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80後會有下半場嗎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老道消息(laodaoxx )

作者:木村拓周

01

2014 年的時候我在老東家36氪工作。 年底會辦大會的時候, 我們做了個社交領域的分論壇,

把 NICE 的周首、same 的許旭恒和 Blink 的施凱文三個新晉社交領域創業者邀請了過來。

那個分論壇應該是整個大會裡最受關注的一個。 當時上半年智慧硬體的熱潮已經過去, 下半年最熱鬧的賽道是社交。 雖然微信已經統治了 IM, 但眼看著陌陌馬上要上市, 人們覺得社交似乎還有機會。

三位創始人都是 85 後, 年輕、睿智。 而且在那前後, NICE 對外宣佈了一年內的第三輪融資, 3600 萬美金;Blink 上線不到兩個月估值過億美金;比較低調的 same 也拿到騰訊領投的裡兩千萬美金 B 輪。

當時我坐在台下, 心想什麼時候也能成為這樣的青年才俊。

幾年後的今天, 再也沒有人聊社交了。 流量貴成狗, 搞到了也兜不住, 賺錢還死難死難的。 三位創業明星很快被大眾遺忘掉了。

我們喜歡看年少成名的英雄主義故事。 年齡、融資額和估值, 三個數位組合在一起, 隔三差五地提醒著普通青年, 你有多麼平庸。

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年輕的創業者被媒體和資本簇擁, 捧得太高, 反而可能摔得很痛。 17 歲的風口少女 CEO, 最後把公司裁空了, 自己去做微商、炒外匯、賣保健品。 要分 1 個億給員工的 90 後創始人, 賣情趣用品的 90 後女 CEO, 最後都沉寂了。

李想說過, 像他那樣輟學創業、年少成名已經不太可能複製了, 更合適的路徑是在一個成熟公司裡做到中高層, 帶著經驗出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今天回頭看過去這些年最成功的新一代創業者, 頭條的張一鳴, 滴滴的程維, 確實都是這個路徑, 而不是年少成名型選手。

然而, 被動或主動, 每一個被裹挾在這樣的浪潮裡的年輕人, 都很難完全不迷失。

我大學是念廣告的, 畢業前我的夢想, 一是當饒舌歌手, 二是去環時互動給杜蕾斯寫文案。 等到後來真的拿了環時的 offer, 又聽說幹互聯網才有前途, 為了財務自由, 夢想說放下就放下了, 不帶一絲猶豫的。

我至今仍很感謝我的上一份工作, 在視野和認知上對我的幫助很大。 但如果審視我當時的輸出, 我幹過很多蠢事。 比如因為主觀上很喜歡某個社交產品, 把一篇應該儘量客觀的報導寫得非常浮誇, 把一個剛誕生幾個禮拜的社交 App 誇成了中國的 Line, 等等。

那時候的我是一個 23 歲, 績點勉強過三, 統計學掛科, 最低一科能考 20 分, 幾乎沒有任何商業認知的應屆生。

就這麼個人, 逮著一個東西, 就指著它告訴全世界, 這就是未來, 這就是中國的 Line / Meerkat / Spotify / 迪士尼……而且我並無感覺不妥, 還自以為幫助了對方。

前幾天程苓峰寫了一篇《一個記者對一個亡者的交代》。 程苓峰當年在“中企”, 造概念、攢人頭、貼標籤, 把茅侃侃、李想、高燃和戴志康捧成了 80 後四大創業才子;現在悲劇發生了, 他也在反思, 當年滿心的豪邁, 今天變成滿腹的惶恐。

幸運的是時代變快了, 人們注意力分散了, 現在的創業者很難被推到當年京城四少的位置。 沒那麼高, 摔得也沒那麼疼。

我最近偶爾還會見到許旭恒。 因為之前去日本受到啟發, 他去年做起了線上抓娃娃機, 是市場上第一家, 結果幾個月後“被”踩中了風口, 跟進者無數。

我問他現在是不是賺大錢了, 他告訴我, 做一個不坑用戶的線上娃娃機, 根本不可能有外面報導的什麼 60% 毛利率, “那些在外面吹牛逼的大多是攪局的”。

因為共同朋友, 我最近也見了一下施凱文。 施凱文依然在做很有意思的事情, 聊天裡思路清晰, 自洽, 認知水準高。

兩個人都沒有因為大幅起落而動作變形。

茅侃侃的事情出來之後, 我給許旭恒發了個微信, “撐住啊, 壓力大多打打遊戲”, 他回我一串哈哈。 昨天我又給他發了條微信, 說我在寫篇文章, 說可能要提到你, 別介意。 許旭恒說, “趕緊寫完, 峽谷見”。

