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飛鳥出林,驚蛇入草

編者按:

嶺南盆景成型不易, 刀刀見真功, 今天的【名師講堂】, 繼續請曾憲燁老師給我們講解分析盆景作品《驚蛇入草》的成型軌跡。

飛鳥出林, 驚蛇入草

山油甘在廣東盆景界來講不是常用的樹種。 原因是生長速度快、木質疏鬆、枝條脆弱。 但其新葉成串、嫩綠可愛, 在展場中還是偶有遇見。

圖一是1998年4月20元購進的一山油甘根狀樁。 樁成之字型三疊扭曲, 根杆組合一起, 長80釐米、幹徑8釐米。

相怪異, 暗合孤峰禿頂式懸崖造型, 一時間成型效果已在腦中展現。 自認是我當年所進樁中樁相最為滿意的一樁。 也是我唯一沒畫成型效果圖的一樁

用粗河砂橫平種於盆中, 一般管理, 6月新芽長20釐米, 已成活。

圖二是2001年4月換盆調根時樁相。 經3年培育,

尾梢已剪兩節, 杆身托取得第一節。 現時樹相一般般, 並沒可圈可點之處。

圖三是2006年經5年培育, 尾梢新增兩節, 杆身飄長達110釐米、杆身托也增剪兩節擬基本定型時的換土翻盆樹照。 從樹照可見, 8年間造型的重點是增加尾梢和根的長度, 使杆身逐級收尖、根更便利今後上觀賞盆。

從現照可見作品初具觀賞性。 杆身兩銳角呈之字型翻滾扭動, 充滿張力、又如瀑布掛川, 一瀉千里、更象靈蛇出洞, 活力四射。

圖四是棄丟杆身上第一托(過近頂峰、遮擋彎位)翻盆30天后樹照。

圖五是2010年棄丟根部護圍時樹照 。 4年間培育重點是調節各枝枝走方位, 定位修剪、增加枝托的橫角枝、目的使樁相更上鏡。

圖六是2013年進行局部修剪時樹照。從13年開始每年春秋二季可修剪一次。但不能每次都是全脫葉的重剪,對一些弱枝、有待增強的枝可不剪,促使各枝托同步成型。

圖七是2014年春重剪時樹照。作品基本成型並達到心目中的成型效果

圖八是2014年秋上觀賞盆萌芽後正面樹照。

圖九是側面最佳觀賞面樹照。

圖十是2015年春重剪剛萌新芽時樹照。

嶺南盆景成型不易,刀刀見真功。經17年的培育,作品成型。由於杆身極具書法中的行筆意趣,

偶讀唐·韋續《書訣墨藪》:“作一牽如百歲枯藤,作一放縱如驚蛇入草。又見”《宣和書譜·草書七》:“若飛鳥出林,驚蛇入草。悟其味。故定名為【驚蛇入草】

注:原文標題:

——《驚蛇入草的成型軌跡》

鳴謝:感謝曾憲燁老師授權發佈!

嶺南盆景公眾號編輯,轉載請注明出處。

ID: lnpjsj

想要閱讀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關注《嶺南盆景》微信公眾平臺: lnpjsj ,分享最有價值的盆景文化。小編微信: lnpj178 歡迎投稿、留言參與交流。

圖六是2013年進行局部修剪時樹照。從13年開始每年春秋二季可修剪一次。但不能每次都是全脫葉的重剪,對一些弱枝、有待增強的枝可不剪,促使各枝托同步成型。

圖七是2014年春重剪時樹照。作品基本成型並達到心目中的成型效果

圖八是2014年秋上觀賞盆萌芽後正面樹照。

圖九是側面最佳觀賞面樹照。

圖十是2015年春重剪剛萌新芽時樹照。

嶺南盆景成型不易,刀刀見真功。經17年的培育,作品成型。由於杆身極具書法中的行筆意趣,

偶讀唐·韋續《書訣墨藪》:“作一牽如百歲枯藤,作一放縱如驚蛇入草。又見”《宣和書譜·草書七》:“若飛鳥出林,驚蛇入草。悟其味。故定名為【驚蛇入草】

注:原文標題:

——《驚蛇入草的成型軌跡》

鳴謝:感謝曾憲燁老師授權發佈!

嶺南盆景公眾號編輯,轉載請注明出處。

ID: lnpjsj

想要閱讀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關注《嶺南盆景》微信公眾平臺: lnpjsj ,分享最有價值的盆景文化。小編微信: lnpj178 歡迎投稿、留言參與交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