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南通日報評論:高水準推進改革開放

在剛剛結束的省兩會上, 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參加省人代會南通團審議時, 殷切希望南通改革開放要高水準。 要大力推進“不見面審批”等關鍵改革舉措, 更好激發市場活力、優化營商環境、提高運行效率。 要充分發揮“一帶一路”交匯點區位優勢, 主動參與全球產業分工、資源配置。

近年來, 我市堅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發展的動力源泉, 蹄疾步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管服”改革、陸海統籌發展綜合改革試點等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 改革支撐發展的動力作用逐步顯現,

群眾獲得感越來越強。 我市積極策應“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揚子江城市群為龍頭的“1+3”功能區戰略, 拓展雙向開放新空間。

當前,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 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要通過深化改革來釋放新動能, 要通過擴大開放來集聚新動能。 當前, 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 需要解決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對外開放也需要進一步拓展空間、豐富內涵、放大優勢。 我們要深刻把握黨的十九大蘊含的改革精神、改革部署、改革要求, 堅決落實中央和省各項改革開放任務, 按照高水準的要求, 抓緊謀劃部署我市新一輪改革開放的任務和舉措。

要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重點在“破”“立”“降”上下功夫。 “破”就是大力破除無效供給, 用市場化、法制化手段推動化解過剩產能。 “立”就是大力培育新動能, 形成要素向新動能流動的機制。 “降”就是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 通過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要通過改革, 為有效供給騰出空間, 為企業發展注入活力, 推動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

要深化拓展“放管服”改革,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放管服”改革的實質是政府自我革命, 改革是否到位, 一個重要標準是看它能否為群眾生活及辦事增便利。 經過多年持續改革, 我市已經形成“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叫響全國的“放管服”改革品牌, “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取得新進展。

下一步, 要以構造系統科學的智慧化政務、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為目標, 深化拓展“放管服”改革, 深入推進“不見面審批、零缺陷服務、精准化監管”, 形成利於市場競爭的活力, 助推南通營商環境持續走在全省前列。

要緊扣“交匯點”, 拓展朋友圈。 更高水準“引進來”, 更大力度走出去。 充分利用我市靠江靠海靠上海、通江達海的優勢, 充分發揮“一帶一路”交匯點區位優勢, 突出建設上海“北大門”, 用好國家促進利用外資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 主動參與全球產業分工、資源配置, 支援建築、高端紡織等優勢產業走出去, 推動更多南通企業嵌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