02

茅侃侃和韓寒這兩個 80 後代表是同一年輟的學, 都是 2000 年, 都是高一。

再早些時候接受“一條”的採訪, 他還覺得自己有些後悔浪費了太多時間寫雜文, 應該把時間和感情留給小說散文和電影創作。但要不是寫過那段時間雜文,韓寒後來拍的電影不會有那麼大的 80 後觀眾基本盤,甚至他未必有機會拍電影。

也不知道錢鐘書是不是真說過“二十歲不狂是沒有志氣,三十歲猶狂是沒有頭腦”這句話,但韓寒確實活成了這句話的樣子。當年說海澱區是“全國有名的迫害學生的源頭”的 80 後新銳標杆,如今 35 歲了,回過頭來勸你好生念書。

這種因為年齡增長帶來的反思,在李誕身上也能看到。

李誕 89 年生,末代 80 後。在文青前輩許知遠面前,他很坦誠地說他現在逼自己去迎合這個世界,“不要挑戰大多數人”,“做自己就掙不到錢”,“既然世界就是這麼運行的,那我也趕緊運行起來”,一邊運行還要一邊否定以前的自我。

80 後們,今天好像集體展現出了某種反思情緒。

過去兩年社交網路的兩大情緒,中產焦慮和中年危機,以前這都是專屬於四五十歲人的痛苦。但這些年 80 後提前接棒了,成了典型的“雙中”患者。

不是 80 後著急。80 後成長的這三十年裡,是最沸騰的三十年:80 年代下海潮,鄧爺爺 92 南巡之後又是一波高速增長,2000 年前後互聯網創業,08 之後的瘋狂樓市,15 年又是雙創熱潮又是 A 股神話。

隔三差五的造福浪潮讓人應接不暇。錯過了下海不能錯過股市,錯過了股市不能錯過樓市,錯過了樓市不能錯過樂視。都錯過了,就聽徐老師一句,all in 區塊鏈。

80 後的特殊在於,他們是第一代完整撞上了這麼些機會的人。

許知遠總是很難理解像李誕這樣的 80 後為什麼不反抗,為什麼對這個體制這麼順從,為什麼你們的笑容是“收縮性”的。其實很簡單,因為他是 70 後。

對於 6、70 後來說,他們是沒有選擇的,他們的痛苦和惋惜有著必然性。在他們成長的過程裡,集體主義碾壓掉了每個人的個人意志。這代人的反思會把痛苦歸結於體制,歸結於個體意志的被打壓。只不過有的人被打下去了,有的人像許知遠這樣,一直在反彈。

而更年輕的一代,比如 95 後或者 00 後,則像李誕形容池子那樣,“沒有包袱”。如韓寒那篇文章裡說的,“通過教育改變命運視窗期不會超過幾代人”。當 00 後成長起來的時候,階層的上升通道已經幾乎關閉,打破階層壁壘的希望會變得渺茫。這代人回首一生,可能會更多地把變數歸結為出身,起跑線決定了太多東西。

所以 60 後把痛苦歸結於體制,00 後把痛苦歸結為出身。只有夾在中間的泛 80 後這代人,經歷了中國社會最急速分層的階段之後,把痛苦歸結於自己的選擇。

這導致了 80 後的反思普遍是帶有機會主義成分的:一個一個機會就在眼前飄過,好像伸手就能夠著,但最後又一個都沒有抓住。這是一代人最大的痛苦來源。

但如果我們抽離開一點來看,所謂的機會,對一些人來說是改變命運的狹窄通道,對另一些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場遊戲。

今天回頭看茅侃侃最投入的兩次創業,Majoy 和萬家電競。前者說白了是國企改制的產物,愛航工業需要裝進一個新專案重煥生機,正好石景山政府在首鋼搬離之後要調整產業結構,正好選中了數位娛樂。而萬家文化 06 年借殼上市,這些年基本就只在幹一件事情,就是“重組”。電競更多是用來炒作概念的工具,當風口過去、監管趨嚴,價值也就不大了。

對茅侃侃來說是 all in,是能賭上性命的事情,對另外一些人來說不過一場資本遊戲。值得嗎?

