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認識酸筒杆嗎?它的根就是虎杖,有什麼秘密,你知道嗎?

我和小陸來到了一個叫壙嗚的山村, 看見一個虎背熊腰的壯漢正在那裡挖著一種灌木狀宿根草本。 株高約1~6尺。 葉互生, 卵形或闊, 莖直立, 有分枝, 杆上有點點紅斑, 像似 “花斑竹”樣的植物。 他把那些堅硬黃色的塊根砍下來堆放在一邊。 那些杆子就被圍在他身邊的小孩子掄著拿去剝掉了葉子, 再用手撕掉杆子外面的那一層皮, 就把它當做甘蔗那樣地嚼著, 我們都覺得十分的奇怪, 難道這種東東是可以當水果吃的嗎?孩子們說;這種酸筒杆如果在天氣熱的時候吃, 還能解渴。

我仔細地對這一種酸筒杆的外表看了看,

發現它的杆子上是這樣的;

我好奇地從他們的手中拿來一根也放在嘴巴裡嚼著, 味道是酸酸甜甜的, 很是好玩。 那位壯漢看見我們對這種植物很感興趣, 就告訴我們說;酸筒杆其實是一種中藥, 它的枝杆含有很多的營養成分, 小孩子經常吃它能夠強身健體,

對生長發育有利。 如果把一根根的嫩杆子切成片先用開水燙泡一下, 再像炒芹菜那樣的辦法炒起來吃, 有一種微酸味, 清香味, 非常好吃。

在我們農村被稱為酸筒杆的植物, 實際上就是蓼科植物虎杖。 它的乾燥根莖就是中藥虎杖。 別名又叫:花斑竹、胖竹, 酸竹兔, 水竹, 水斑竹, 斑竹, 霜杆頭, 猢猻竹, 酸杖, 土大黃, 山大黃, 金光筍, 酸筒杆、酸桶筍、酸湯梗、川筋龍、斑莊、斑杖根、大葉蛇總管、黃地榆、苦杖、斑杖、斑根紫金龍、活血龍、陰陽蓮。

虎杖性味微苦, 微寒。 歸肝、膽、肺經。 具有利濕退黃, 清熱解毒, 散瘀止痛, 止咳化痰的功效。 可以用於治療濕熱黃疸, 淋濁, 帶下, 風濕酸筒痹痛, 癰腫瘡毒, 水火燙傷, 經閉, 症瘕, 趺打損傷, 肺熱咳嗽。

一般在煎服時, 用量是在9~15克左右。 外用適量, 製成煎液或油膏塗敷。

我們通過了這位虎背熊腰的壯漢對我們談話的內容中分析, 他肯定是個對中醫草藥有研究的人, 在我們進一步深入的討論中我們才逐步瞭解到他竟然是這個村子裡的已經從醫了30年的赤腳醫生。

在我們即將分開的時候, 他還告訴我們一些民間便方;他說;如果需要治療火燙傷;可以用虎杖和等量的地榆, 金剛刺根一起煨成碳, 研成極細末, 用雞蛋清或者熟食油調勻塗在患處。

遇到了有人患了瘋氣痛, 你可以告訴他用虎杖一斤切碎浸白酒二斤,

一個月後, 分20天服完。

慢性肝炎的人可以用虎杖9至15克, 水煎服。

西醫的痛風是人體代謝紊亂而致的多以單關節疼痛為首發症狀的疾病。 以其發病多在下肢膝關節以下, 發病時疼痛如刀割, 又多在夜間發作, 局部紅腫灼熱, 舌苔厚膩, 脈象弦滑數, 用土茯苓60克、虎杖、葎草、萆薢、苡仁、威靈仙各30克, 配合澤蘭、澤瀉、秦艽、桃仁、赤芍、地龍、蒼術、黃柏、牛膝, 每收捷效, 痛緩後再酌加補腎藥如熟地、補骨脂、骨碎補收功。

最後他還很神秘地告訴我們說,根據他多年的實踐摸索,知道虎杖的葉片的性苦,微澀,微寒。歸肝經。

有平肝潛陽,祛痰息風的作用。可以用於治療肝陽上亢,血壓偏高,頭暈頭昏。

采其嫩芽,乾燥後煎湯還可以作為解熱劑使用。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

謝謝關注《認識是寶>>每天來這裡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歡迎關注,收藏,轉發,評論!

最後他還很神秘地告訴我們說,根據他多年的實踐摸索,知道虎杖的葉片的性苦,微澀,微寒。歸肝經。

有平肝潛陽,祛痰息風的作用。可以用於治療肝陽上亢,血壓偏高,頭暈頭昏。

采其嫩芽,乾燥後煎湯還可以作為解熱劑使用。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

謝謝關注《認識是寶>>每天來這裡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歡迎關注,收藏,轉發,評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