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部戲的兩個時空

編者按:《繁花》的創作團隊以年輕人為主, 青年評論者如何評價年輕團隊的這次創作呢?小說中1500多個“不響”是其特色, 然而這亦是改編的難點, 小說“不響”, 那麼舞臺劇到底響不響呢?

李 然 |高校教師

廣受關注的《繁花》第一季, 近日在美琪大戲院亮相。 製作方也頗花心思, 開場前可以領上海小零食, 演出間歇還可以喝一杯麥乳精, 都是為了營造年代感, 喚起觀眾的回憶與情懷。

實事求是地說, 創作團隊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原著體量巨大, 一部戲自然不可能全部涵蓋。 現有的結構雙線並行, 展現兩個時空, 人物與故事輪廓清楚。 舞臺呈現的質感值得稱道, 舞美設計尤其影像背景是很大的亮點, 不搶戲, 同時別具風格, 可以說為整個作品的審美加分不少。 音樂也好, 重點段落的情緒推進到位(雖然謝幕歌曲有些出戲)。

上海話貫穿全劇, 對外地觀眾來說會有接受困難,

但這本就是原著特色, 也有效增強了舞臺故事的現實感和風格化;或許正是因為說方言, 演員的表演也鬆弛自然。 當然有些段落的處理和節奏或可商榷, 但總的來說這是一出值得買票去看的戲。 有原著的文學魅力, 有當代劇場的手段, 有鮮明的地域風格, 有清新流暢的舞臺呈現, 描摹出這座城市的滄海桑田, 以及城市中人物的命運變遷, 確實引起觸動和感慨。 走出劇場, 很想再去讀一次原著。

獨孤島主 |影評人

這一版話劇強調了小說中的哀愁部分, 試圖通過平行時空產生對照, 可以看出非常鮮明的導演風格, 投影中對“時間”本身的流動思考, 頗具備點睛氣質。 缺點在於人物造型上的錯漏和細節錯誤,

以及演員對以普通話思維結構的劇本從滬語在地性(locality)角度應有的靈活轉換尚存欠缺。

思 齊 |文化類新聞記者

小說改編戲劇經常容易陷入兩難。 雖然戲劇可以借小說的底子, 借小說家設置起承轉合、悲歡離合的反復思量, 幫助編劇天然省卻很多力氣。

但戲劇如果困囿於小說原有的情節故事, 只是將小說中的情節原樣搬上舞臺, 則編劇只是小說作者的一層代言, 無法體現戲劇的獨立性。 但如果另起爐灶, 精神氣質脫胎於作品而情節做大改動, 容易因太過脫逸而受人質疑。 如何在這“同與不同”中體現舞臺不同與文字的魅力, 則更體現導演和編劇的功力。

舞臺劇《繁花》的改編採取了比較穩妥的辦法, 較忠實地再現了原著中的情節脈絡與精神氣質。 文本中原本造成一些讀者閱讀障礙的滬語, 在舞臺上的呈現令人驚喜, 小說中散於各處的細節, 也有了比較好的歸納整理。 只是小說最終以神聚形, 散而不亂, 龐雜豐富的人物和命運彙聚於終結處, 言未盡而意已出,

此中真意, 讀者可以在閱讀的餘味中蕩漾感慨。 而如今的舞臺劇《繁花》只有一季, 見於瑣碎而未能現全章, 雖有一些小說的韻味, 但作為獨立的戲劇而言, 終究有不少遺憾之處。

郭 瀏 |文學評論者

將小說改編為話劇本就是件為難的事, 更有原著珠玉在前, 看之前著實為舞臺劇《繁花》捏把汗,但觀看完首演,我以為舞臺劇《繁花》的改編可以說交上了一份扎實工整的答卷。

最工整便是劇中臺詞,可謂無一字無出處,都來自於原著小說。小毛娘勸小毛去相親,說著說著突然哭起來,“一輩子為人家做牛做馬,有啥意思呀”;姝華見蓓蒂家住進外人,感慨“悲傷當娛樂,一半喜劇,一半悲劇”……每個人物的臺詞都極為貼切,加上滬語的節奏感、分寸感,人物便在臺上立住了。

舞臺劇《繁花》也如小說一般,採用了60年代和90年代交叉敘事,但舞臺劇的改編更多地把相似的兩個片段拼接到一起,以此突出兩個時代的差異,人物命運的不同,可見編導對原著的理解。60年代滬生、阿寶等人為小毛過生日,緊接著90年代阿寶等人為李李過生日,前者引出了姝華,後者引出了李李;90年代徐總與汪小姐偷情,之後便是60年代銀鳳與小毛偷情,一樣的欲望,前者輕浮,後者沉重。