最近的《無問西東》有幾句臺詞打動了一些人,“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麼,才能被愛”。

李誕老說“人間不值得”,我覺得創業才不值得。

03

許知遠和李誕在那期節目裡表現出了很多世界觀和人生觀上的差異。但碰巧倆人最喜歡的時代,都是六七十年代的美國。

二戰之後,嬰兒潮的人口紅利讓美國經濟加速,科技高速發展,人們對物質的追求、對消費的嚮往達到一個前衛所有的高度。那時候每個人的典型美國夢,是通過努力奮鬥,買一棟郊區的大房子,買新款的汽車和咖啡機,養一對兒女一隻狗。

但等到這代中產的孩子們長大之後,他們覺得這樣的美國夢太壓抑了。與此同時冷戰還在繼續,越戰還在打,族群的割裂正在愈演愈烈。

於是那代年輕人開始拒絕順從,反抗所有權威,掀起來一波又一波反正統文化運動,議題從黑人民權到反越戰等等。他們拒絕傳統意義上的努力工作,享受搖滾樂、毒品和性解放,為黑人民權和女性權益呐喊。

這代極端消極的年輕人被稱為“垮掉的一代”。但你看看他們十年、二十年後創造了什麼。

垮掉的一代代言人是 Bob Dylan,他捕捉到了這代人的心裡最敏感而微妙的共鳴,寫成了歌詞和詩歌。他的音樂影響了一代創作者,包括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樂隊和它的主唱。他還有個小粉絲跟著他的巡演滿美國跑,幾年後做了一家叫蘋果的電腦公司。

嬉皮浪潮在 80 年代消散,但那些作品影響了整個戰後嬰兒潮時代,從 50 年代到 70 年底出生的人,而這代人奠基了美國在文化、經濟全面碾壓其他國家的基礎。

你再看美國戰後嬰兒潮一代的社會背景:史無前例的繁榮經濟、狂熱的消費主義、中產階級焦慮嚴重……是不是跟今天的中國很像?區別是白人郊區大宅的美國夢,變成了一線城市學區房的中國夢而已。

過去幾十年,我們從集體主義中被解放了出來,80 後這代人看似有了無窮的選擇。但真的落實到社會裡,衡量這些選擇正確與否的尺規就那麼一把,就是看你成不成功。

今天去看 80 後四大創業明星,茅侃侃隕落,戴志康小成。高燃創業不行,被姚勁波和蔡文勝評價“屁股坐不住”,轉行幹投資去了。只有李想算是一名很成功的企業家。

但李想的成功太具有偶然性了。就像他自己說的,“趕上了時間視窗”,創業前幾年完全不懂管理,照樣年入千萬;08 年融不到錢,他跟茅侃侃聊天,提到“全部存款只有兩萬多塊錢了”,但照樣是用戶第一。

“只有成功他爸媽的意外懷孕,成功才顯得那麼可貴。”茅侃侃在自己的書裡這麼寫。

而如果這個社會定義的“價值”還是那麼單一,如果我們把那條獨木橋視作千軍萬馬唯一的出路,那我們無非是從一種顯性的、壓抑的集體主義,轉移到另一種隱形的、狂躁的集體主義。放在我們這一代面前的所謂選擇就是假選擇。

你說美國垮掉的一代,叛逆、吸毒、濫交,整得跟竹林七賢似的,有什麼值得吹噓?意義就在於一代人用行動上“離經叛道”來制衡了社會裡的價值單一,捍衛了獨立意識。今天我們還羡慕美國什麼呢,無非是人們活得多元化一些。

80 後、90 初們現在一天到晚佛系來佛系去,在社交網路上用保溫杯和枸杞啤酒自嘲,在現實生活裡被房價勒著脖子。知乎搜一下 80 後,靠前的提問都是“80 後未來在哪”這樣的。

