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合肥探索社會治理 共治共用增幸福

阿迪利安正在教小朋友們德語。 吳蘭 攝

中新網合肥2月5日電 (李長龍 吳蘭)35歲的阿迪利安來自德國, 在合肥學院擔任外教, 儘管在該校任教才一個學期,

但是他利用閒置時間到學校附近的海恒社區教小學生們德語。

“挺有意思的, 現在小學生們都有英語基礎, 所以教德文不是那麼難”, 記者近日見到阿迪利安的時候, 他正在社區教室教習友小學的學生們有關數字的德語。 他說, 和小朋友有良好的互動和溝通, 融入很好。

阿迪利安正在教小朋友們德語。 吳蘭 攝

阿迪利安中文、英語都說得很好。 他介紹, 來中國已經兩年半, 此前在青島、天津、石家莊都學習工作過。 到合肥學院當外教, 利用課餘時間, 教社區孩子們德語卻是第一次。

記者採訪獲悉, 包括安徽合肥在內, 很多城市中空巢老人、放假在家的孩子……對於上班族來說, 很需要“熱心人”彌補上班過程中家庭照顧中亟需的空缺。 因此, 如何從基層探索社區治理, 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通過鄰里互助共用, 讓群眾在暖溫中增加幸福指數, 成為很多基層社區探索創新的新課題。

社區裡, 留守兒童需要課業輔導, 青少年渴盼新科技知識,

空巢老人需要關懷探視……在高校裡, 眾多師生有盡己所能、説明他人、服務社會之心, 這裡有很好的“互補”可能, 因此搭起一座“互補”平臺尤為重要。 合肥市海恒社區以南豔灣居委會為試點, 建立社區大學生黨員培養實踐基地, 利用雙方的資源, 常態化、制度化、精細化地開展各項學習和志願服務, 來教育培養大學生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

阿迪利安就是社區和學校合作志願服務平臺上的的“熱心人”。 他告訴記者, 參與這樣的活動, 感覺很不錯。

社區居民正在自娛自樂。 吳蘭 攝

據瞭解, 海恒社區是2017年合肥經開區唯一試點“鄰里互助”公益項目的社區。 鄰里互助專案融合了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地域的居民參與, 引導新居民與祖居戶走出家門, 融入社區大家庭。

——舉辦“鄰里文化節”, 組織社區文藝志願者, 以發生在社區的鄰里故事、身邊感動人物等為題材, 自編、自導、自演文藝節目, 通過文藝的形式引導群眾培育勤勞節儉、崇德向善、遵德守禮、孝老敬老的社會風尚。

——建立“鄰里互助廣場”,

鼓勵居民將用不完的生活物品或舊物, 如童車、圖書、衣物、小家電等集中放置到社區廣場, 無償贈送給有需要的社區居民或進行置換。

——製作“鄰里互助卡”, 將願意參加互助活動的居民們的姓名、位址、電話、互助內容以樓棟為單位, 集中登記在一張卡片上, 便於居民們有互助需求時相互聯繫。

——設立“愛心互助群”, 在每個居民委員會設立互助群, 社區居民可將家中遇到的困難發至群中, 看到的社區居民和志願者可自願提供幫助, 較大困難也可由社區牽頭組織志願者幫扶。 在禦湖觀邸商業社區, 不僅成立了業主互助群, 熱心居民還成立了“愛敲門”、“力幫”等多支志願服務隊伍。

“群眾的需求就是我們的工作動力。 ”海恒社區黨委書記海道勇介紹, 2018年將進一步完善社區共建共治委員會,加強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發揮轄區高校、企業和各類社會組織的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深化“共建共治共用”的社區治理新格局,展現新氣象,實現新作為。

2018年將進一步完善社區共建共治委員會,加強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發揮轄區高校、企業和各類社會組織的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深化“共建共治共用”的社區治理新格局,展現新氣象,實現新作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