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的教授一般喜歡招什麼樣的研究生

美國的研究生, 提前掌握研究生導師的“喜好”也是十分重要的。 跟隨河北立思辰留學360來看看美國的教授一般喜歡招什麼樣的研究生, 一起來看看?

那如何才能讓導師感受到自己對科研的熱情呢?首先一個大前提就是自身要對科研保持濃厚的興趣, 這個條件幾乎是必須的。 很多歐美人對於科研的百分百的投入, 絕大多數都是由於對科研充滿了興趣。 當然這一現象也很好理解, 歐美人的生活選擇比較多, 很少因為迫於生活的壓力而去做科研。 當然, 這種思路是可以通用的, 你熱愛專研技術, 是你能不能做好研究的基礎, 你是否勤奮上進, 也是你做好研究的必備條件, 所有專業的導師都愛擁有這兩個優點的學生。

接下來就是考驗學生自身的科研能力, 要想滿足導師的要求, 在這裡也做出以下幾點分享:

有創造性。

科研本身是創造性工作, 而大多數人的都不具備很強的創造性。 如果在工作中能創造性的設計一些簡單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會非常出彩。 之前有個德國的學生, 雖然畢業已經10多年了, 畢業時候發表的文章也很少, 可是之前的系主任每次說起他都讚不絕口, 因為他總能把複雜的問題化繁為簡, 找出問題的本質所在, 並且設計出新的解決方案。 創造性對一個課題來說有非常高的價值, 因為它往往可以帶來新的思路, 不僅對個人的科研有幫助, 也能激發課題組其他人的靈感, 很容易帶來工作上的突破。

由此看出他們並不喜歡“書呆子”類型的學生,

他們在招生的時候最喜歡的是那種除了學習成績過硬, 還在其他方面有天賦特長的人。 比如領導力(社團發起人、領袖), 富有愛心(堅持參加慈善公益活動)的“精英苗子”。 這是一種綜合素質能力的展示, 也是錄取中除了硬體條件之外導師們會關注的一點。

我們中國學生向來是以讀書聞名的, 只要和數學有關的課程, 基本亞洲人成績都很不錯。 但是因為教育模式, 很容易讓別人以為我們是書呆子。 如果能在保證自己的硬實力條件下, 有別的社會活動來體現出綜合素質, 那國外的導師就會很喜歡了。

做事仔細。

這幾乎是做好科研的必備條件。 科研工作中包含大量的繁瑣工作, 從背景研究, 實驗設計和操作到資料獲取和分析, 都需要研究生很有耐心並且仔細地完成工作。 由於馬虎產生的錯誤, 可能會導致後期的工作全部失效。 因此很多導師經常要求學生每一步完成以後能double check, 確保準確性, 避免到頭來發現錯誤又需要返工。 而且做事情仔細的人, 很容易給人留下一種靠譜信任的感覺。

工作努力。

即使在歐洲這種及其強調 work-life balance 的地方,努力工作依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品質。去年有個學生回饋說,在整個課題組裡,他經常會在辦公室待到挺晚,有的時候連老闆和同事都會提醒他注意休息。每當他在組會中拿出很多成果的時候,老闆們都是非常開心的,接下來在給他寫工作推薦信的時候也特別強調努力工作這一點。拿USC來說,任課老師中有一位基礎教育之神稱謂的Gandhi Puvvada,這位元老師特別喜歡那種邏輯強,喜歡研究的學生,之前在USC讀研的學生說,他經常半夜一兩點或者四五點給學生髮郵件講某些HW的其他方法或者是考試的tips,他本身都是一個這麼勤奮的人,正所謂“臭味相投”,喜歡勤奮上進的學生也是理所當然的。

交流溝通能力強。

不得不說,科研工作者,不論中國人和外國人,相對來說與人交流的積極性會低一些(總體而言,並不是指全部)。書面交流能力是比較基本的,因為要寫文章發paper,所以文章寫得好的話,會比較加分。正是考慮到這一因素,一個科研組裡必會招一個寫作能力特別強的人,不過也不一定全是母語為英語的學生。很多時候這位寫作小能手就擔負起了全組的language edit的責任,對課題組的貢獻會非常大。接下來說是口頭交流能力,主要體現在平時開會,做報告等方面,大部分人都中規中矩。但是如果一個學生能做到總能提出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並且能激發大家一起討論,就會變得非常出彩。這需要扎實的專業背景,快速的反應能力,很好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強大的自信心做支撐,在中國學生裡比較少見。這項能力有希望給課題組帶來的另一個巨大好處就是科研合作。國外大學都是比較強調科研合作的,一起合作申請課題項目什麼的往往比較容易成功。

還有一點值得提的是你對學習是否有很強的渴望,也就是求知欲。

我在USC留學時的感悟就是,但是很多中國留學生一般不喜歡提問,要知道很多學科,例如理工科,如果開始的一個邏輯或者一個問題不理解,對後面的課堂品質是很有影響的。喜歡提問就是其實是一種鼓勵思考和參與的行為,所以美國導師喜歡愛提問的學生,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學生的學習更有自主性,也更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的原因。

瞭解了導師的“喜好”後,其實慧德留學最想表達的是,在留學申請中佔據最重要位置的PS創作,該如何展現你的這些優點。如果你能夠通過一篇PS,讓招生導師感覺到你的各項能力,那麼相信理想的offer一定不會錯過你的!