就這樣吧,活明白了,混口飯吃得了,早發早移,人間不值得。好像一代人真的就這麼蓋棺論定了。

但你看凱魯亞克喪了三十多年,後來花一周時間寫出了《在路上》,激勵了幾代人。所謂“垮掉的一代”裡誕生了地球上最優秀的企業家,地球上最優秀的音樂家。我們自己能讓人間變“值得”。

80 後會有下半場的。

應該把時間和感情留給小說散文和電影創作。但要不是寫過那段時間雜文,韓寒後來拍的電影不會有那麼大的 80 後觀眾基本盤,甚至他未必有機會拍電影。

也不知道錢鐘書是不是真說過“二十歲不狂是沒有志氣,三十歲猶狂是沒有頭腦”這句話,但韓寒確實活成了這句話的樣子。當年說海澱區是“全國有名的迫害學生的源頭”的 80 後新銳標杆,如今 35 歲了,回過頭來勸你好生念書。

這種因為年齡增長帶來的反思,在李誕身上也能看到。

李誕 89 年生,末代 80 後。在文青前輩許知遠面前,他很坦誠地說他現在逼自己去迎合這個世界,“不要挑戰大多數人”,“做自己就掙不到錢”,“既然世界就是這麼運行的,那我也趕緊運行起來”,一邊運行還要一邊否定以前的自我。

80 後們,今天好像集體展現出了某種反思情緒。

過去兩年社交網路的兩大情緒,中產焦慮和中年危機,以前這都是專屬於四五十歲人的痛苦。但這些年 80 後提前接棒了,成了典型的“雙中”患者。

不是 80 後著急。80 後成長的這三十年裡,是最沸騰的三十年:80 年代下海潮,鄧爺爺 92 南巡之後又是一波高速增長,2000 年前後互聯網創業,08 之後的瘋狂樓市,15 年又是雙創熱潮又是 A 股神話。

隔三差五的造福浪潮讓人應接不暇。錯過了下海不能錯過股市,錯過了股市不能錯過樓市,錯過了樓市不能錯過樂視。都錯過了,就聽徐老師一句,all in 區塊鏈。

80 後的特殊在於,他們是第一代完整撞上了這麼些機會的人。

許知遠總是很難理解像李誕這樣的 80 後為什麼不反抗,為什麼對這個體制這麼順從,為什麼你們的笑容是“收縮性”的。其實很簡單,因為他是 70 後。

對於 6、70 後來說,他們是沒有選擇的,他們的痛苦和惋惜有著必然性。在他們成長的過程裡,集體主義碾壓掉了每個人的個人意志。這代人的反思會把痛苦歸結於體制,歸結於個體意志的被打壓。只不過有的人被打下去了,有的人像許知遠這樣,一直在反彈。

而更年輕的一代,比如 95 後或者 00 後,則像李誕形容池子那樣,“沒有包袱”。如韓寒那篇文章裡說的,“通過教育改變命運視窗期不會超過幾代人”。當 00 後成長起來的時候,階層的上升通道已經幾乎關閉,打破階層壁壘的希望會變得渺茫。這代人回首一生,可能會更多地把變數歸結為出身,起跑線決定了太多東西。

所以 60 後把痛苦歸結於體制,00 後把痛苦歸結為出身。只有夾在中間的泛 80 後這代人,經歷了中國社會最急速分層的階段之後,把痛苦歸結於自己的選擇。

這導致了 80 後的反思普遍是帶有機會主義成分的:一個一個機會就在眼前飄過,好像伸手就能夠著,但最後又一個都沒有抓住。這是一代人最大的痛苦來源。

但如果我們抽離開一點來看,所謂的機會,對一些人來說是改變命運的狹窄通道,對另一些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場遊戲。

今天回頭看茅侃侃最投入的兩次創業,Majoy 和萬家電競。前者說白了是國企改制的產物,愛航工業需要裝進一個新專案重煥生機,正好石景山政府在首鋼搬離之後要調整產業結構,正好選中了數位娛樂。而萬家文化 06 年借殼上市,這些年基本就只在幹一件事情,就是“重組”。電競更多是用來炒作概念的工具,當風口過去、監管趨嚴,價值也就不大了。

對茅侃侃來說是 all in,是能賭上性命的事情,對另外一些人來說不過一場資本遊戲。值得嗎?

