與春晚的故事。

每年看春晚,你能說出哪些搞笑的段子?你最希望誰上春晚?今年春晚你與誰一起看?

撥打新文化24小時新聞熱線0431-96618與我們說說。

新文化記者 陸璿

實習生 馮爍蓉 李俊鵬

吃過晚飯後就開始看春晚,放鞭炮。“從初一開始,每天就是大人打麻將,小孩子放鞭炮,晚上吃火鍋,這樣的安排,迴圈一周。”

安徽:劃旱船、看魚

孫先生的老家在安徽,過年給他印象最深的是“劃旱船”。“過年的時候,衣服從裡到外都要是新的,去別人家拜年,早上要吃茶蛋,在我們那邊把這個叫做拿元寶,茶蛋吃得越多越好,一早上要準備50個茶蛋。”此外,在胡同裡還會有“劃旱船”的環節,“在自家的大門前,掛上燈籠,這就叫做‘接燈’,有劃旱船的隊伍到你家門口唱一段,家裡的主人出來賞一碗米。”在飯桌上還會放一條“看魚”,所謂“看魚”就是光看著不能吃,也叫做“元寶魚”,等正月初七的時候再回鍋吃掉。

廣東:“開年”時必須有9道或12道菜

小劉的家鄉在廣州臺山,在當地過年有一個習俗叫“開年”。“‘開年’就是指在家做飯,菜必須有9道或12道,具體的寓意我不清楚,但是每家每戶都開年,比如你們家開年我去你家吃,我們家開年你來我家吃。”此外,小劉稱廣東人過年給的紅包分量小,只有5元、10元或是20元,除非是很親近的長輩才會給100元或200元。

“送禮也很有講究,不像北方送整箱的東西,而是送水果和糖餅乾等,而送的東西的數量必須是9個或是12個,比如一個袋子裡有9個蘋果,2袋糖,一袋雪餅。”廣東人過節不吃餃子,除夕吃米飯,菜裡必須有一道湯。“廣東人過年必須吃雞,還有燒豬、叉燒,因為餃子在廣東屬於早餐,不是正餐。”因為廣東人喜歡吃早茶,大年初一早上會一起出門喝早茶,喝早茶必備的是一壺茶加點心。

江西:“開財門”、“換茶”,上七似大年

小胡的家鄉在江西,她說江西過年有很多說道。“年三十的晚上吃過團圓飯後,都不能睡覺,大家圍在一起,喝茶嗑瓜子,總結過去一年,還要籌畫新一年的工作,這叫做辭舊迎新。正月初一開門,叫‘開財門’,戶主要洗臉,穿戴整齊。有的村民開門後,還出門向大利方向燒香作揖、敬天地,這叫‘出方’。正月初一,又一次向尊長拜年,尊長又率幼輩向左右鄰居賀年。”此外,江西過年還講究“換茶”,這是“換財”的意思。“用厚毛紙外加一層白紙包裹糕點,上貼一片紅紙,送來送去。還有一個就是‘上七似大年’,那天要格外熱鬧,吃‘糊羹’,代表步步高升。”

打麻將成為

國人最熱衷的“過年習俗”

記者採訪多位元物件後,發現“打麻將”已經成為了過年期間最普遍的娛樂方式。“過年的時候,打發時間,就靠打麻將,親戚來家裡拜年,吃過午飯後,就開‘局’,一打可能就到了後半夜,這種事情很常見,全國各地都有。”小胡告訴記者,“我很多時候都是陪家裡人玩,這樣也算是一種團聚的方式,在牌桌上通過聊天,增進和家人的感情。”

■下期徵集

說說除夕夜的春晚,講述你與春晚的故事。

每年看春晚,你能說出哪些搞笑的段子?你最希望誰上春晚?今年春晚你與誰一起看?

撥打新文化24小時新聞熱線0431-96618與我們說說。

新文化記者 陸璿

實習生 馮爍蓉 李俊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