舞臺中心的大圓盤解決了小說改編為舞臺劇時的許多空間限制問題,轉動起來可以360度地展示飯局中每個人的“表演”,可以讓人物從高乃依路走到莫里哀路。而如何更充分地利用大圓盤,依然是值得編導繼續思考的地方。

安 娜 |導演

在觀看《繁花》舞臺劇之前,早已聽聞原名小說,可惜一直未有機會拜讀。直觀感受是,舞臺劇版本的敘事較為駁雜,故事線索與登場人物眾多,看到下半場才慢慢厘清人物之間的關係和事件。以人物群像為主要描寫對象,歷史變遷為背景的文本架構對主創團隊的工作而言具有一定難度,在場景轉換和年代跨越方面巧妙運用了投影及轉檯來呈現時空的快速流轉,但個人感覺投影運用過多了一些,轉檯的使用更多是人物心理空間的營造,時代大背景的變遷未能體現充分,音樂風格過於繁複,總體的敘事語彙似乎不夠統一。對於人物之間微妙的情感關係與內心情感暗流的含蓄呈現,是我對於演出的期待,但目前還有點遺憾。

郭冰鑫 |編劇

知道《繁花》要改編成舞臺劇的時候,我便充滿了期待。如果不考慮原著小說,舞臺劇《繁花》算得上乘,在故事編排、演員表現、舞臺設計、音樂和多媒體等方面均無減分項。但作為改編作品,劇情的取捨和人物塑造上的各種選擇,必然體現著劇作者對“繁花世相”的理解。不得不說,故事越是走到下半程,那種“獨上閣樓,最好是夜裡”的“不響”便越是不見了。不可說、不高興說、說不得的那些事體,全暴露在下半場那個轉動的圓盤上。

當李李躺在音樂急促、燈光迷亂的席夢思床墊上,翻轉、挺身,甚至胡亂踢腿著痛苦哀悼她的過往時,我感知到李李這個人物正在崩潰,因為她身上最具魅力也最具上升感的部分沒有了。就連身邊沒有看過原著的朋友都困惑起來,原著裡真有這樣的情節嗎?老實說,原著中有,李李說的臺詞也基本截取了原話,可這場戲就是不對勁,翻開原著我才找到答案,原來李李訴說到最痛切時,作者金宇澄給的,是兩大段之間的一個空行。

從劇作角度出發,至少不該表現得這樣淺露。那個在舞臺上露著白腿拼命掙扎的女人,不是李李。阿寶在身邊,她不會以這樣的情緒和盤托出自己的過去,她反而應當是調侃,調侃繃不住了,才流了淚,那才是半驕傲半悲切的李李。阿寶呢?阿寶在舞臺上過度心痛的反應也不對。他是個心裡通透又不作聲的男人,心疼也是心疼的,但他也是要用調侃去化開的,因為他還沒準備好把自己也和盤托出。

說到底,這男女都不是痛斥人生的人,對過去沒有激烈的恨,亦沒什麼好後悔的。過去再不堪,回首也是傳奇,抑或一部可以邊調侃、邊流淚的電影,製作還不怎麼精良的那種。所以,不堪又怎樣呢?大家都是普通人,總得找個角度繼續過日子去。《繁花》第二季,希望能在舞臺上看到這種柔軟的力。

張攸蔚 |戲劇愛好者

時空轉換,劇情交錯,因為看過原著,感到毫無壓力,我這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聽到滬語很是親切。繁花似夢,落花流水,舞臺劇讓我比看書的時候更深刻地感受到這部作品的悲涼、傷感,看到姝華從吉林逃回上海,人已經瘋了,這一段我哭了。“我不禁要問”在原著中出現較多,是滬生的口頭禪,劇中滬生只講了兩次,有沒有可能在劇的前面部分多增加這句,可以更好地豐富滬生這個人物,也讓觀眾印象深刻。由於時代變遷,上海很多房子拆了,很多工廠關了,很多人散了,感謝主創在舞臺上為我們構建了過去的上海,追尋遺忘的記憶。期待金老師的原著繼續得到拆解與改編,期待下一季的《繁花》。

王非一 |編劇

因為十分喜歡這本小說,所以一直以來對這部同名舞臺劇非常關注。觀看完以後,從個體經驗出發,實話說,我得到了不錯的劇場體驗。尤其是姝華在談起蓓蒂,說“姐姐要做人”;滬生在火車上拆到來自姝華的信,“人生是一次荒涼的旅行”;隨著倒放的六七十年代視頻,演員出現站在轉檯上,黑色的疊影投映在底幕上,滿台的繁花落盡,逝者無追,《新鴛鴦蝴蝶夢》響起,演員謝幕……這些場面都令我數度熱淚盈眶。但當感動過去,開始用理性分析這部戲劇作品,我又不得不承認,這些感動本質上更多還是來自小說文本。