最近的《無問西東》有幾句臺詞打動了一些人,“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麼,才能被愛”。

李誕老說“人間不值得”,我覺得創業才不值得。

03

許知遠和李誕在那期節目裡表現出了很多世界觀和人生觀上的差異。但碰巧倆人最喜歡的時代,都是六七十年代的美國。

二戰之後,嬰兒潮的人口紅利讓美國經濟加速,科技高速發展,人們對物質的追求、對消費的嚮往達到一個前衛所有的高度。那時候每個人的典型美國夢,是通過努力奮鬥,買一棟郊區的大房子,買新款的汽車和咖啡機,養一對兒女一隻狗。

但等到這代中產的孩子們長大之後,他們覺得這樣的美國夢太壓抑了。與此同時冷戰還在繼續,越戰還在打,族群的割裂正在愈演愈烈。

於是那代年輕人開始拒絕順從,反抗所有權威,掀起來一波又一波反正統文化運動,議題從黑人民權到反越戰等等。他們拒絕傳統意義上的努力工作,享受搖滾樂、毒品和性解放,為黑人民權和女性權益呐喊。

這代極端消極的年輕人被稱為“垮掉的一代”。但你看看他們十年、二十年後創造了什麼。

垮掉的一代代言人是 Bob Dylan,他捕捉到了這代人的心裡最敏感而微妙的共鳴,寫成了歌詞和詩歌。他的音樂影響了一代創作者,包括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樂隊和它的主唱。他還有個小粉絲跟著他的巡演滿美國跑,幾年後做了一家叫蘋果的電腦公司。

嬉皮浪潮在 80 年代消散,但那些作品影響了整個戰後嬰兒潮時代,從 50 年代到 70 年底出生的人,而這代人奠基了美國在文化、經濟全面碾壓其他國家的基礎。

你再看美國戰後嬰兒潮一代的社會背景:史無前例的繁榮經濟、狂熱的消費主義、中產階級焦慮嚴重……是不是跟今天的中國很像?區別是白人郊區大宅的美國夢,變成了一線城市學區房的中國夢而已。

過去幾十年,我們從集體主義中被解放了出來,80 後這代人看似有了無窮的選擇。但真的落實到社會裡,衡量這些選擇正確與否的尺規就那麼一把,就是看你成不成功。

今天去看 80 後四大創業明星,茅侃侃隕落,戴志康小成。高燃創業不行,被姚勁波和蔡文勝評價“屁股坐不住”,轉行幹投資去了。只有李想算是一名很成功的企業家。

但李想的成功太具有偶然性了。就像他自己說的,“趕上了時間視窗”,創業前幾年完全不懂管理,照樣年入千萬;08 年融不到錢,他跟茅侃侃聊天,提到“全部存款只有兩萬多塊錢了”,但照樣是用戶第一。

“只有成功他爸媽的意外懷孕,成功才顯得那麼可貴。”茅侃侃在自己的書裡這麼寫。

而如果這個社會定義的“價值”還是那麼單一,如果我們把那條獨木橋視作千軍萬馬唯一的出路,那我們無非是從一種顯性的、壓抑的集體主義,轉移到另一種隱形的、狂躁的集體主義。放在我們這一代面前的所謂選擇就是假選擇。

你說美國垮掉的一代,叛逆、吸毒、濫交,整得跟竹林七賢似的,有什麼值得吹噓?意義就在於一代人用行動上“離經叛道”來制衡了社會裡的價值單一,捍衛了獨立意識。今天我們還羡慕美國什麼呢,無非是人們活得多元化一些。

80 後、90 初們現在一天到晚佛系來佛系去,在社交網路上用保溫杯和枸杞啤酒自嘲,在現實生活裡被房價勒著脖子。知乎搜一下 80 後,靠前的提問都是“80 後未來在哪”這樣的。

就這樣吧,活明白了,混口飯吃得了,早發早移,人間不值得。好像一代人真的就這麼蓋棺論定了。

但你看凱魯亞克喪了三十多年,後來花一周時間寫出了《在路上》,激勵了幾代人。所謂“垮掉的一代”裡誕生了地球上最優秀的企業家,地球上最優秀的音樂家。我們自己能讓人間變“值得”。

80 後會有下半場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