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逆向探親”成潮流 臨近春節不少年輕人接老人來西安過年

昨日, 在大唐芙蓉園西門外, 直徑約30米、高20余米的巨型大鼓花燈進入最後的調試階段。 記者王健 謝偉 攝

2018年春運拉開大幕。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

回家過年始終是一個無法抗拒的誘惑, 然而面臨買票難、返鄉成本高等現實問題, 不少在外地打拼的年輕人有了一個新選擇:接父母來自己工作的城市過年。

很多外地“銀髮族”因為子女在西安工作的緣故, 特別關注這座城市的變化, 臨近春節朋友圈裡的西安是那麼漂亮, 加之思念兒女, 他們很想來西安過年, 過一個最中國的大年, 他們將與成為“新西安人”的子女團聚, “逆向探親”的方式在西安漸成潮流。

“銀髮族”到西安

“逆向探親”

東北小夥小李在西安工作已經5年了, 學會了說陝西話, 習慣了吃麵條, 愛上了油潑辣子的他, 前年還娶了一位西安姑娘, 自己也成了“新西安人”。 2月2日上午, 小李在火車站接到了從東北老家來西安過年的父母,

這次已經不是他們全家第一次在異地過年了。 “我們兩口子都在西安工作, 到大年三十才能放假, 要是那會兒再往東北老家趕, 確實有些費勁, 而且在家待不了幾天又得急匆匆返回西安上班。 ”小李說, 因此父母親提前從老家趕來, 一家人提早團聚, 也好讓老人在西安過一個熱鬧的中國年。

“以前, 每年回老家過年都像打仗似的, 一家三口帶著大包小包, 人擠人, 還不一定能買到票。 ”在西安工作多年的周斌是四川人, 妻子是江西人, 女兒出生後, 他們每年都回老家過年, 對春運的艱難返鄉之旅有深切的體會, 有時, 夫妻兩人還要為到底回四川還是去江西鬧得不愉快。 這兩年, 他們在西安買了新房、搬進了新家,

於是決定請雙方父母到西安過年。 “4個老人現在身體都不錯, 出行不成問題, 而且趕在春運開始前就來到西安, 車票好買不說, 火車上也不擠。 今年西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環境好了, 變得時尚有魅力了, 抽空我們夫妻倆也帶著老人們到西安的各個景點轉轉, 讓他們也感受一下西安城的新風尚, 這樣既盡了孝道, 一大家人在一起還能過個團圓年, 兩全其美。 ”周斌說。

一家團圓感受西安變化

過熱鬧中國年

2月2日, 記者走訪中發現, 儘管有受訪者認為, “逆向探親”會讓年邁或不經常出門的老人在旅途經歷舟車勞頓, 自身的安全問題也難以保障, 而且一些習慣了家鄉風俗的年長者, 到了新環境, 面對新習俗, 容易產生陌生感,

因此還是年輕人趕著“春運大潮”回家團聚更現實一些。 但不少受訪者表示支持春節“逆向探親”, “這樣緩解了春運壓力, 還能花較少的錢而達到與家人團聚的目的, 而且老人到兒女所在的城市過春節, 還能體驗異地春節民俗。 ”

市民陳先生說, 最近西安城牆周圍及街道都佈滿新年元素和新年符號, 全新的西安城隨處散發著濃濃的中國年味, 他把這些平時用手機捕捉到的鏡頭通過朋友圈發出去後, 也勾起了不少外地的微信好友逛西安的欲望, 其中包括他遠在蘇州的父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