本劇的導演沒有按照現實主義的方式還原場景,而是採用更寫意的方法,將小說立體化了,迷幻感的音樂和由色調色塊等構成的投影,將六七十年代和90年代的躁動讓觀眾感同身受,構建出一種劇場詩意,這種導演的在場值得讚賞。

而劇本的改編方向,也許會有更好的選擇。現在的呈現來看,編劇基本依照小說時間穿插式的結構展開,但主線的選擇還是應該有所偏重,是展現式地呈現三兄弟的離合,還是表現時代對三個人的改變,抑或群像式地展現其他人物在三兄弟身上的心理投射,一旦確立了一個方向,都應當有側重點地找出情節線索和人物邏輯並加以建立,然後對每一場的規定情境細緻分析、深入刻畫。不論是情節線索或者情感線索,又或者是一種邏輯線索,都應當明確地展現,如此這般便不至於讓觀眾迷失。

現在的文本主題不是特別明確,片段的組合略顯隨意,導致故事是片段式的,人物是缺乏行動的。演員很難在不連貫的片段中表演,於是導致每次登場單純用狀態的不同來塑造角色。相較而言,三兄弟裡小毛這個人物稍顯落地,也許正是因為在現有劇情中他的支點是最多的:他和銀鳳的感情,有起因、有經過、有人物邏輯、有變化、有結果,他和母親的交流,和好友的交往方式,能構成規定情境,相應地,戲劇行動便得以建立。而反觀其他很多人物,演員則多少在塑造時有些束手束腳,他們不得不用一種“安全模式”,展現人物的狀態,而不是塑造一個人物。

2月2日,“海上青年戲劇沙龍”現場

看之前著實為舞臺劇《繁花》捏把汗,但觀看完首演,我以為舞臺劇《繁花》的改編可以說交上了一份扎實工整的答卷。

最工整便是劇中臺詞,可謂無一字無出處,都來自於原著小說。小毛娘勸小毛去相親,說著說著突然哭起來,“一輩子為人家做牛做馬,有啥意思呀”;姝華見蓓蒂家住進外人,感慨“悲傷當娛樂,一半喜劇,一半悲劇”……每個人物的臺詞都極為貼切,加上滬語的節奏感、分寸感,人物便在臺上立住了。

舞臺劇《繁花》也如小說一般,採用了60年代和90年代交叉敘事,但舞臺劇的改編更多地把相似的兩個片段拼接到一起,以此突出兩個時代的差異,人物命運的不同,可見編導對原著的理解。60年代滬生、阿寶等人為小毛過生日,緊接著90年代阿寶等人為李李過生日,前者引出了姝華,後者引出了李李;90年代徐總與汪小姐偷情,之後便是60年代銀鳳與小毛偷情,一樣的欲望,前者輕浮,後者沉重。

舞臺中心的大圓盤解決了小說改編為舞臺劇時的許多空間限制問題,轉動起來可以360度地展示飯局中每個人的“表演”,可以讓人物從高乃依路走到莫里哀路。而如何更充分地利用大圓盤,依然是值得編導繼續思考的地方。

安 娜 |導演

在觀看《繁花》舞臺劇之前,早已聽聞原名小說,可惜一直未有機會拜讀。直觀感受是,舞臺劇版本的敘事較為駁雜,故事線索與登場人物眾多,看到下半場才慢慢厘清人物之間的關係和事件。以人物群像為主要描寫對象,歷史變遷為背景的文本架構對主創團隊的工作而言具有一定難度,在場景轉換和年代跨越方面巧妙運用了投影及轉檯來呈現時空的快速流轉,但個人感覺投影運用過多了一些,轉檯的使用更多是人物心理空間的營造,時代大背景的變遷未能體現充分,音樂風格過於繁複,總體的敘事語彙似乎不夠統一。對於人物之間微妙的情感關係與內心情感暗流的含蓄呈現,是我對於演出的期待,但目前還有點遺憾。

郭冰鑫 |編劇

知道《繁花》要改編成舞臺劇的時候,我便充滿了期待。如果不考慮原著小說,舞臺劇《繁花》算得上乘,在故事編排、演員表現、舞臺設計、音樂和多媒體等方面均無減分項。但作為改編作品,劇情的取捨和人物塑造上的各種選擇,必然體現著劇作者對“繁花世相”的理解。不得不說,故事越是走到下半程,那種“獨上閣樓,最好是夜裡”的“不響”便越是不見了。不可說、不高興說、說不得的那些事體,全暴露在下半場那個轉動的圓盤上。

