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納溪貢茶」還未立春 瀘州納溪採摘出第一顆嫩芽

這個冬天感覺已經冷了好久好久·····眼看立春將近, 冰冷的寒冬卻還在為之眷戀, 當大家還在被窩裡瑟瑟發抖, 而瀘州納溪特早茶基地(梅嶺茶葉生產基地)卻採摘出了第一顆茶芽, 優越的氣候, 適宜的土壤以及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如此佳品。

(資料圖片)

2月初到, 採茶女和茶農便踏進山腳下的茶園採摘起了今年第一粒嫩芽。 據當地茶農介紹, 雖然已經開始進園採茶, 但由於海拔差異,

茶山上的茶芽還要幾日才出來, 不過現在採摘出來的茶芽才是最為珍貴的。

經過大家半天的忙碌, 大約有5斤的茶芽被採摘放進了簸箕。 “這些茶芽能產出1至2斤的高品質茶葉, 在市面上能賣出好幾千元的價錢!”當地茶農江大姐開心地說道。

隨著春天逐漸來臨, 在這一片片梅嶺茶山, 越來越多的嫩芽將離開這片鐘靈毓繡之地, 造就出那舉世聞名的香茗。

據瞭解,納溪區已連續5年開展“中國特早茶”戰略品牌推薦活動,為納溪特早茶品牌的打造和推進納溪全域旅遊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值得慶賀的是,納溪特早茶將早2月11日走進人民大會堂,與各大媒體見面,屆時,納溪特早茶將會大放光彩。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納溪種茶歷史悠久,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中可見“納溪梅嶺產茶”之句,宋代樂史所撰《太平寰宇記》中記有“瀘州有茶樹,獠人常攜瓢攀樹上採茶”可以看出瀘州是古老茶區,《宋代名茶》中也有“納溪梅嶺茶”曾為貢茶的記載,宋代《茶業通史》和黃庭堅《煎茶賦》中有“瀘州納溪梅嶺茶”之句,並在大渡口鎮象鼻村清溪河曬魚灘石壁上發現有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的手書石刻——“二月茶”,距今近1000年。當代王鎮恒所著《中國名茶志》中唐代名茶列有“瀘州茶又名納溪茶”之句。同時,納溪也是全球同緯度茶樹發芽最早的區域,2011年12月,“納溪特早茶”地理標誌保護通過農業部評審。區內有“瀚源”、“鳳羽”、“榮龍”、“早春二月”、“岩縫雪芽”等一批產品和品牌在國內外各種活動中榮獲過“金獎產品”稱號。其中既有有機產品,又有無公害產品,既有綠茶,又有紅茶和黑茶,產品門類豐富,基本可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各種旅遊消費需求。

近年來,納溪區以茶為媒,著力打造全域旅遊,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區目前有近30萬畝茶園,分佈在區內山高林密的岩區,有銀頂山、川龍山、普照山、梅嶺、長坡等重要的茶葉生產基地,四季雲霧繚繞,集路險、山峻、潭幽、水清等自然特色于一體,高山峽谷、湖泊瀑布分佈其間,遊園品茶可以感受鳳凰湖濕地公園的靜美、體驗清溪穀漂流、黃龍湖漂流的驚險刺激,也可以品嘗酒莊酒文化的底蘊。結合茶產業及鄉村旅遊的發展,打造一批茶莊、酒莊、果莊等休閒旅遊新載體,提出“凡生態、必納溪”的綠色發展理念,積極發展綠色環保產業,保護一方秀美山水,努力建設綠色產業基地,秀美人文納溪,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納溪地處“天府之國”南緣、長江之濱、永寧河下游兩岸,自南宋建縣至今已有780餘年。先後榮獲“全國生態文明先進區”、“中國特早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 “中國特色竹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2014年度全國重點產茶縣”等一批國家級名片。

據瞭解,納溪區已連續5年開展“中國特早茶”戰略品牌推薦活動,為納溪特早茶品牌的打造和推進納溪全域旅遊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值得慶賀的是,納溪特早茶將早2月11日走進人民大會堂,與各大媒體見面,屆時,納溪特早茶將會大放光彩。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納溪種茶歷史悠久,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中可見“納溪梅嶺產茶”之句,宋代樂史所撰《太平寰宇記》中記有“瀘州有茶樹,獠人常攜瓢攀樹上採茶”可以看出瀘州是古老茶區,《宋代名茶》中也有“納溪梅嶺茶”曾為貢茶的記載,宋代《茶業通史》和黃庭堅《煎茶賦》中有“瀘州納溪梅嶺茶”之句,並在大渡口鎮象鼻村清溪河曬魚灘石壁上發現有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的手書石刻——“二月茶”,距今近1000年。當代王鎮恒所著《中國名茶志》中唐代名茶列有“瀘州茶又名納溪茶”之句。同時,納溪也是全球同緯度茶樹發芽最早的區域,2011年12月,“納溪特早茶”地理標誌保護通過農業部評審。區內有“瀚源”、“鳳羽”、“榮龍”、“早春二月”、“岩縫雪芽”等一批產品和品牌在國內外各種活動中榮獲過“金獎產品”稱號。其中既有有機產品,又有無公害產品,既有綠茶,又有紅茶和黑茶,產品門類豐富,基本可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各種旅遊消費需求。

近年來,納溪區以茶為媒,著力打造全域旅遊,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區目前有近30萬畝茶園,分佈在區內山高林密的岩區,有銀頂山、川龍山、普照山、梅嶺、長坡等重要的茶葉生產基地,四季雲霧繚繞,集路險、山峻、潭幽、水清等自然特色于一體,高山峽谷、湖泊瀑布分佈其間,遊園品茶可以感受鳳凰湖濕地公園的靜美、體驗清溪穀漂流、黃龍湖漂流的驚險刺激,也可以品嘗酒莊酒文化的底蘊。結合茶產業及鄉村旅遊的發展,打造一批茶莊、酒莊、果莊等休閒旅遊新載體,提出“凡生態、必納溪”的綠色發展理念,積極發展綠色環保產業,保護一方秀美山水,努力建設綠色產業基地,秀美人文納溪,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納溪地處“天府之國”南緣、長江之濱、永寧河下游兩岸,自南宋建縣至今已有780餘年。先後榮獲“全國生態文明先進區”、“中國特早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 “中國特色竹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2014年度全國重點產茶縣”等一批國家級名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