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鄉風文明得改善 美麗鄉村更漂亮

中國要美, 農村必須美。 近日, 記者在東安鎮德安村發現, 該村公路沿線及人居住房牆上書畫著十九大牆體標語、“十德”牆體彩繪、界石雕刻、文化櫥窗等鄉風文明引導語, 其內容生動、寓意深遠, 成為村裡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要脫貧、想致富, 摒除思想陋習、改善人居環境、樹立文明鄉風是關鍵。 近年來, 該村通過“戶貌六改”房前屋後改造、治理農村紅白事大操大辦、完善村規民約、文化活動引領作用, 加強宣傳引導, 培樹先進典型, 狠刹不良風氣, 全村逐漸形成了勤儉節約、文明和諧的新風正氣。

村容整潔環境美

乾淨的村道, 清新的空氣, 村容整潔環境美。

近年來, 該村通過實施戶貌六改, 對全村進行了改路、改院壩、改陰溝、改廚房、改廁所、改臥室、改陋習, 解決了院壩不平、積水、房屋通風等基礎設施問題, 規範了生活設施及房屋周邊各種物品的堆碼, 各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全村日漸形成。

現在, 村級道路兩側綠樹成蔭, 清澈河水潺潺流動, 田野風光一覽無遺。 村民們可以到村服中心的文體廣場, 用健身器材鍛煉身體, 打打籃球, 跳跳廣場舞, 搞搞活動, 在乾淨整潔的大環境中, 人們心情愉快了, 鄰里和睦了,

鄉村也更美了。

“村裡環境明顯得到了改變, 村民們改掉了亂丟亂扔的壞習慣, 這讓我工作輕鬆了不少呢!”德安村環境衛生員劉興權說。

精神充實生活美

精神美則生活美。 解決人們存在的“思想荒蕪、習俗荒蕪、道德荒蕪”是精准脫貧鄉風文明建設重要的抓手。

“侍奉父母、敬重老人、辛勤勞作、勤儉持家、艱苦奮鬥、創新創業”德安十德榜上醒目寫著作為德安村民一定要做到孝道、忠義、仁愛、誠信等十個方面的要求。

“立新風、樹正氣;不賭博、無劣跡;講衛生、好風氣;環境美、有秩序;倒垃圾、不隨意。 ”德安三字經, 獨特的語言讓群眾入腦入心。

“為狠抓鄉風文明建設, 讓文化和道德淨化鄉風、促文明, 我們充分利用了村服中心、停車場、古樹觀光點和道路兩旁人居牆體,

進行了彩繪、標語噴制, 製作了文化櫥窗、文化牆等方式, 讓德安‘十德'、德安三字經、各種文明禮儀, 時時刻刻影響著村民, 讓他們受到薰陶, 入腦入心改變陋習。 ”德安村相關負責人趙剛介紹, 下一步, 村委一班人還會繼續以此為抓手, 大力推動鄉風文明建設, 促使村容村貌大幅提升, 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社會文明程度大大提升, 群眾生活陋習不斷根除, 精神面貌徹底改觀, 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村強民富產業美

從思想入手抓鄉風, 從產業入手促發展。

2017年, 是德安村整村脫貧成果鞏固之年, 全村以產業發展、危舊房改造、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治理為抓手, 實現了全村脫貧人口不返貧, 未脫貧人口有序退出。

據瞭解, 該村在鄉風文明治理下, 村民逐漸改變了“等靠要”思想, 按照農旅結合的總體思路, 以發展鄉村旅遊為主、傳統農業為輔, 以培育集體經濟為突破口, 探索土地使用管理方式, 實現主導產業帶動, 集體經濟示範, 全村整體發展。

“2017年, 我們村新增了大巴上森林人家3戶, 新增床位108張, 森林人家業主還改善了營業環境, 添置了設施設備, 旅遊事業正穩步推進。 ”德安村第一書記高桂芳告訴記者, 今年, 全村啟動了合作社運行管理, 已經完成了35畝(7800株)藍莓種植, 村民也在大力發展生豬、山地雞、中蜂、中藥材、乾果等種養業, 為2018年的農旅發展起好了步, 為全村產業發展得到鞏固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瞭解, 下一步, 該村將因地制宜, 大膽創新,進一步探索美麗鄉村建設新模式,以文明促鄉風,以鄉風促發展,力爭讓美麗德安更美麗。

大膽創新,進一步探索美麗鄉村建設新模式,以文明促鄉風,以鄉風促發展,力爭讓美麗德安更美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