當李李躺在音樂急促、燈光迷亂的席夢思床墊上,翻轉、挺身,甚至胡亂踢腿著痛苦哀悼她的過往時,我感知到李李這個人物正在崩潰,因為她身上最具魅力也最具上升感的部分沒有了。就連身邊沒有看過原著的朋友都困惑起來,原著裡真有這樣的情節嗎?老實說,原著中有,李李說的臺詞也基本截取了原話,可這場戲就是不對勁,翻開原著我才找到答案,原來李李訴說到最痛切時,作者金宇澄給的,是兩大段之間的一個空行。

從劇作角度出發,至少不該表現得這樣淺露。那個在舞臺上露著白腿拼命掙扎的女人,不是李李。阿寶在身邊,她不會以這樣的情緒和盤托出自己的過去,她反而應當是調侃,調侃繃不住了,才流了淚,那才是半驕傲半悲切的李李。阿寶呢?阿寶在舞臺上過度心痛的反應也不對。他是個心裡通透又不作聲的男人,心疼也是心疼的,但他也是要用調侃去化開的,因為他還沒準備好把自己也和盤托出。

說到底,這男女都不是痛斥人生的人,對過去沒有激烈的恨,亦沒什麼好後悔的。過去再不堪,回首也是傳奇,抑或一部可以邊調侃、邊流淚的電影,製作還不怎麼精良的那種。所以,不堪又怎樣呢?大家都是普通人,總得找個角度繼續過日子去。《繁花》第二季,希望能在舞臺上看到這種柔軟的力。

張攸蔚 |戲劇愛好者

時空轉換,劇情交錯,因為看過原著,感到毫無壓力,我這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聽到滬語很是親切。繁花似夢,落花流水,舞臺劇讓我比看書的時候更深刻地感受到這部作品的悲涼、傷感,看到姝華從吉林逃回上海,人已經瘋了,這一段我哭了。“我不禁要問”在原著中出現較多,是滬生的口頭禪,劇中滬生只講了兩次,有沒有可能在劇的前面部分多增加這句,可以更好地豐富滬生這個人物,也讓觀眾印象深刻。由於時代變遷,上海很多房子拆了,很多工廠關了,很多人散了,感謝主創在舞臺上為我們構建了過去的上海,追尋遺忘的記憶。期待金老師的原著繼續得到拆解與改編,期待下一季的《繁花》。

王非一 |編劇

因為十分喜歡這本小說,所以一直以來對這部同名舞臺劇非常關注。觀看完以後,從個體經驗出發,實話說,我得到了不錯的劇場體驗。尤其是姝華在談起蓓蒂,說“姐姐要做人”;滬生在火車上拆到來自姝華的信,“人生是一次荒涼的旅行”;隨著倒放的六七十年代視頻,演員出現站在轉檯上,黑色的疊影投映在底幕上,滿台的繁花落盡,逝者無追,《新鴛鴦蝴蝶夢》響起,演員謝幕……這些場面都令我數度熱淚盈眶。但當感動過去,開始用理性分析這部戲劇作品,我又不得不承認,這些感動本質上更多還是來自小說文本。

本劇的導演沒有按照現實主義的方式還原場景,而是採用更寫意的方法,將小說立體化了,迷幻感的音樂和由色調色塊等構成的投影,將六七十年代和90年代的躁動讓觀眾感同身受,構建出一種劇場詩意,這種導演的在場值得讚賞。

而劇本的改編方向,也許會有更好的選擇。現在的呈現來看,編劇基本依照小說時間穿插式的結構展開,但主線的選擇還是應該有所偏重,是展現式地呈現三兄弟的離合,還是表現時代對三個人的改變,抑或群像式地展現其他人物在三兄弟身上的心理投射,一旦確立了一個方向,都應當有側重點地找出情節線索和人物邏輯並加以建立,然後對每一場的規定情境細緻分析、深入刻畫。不論是情節線索或者情感線索,又或者是一種邏輯線索,都應當明確地展現,如此這般便不至於讓觀眾迷失。

現在的文本主題不是特別明確,片段的組合略顯隨意,導致故事是片段式的,人物是缺乏行動的。演員很難在不連貫的片段中表演,於是導致每次登場單純用狀態的不同來塑造角色。相較而言,三兄弟裡小毛這個人物稍顯落地,也許正是因為在現有劇情中他的支點是最多的:他和銀鳳的感情,有起因、有經過、有人物邏輯、有變化、有結果,他和母親的交流,和好友的交往方式,能構成規定情境,相應地,戲劇行動便得以建立。而反觀其他很多人物,演員則多少在塑造時有些束手束腳,他們不得不用一種“安全模式”,展現人物的狀態,而不是塑造一個人物。

2月2日,“海上青年戲劇沙龍”現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