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市場|蔬菜價格節前集體“淡定” 番茄跌進五年來最低谷

"聆聽三農, 感悟中國"

點擊上方"三農中國"可以訂閱哦!

隨著春節的臨近, 年味兒是越來越濃了, 各類年貨的價格也應聲上漲。 但是, 與往年不同的是, 今年蔬菜的漲勢並不明顯, 一些蔬菜的價格甚至跌入了近年來的低谷, 番茄就是其中的代表。

那麼, 是什麼讓番茄價格臨近春節還如此“淡定”?下一波漲勢, 何時才能到來?

記者近日走訪北京新發地市場發現, 目前市場上番茄供應量充足, 但走貨緩慢。 2月2日, 新發地市場番茄的批發價是1-2.2元/斤, 上周同期的價格是0.9-1.8元/斤, 周環比上漲18.52%;去年同期是2-3.2元/斤, 年同比下降38.46%。 北京新發地市場分析師謝磊指出, 近期番茄出現上漲主要是由兩個因素導致的:

謝磊:前期番茄的價格過低, 遼寧多地的番茄在棚內的收購價只有0.3-0.4元/斤, 甚至不夠採摘的人工費用, 所以, 一部分長勢不好的番茄就被拔秧處理了, 番茄的產量有所下降;此外,

在上周的大部分時間內, 內蒙古、遼寧的氣溫下降到零下二十七八度, 影響了番茄的生長速度, 也影響了產量。

儘管本周番茄的價格出現比較明顯的漲幅, 但仍處在近5年以來的最低價位。 卓創資訊市場分析師於雙雙指出, 目前番茄供應過剩, 價格低迷, 主要是因為前幾年蔬菜價格高企, 刺激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

於雙雙:主要還是歸結於2015年, 從那年開始國內蔬菜出現大幅上漲, 價格很高。 比如, 西葫蘆最高價格能到4塊多。 蔬菜的高價提高了一部分人對蔬菜種植的信心。

近年來, 隨著規模農業的發展和返鄉創業趨勢的加快, 蔬菜種植成為地方政府和個人投資農業的熱門選項, 這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增加了番茄等蔬菜的市場供應。

於雙雙:有一部分農民工回鄉創業, 蔬菜和養殖行業是他們創業的首選, 再加上地方政府覺得這是老百姓發財致富的一個點, 但是缺少一個比較合理的規劃。 高溫大棚建設如火如荼, 今年上棚量非常大, 蔬菜, 特別是番茄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

其他的蔬菜行情也不是很好。

據瞭解, 目前北京市場上銷售的番茄是大棚生產的, 主要產自北方產區, 主產地主要有內蒙古赤峰、山東濰坊及遼寧等地, 南方貨源較少。

謝磊:往年這個時候, 產自浙江溫州、海南海口、雲南西雙版納的番茄也會進京,

但是由於今年北京市場上番茄的價格一直低迷, 長途運輸過來的番茄會出現虧損, 所以近期市場上銷售的番茄仍然以北方產區的為主。

雖然番茄價格近期出現回暖跡象, 但很可能是曇花一現。 卓創資訊市場分析師於雙雙認為, 從目前的價格走勢來看, 冬季番茄的價格比夏季還低的局面一時難以改變。

於雙雙:主產地山東貨源的供應到了後期, 優質貨源相對少一些, 市場對優質貨源還是有一定剛需, 帶動了一般貨源價格上漲。 但是價格上漲的局面, 可以說是轉瞬即逝。 我們瞭解的情況, 批發市場走貨不是很好, 市場需求有所減緩, 價格又開始穩了, 有的地方一般貨源開始下跌。

於雙雙表示, 節前番茄行情不容樂觀, 春節以後,四月份上市的番茄供應量或有所減少,價格才會有小幅提升。她指出,目前,蔬菜大棚種植大多已經形成規模和習慣,儘管如此,農戶還是要根據市場行情做一定調整。

於雙雙:還是要合理調整一下種植習慣和結構,一年四季不會都種番茄,比如這一季種番茄,下一季種芸豆或其他,輪作的話,會適當調整種植的順序。但是大規模調整還是很難的,所以番茄價格很難出現之前那種局面了。

記者:紀翔

統稿編輯:韓曉

春節以後,四月份上市的番茄供應量或有所減少,價格才會有小幅提升。她指出,目前,蔬菜大棚種植大多已經形成規模和習慣,儘管如此,農戶還是要根據市場行情做一定調整。

於雙雙:還是要合理調整一下種植習慣和結構,一年四季不會都種番茄,比如這一季種番茄,下一季種芸豆或其他,輪作的話,會適當調整種植的順序。但是大規模調整還是很難的,所以番茄價格很難出現之前那種局面了。

記者:紀翔

統稿編輯:韓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