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總規2035版已獲批,20年發展格局確定,三大懸念值得期待

近些天, 國務院原則同意《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 這將為上海未來二十年的城市發展指引道路。

實際上, 這總體規劃版本是基於之前發佈的《上海2040規劃稿》。

目前國務院批復了總體規劃, 但是各種規劃細節有待確定。

因此, 在上海城市總體規劃的幾大懸念, 依然有待揭曉。

第一個懸念:上海主城區究竟有多大

上海的主城區原則是外環線以內的中心城區+臨街外環線的主城片區。 關於主城片區, 肯定是包括了吳淞、川沙、莘莊、虹橋四個片區, 但是其他地區是否包括, 之前的定義都是模糊的。

上海城市的格局, 在這張圖上有所體現。

因此, 幾個地區是否為主城區是有懸念的, 它們是:

圖中分為了深粉色和淺粉色的部分, 深粉色的部分就是主城區, 淺粉色的部分, 究竟算不算主城區有待商議。

嘉定區的江橋南翔松江區的九亭、新橋、泗涇、洞涇閔行區的浦江、浦錦浦東新區的周浦、康橋、合慶、曹路

第二個懸念:上海的郊區城市是七個, 還是五個

在前面十年的規劃設計中, 上海的郊區新城一直是七個:臨港、松江、青浦、嘉定、南橋、金山、城橋。 但是在最近的一版規劃中, 新城變成了前五個, 金山濱海和崇明城橋變成了“核心鎮”。

上海城鄉體系規劃如圖所示。

圖中金山濱海和崇明城橋表示的形式相同, 比新城要小一些。

當金山濱海和崇明城橋被降格為“核心鎮”的時候, 很多人是表示不解的:崇明城橋降格有理有據, 但金山城區與奉賢南橋的差別甚小, 卻與崇明城橋差別較大, 如此分類有待商榷。

因此, 這裡的懸念可以簡化為, 金山城區, 最後定位究竟是新城, 還是(低一級)的核心鎮。

第三個懸念:東岸填海, 有沒有大手筆

上海沿海的海岸線一直在擴展, 實際上上海臨港地區的土地就是在淤積土地上增加出來的。 現在每年淤積的泥沙讓上海土地變大, 這對於土地不大的上海市一個契機。

因此一個懸念就是:上海東側每年增加的土地,

有沒有大手筆的建設計畫?

上海的土地利用如圖所示。

從上海的土地利用上來看, 建設用地的比例已經比較大, 對新增建設用地的訴求肯定是有的。

上海目前每年增加土地主要分佈在, 崇明區橫沙島東側、浦東九段沙、浦東南部沿海等幾個方面。

上海的岸線每年都會變, 只是在傳統的地圖上體現不出來。

上海東岸的土地, 一定是會增加的, 但如何利用, 將成為有一個懸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