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今說史:中東戰爭——西奈戰線確定了以下幾點

以軍通過開戰時的戰略空襲獲得制空權後, 於以色列時間上午 8 時 15 分開始進攻西奈半島。 埃軍在臘法——阿布奧格拉——阿裡什三角地區部署了 3 個師,

並構築有堅固的防禦陣地。 對此, 以軍由北而南使用了塔爾師、約菲師、沙龍師 3 個師發起進攻。 另以 1 個旅進攻加沙地區, 以曼德勒旅進攻孔蒂拉正面。

一、進攻臘法、加沙地區

埃軍在加沙地區部署了第 20 師, 在臘法--阿裡什地區部署了第 7 師, 以阻止以軍向海岸公路突進。 特別是臘法地區, 這裡是交通要衝, 是通向加沙、阿裡什、奧賈三方向的中心。 臘法的防禦由第 7 師的 1 個旅擔任。 臘法的正面構築了 10 公里寬的防禦陣地, 設置了地雷場和鐵絲網。 陣地的後方部署了得到 122 毫米炮兵旅和 1 個 100 毫米炮兵營加強的第 7師的另 2 個旅。

塔爾師長認為正面進攻困難, 決心從漢尤尼斯方向實施包圍。 沙米爾·戈南上校(十月戰爭時的南部軍區司令)指揮的第 7 裝甲旅負責進攻漢尤尼斯正面,

阿維倫上校指揮的裝甲旅負責進攻右翼, 艾坦上校指揮的傘兵旅從兩旅中間進攻。 戈南旅以“百人隊長”式坦克營為先導, “巴頓”式坦克營隨後跟進, 成縱隊向漢尤尼斯開進, 步兵營和配屬的混成營在隊伍後面擔任預備隊。 戈南旅在突破埃軍的炮火封鎖和反坦克火網後, 繼續向舍赫·祖韋德推進。 戈南上校正準備揮師進一步向阿裡什前進時, 收到了塔爾師長命令他抽調 1 個營進攻臘法的電報。 遵照命令, 戈南上校命令 1 個營轉向臘法, 命令主力佔領阿裡什以東 8公里處的傑拉德陣地。

艾坦旅在臘法進行了一場白刃戰之後佔領了埃軍的核心陣地, 並繼續向舍赫·祖韋德進攻。

左側的阿維倫旅企圖從埃軍陣地南翼實施包圍, 因而以 1 個機械化營從正面進攻, 以 2 個坦克營向敵南翼前進。

先頭的坦克營錯誤認為到了埃軍南翼而發起了進攻, 以後又將進攻方向轉向北面。 不料在其南側還有埃軍的陣地, 部署著 1 個營。 這個陣地構築巧妙。 隱蔽在沙丘之中。 當阿維倫旅的後續坦克營尾隨先頭營轉向北方進攻後, 埃軍的南翼部隊便從背後向該營進行了集火射擊, 使以軍坦克營陷於一片混亂。 爾後, 後續坦克營進至埃軍炮兵陣地附近, 企圖攻佔該陣地, 此時恰逢請求支援的飛機到來, 摧毀了這個炮兵陣地。 爾後, 後續坦克營又破壞了埃及第 7 師防禦地域的後方, 擊毀了 2 個坦克連。

塔爾師長所以要戈南上校抽 1 個營去進攻臘法,

是為了支援苦戰中的阿維倫旅。 阿維倫旅在戰鬥中死傷 250 人, 埃軍死傷數百人。 阿維倫旅對部隊重新進行編組後, 掃蕩了埃軍殘存的支撐點, 直到 5 日深夜方結束戰鬥。 在 5 日的戰鬥中, 埃軍第 7 師防禦地域落入以軍之手。 埃軍傷亡 2, 000 人, 以軍傷亡 500 人。

以軍的下一個目標是佔領阿裡什。 以軍原計劃以空降、登陸、地面進攻相結合的協同作戰攻佔阿裡什, 但由於總參謀部重視對耶路撒冷的進攻, 決定將古爾上校的傘兵旅轉用于耶路撒冷方向, 因而戈南上校獨自擔任了攻佔阿裡什的任務。 6 日淩晨 3 時, 戈南旅到達阿裡什郊區, 5 時油料補給車到達, 加油後發起了進攻。 經幾小時的小規模戰鬥,

佔領了阿裡什。

對加沙地區的進攻是由雷謝夫上校指揮的加強步兵旅擔任的。 6 月 6 日夜 12 時 45 分, 加沙地區落入以軍之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