最後附上兩所學校在官網中明確給出的要求:

哥倫比亞大學:喜歡聰明開朗、樂於創新、善於思考、好奇心強,並且之前在所在的社區是領導者和思考者。而且他們在尋找不但學術上優秀,而且擁有哥大特色的學生,他們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講承諾,竭誠積極為改變世界而服務,同時擁有無限的求知欲。

普林斯頓大學:校方評價一個學生優秀與否的指標有4項:

1、頭腦品質,其中包括智商、學習能力、創造力等。

2、品格品質,其中包括責任感、價值觀、判斷力等。

3、為學校做出貢獻的能力。

4、未來在本專業和社區中起到領導作用的潛力。普林斯頓大學招生主任是這樣說的“我們招收的學生不僅僅是在教室裡學習好,而且都充分證明了自己有很好的個性、技能、興趣、藝術天賦、社區領導力、運動能力等。

很容易給人留下一種靠譜信任的感覺。

工作努力。

即使在歐洲這種及其強調 work-life balance 的地方,努力工作依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品質。去年有個學生回饋說,在整個課題組裡,他經常會在辦公室待到挺晚,有的時候連老闆和同事都會提醒他注意休息。每當他在組會中拿出很多成果的時候,老闆們都是非常開心的,接下來在給他寫工作推薦信的時候也特別強調努力工作這一點。拿USC來說,任課老師中有一位基礎教育之神稱謂的Gandhi Puvvada,這位元老師特別喜歡那種邏輯強,喜歡研究的學生,之前在USC讀研的學生說,他經常半夜一兩點或者四五點給學生髮郵件講某些HW的其他方法或者是考試的tips,他本身都是一個這麼勤奮的人,正所謂“臭味相投”,喜歡勤奮上進的學生也是理所當然的。

交流溝通能力強。

不得不說,科研工作者,不論中國人和外國人,相對來說與人交流的積極性會低一些(總體而言,並不是指全部)。書面交流能力是比較基本的,因為要寫文章發paper,所以文章寫得好的話,會比較加分。正是考慮到這一因素,一個科研組裡必會招一個寫作能力特別強的人,不過也不一定全是母語為英語的學生。很多時候這位寫作小能手就擔負起了全組的language edit的責任,對課題組的貢獻會非常大。接下來說是口頭交流能力,主要體現在平時開會,做報告等方面,大部分人都中規中矩。但是如果一個學生能做到總能提出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並且能激發大家一起討論,就會變得非常出彩。這需要扎實的專業背景,快速的反應能力,很好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強大的自信心做支撐,在中國學生裡比較少見。這項能力有希望給課題組帶來的另一個巨大好處就是科研合作。國外大學都是比較強調科研合作的,一起合作申請課題項目什麼的往往比較容易成功。

還有一點值得提的是你對學習是否有很強的渴望,也就是求知欲。

我在USC留學時的感悟就是,但是很多中國留學生一般不喜歡提問,要知道很多學科,例如理工科,如果開始的一個邏輯或者一個問題不理解,對後面的課堂品質是很有影響的。喜歡提問就是其實是一種鼓勵思考和參與的行為,所以美國導師喜歡愛提問的學生,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學生的學習更有自主性,也更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的原因。

瞭解了導師的“喜好”後,其實慧德留學最想表達的是,在留學申請中佔據最重要位置的PS創作,該如何展現你的這些優點。如果你能夠通過一篇PS,讓招生導師感覺到你的各項能力,那麼相信理想的offer一定不會錯過你的!

最後附上兩所學校在官網中明確給出的要求:

哥倫比亞大學:喜歡聰明開朗、樂於創新、善於思考、好奇心強,並且之前在所在的社區是領導者和思考者。而且他們在尋找不但學術上優秀,而且擁有哥大特色的學生,他們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講承諾,竭誠積極為改變世界而服務,同時擁有無限的求知欲。

普林斯頓大學:校方評價一個學生優秀與否的指標有4項:

1、頭腦品質,其中包括智商、學習能力、創造力等。

2、品格品質,其中包括責任感、價值觀、判斷力等。

3、為學校做出貢獻的能力。

4、未來在本專業和社區中起到領導作用的潛力。普林斯頓大學招生主任是這樣說的“我們招收的學生不僅僅是在教室裡學習好,而且都充分證明了自己有很好的個性、技能、興趣、藝術天賦、社區領導力、運動能力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