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悅讀|班主任提醒:期末後家長最該關注這件事,比分數還重要!

和寒假伴隨而來的, 還有期末考試成績。 孩子成績好固然皆大歡喜, 可如果成績與孩子的付出不成正比, 我們又該怎麼做呢?

與成績相比, 成長永遠是第一位的

在看到孩子努力的前提下, 不要苛責、不尊重他的成績。 狂熱追求好成績的背後, 其實隱含著兩個已經被無數案例證偽的推理:

成績好→上好大學→好工作→好前途

成績差→上差大學(或考不上大學)→差工作(或失業)→沒前途

這個世界上, 人與人之間是存在一些差異的。

有的孩子擅長邏輯思維, 有的孩子擅長形象思維, 有的孩子對電子產品感興趣,

有的孩子對花花草草感興趣,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 也不可避免有自己的短板。

如果孩子確實盡力了, 在自己年齡段裡應該知曉的知識也都具備了, 再過分苛求, 比如最好只能考到班級第15名, 卻要求一定要考到前3名, 就不可避免會對孩子造成過剩的壓力。

成績背後的資訊, 如何分析透徹

一項調查資料顯示:80%的學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試中真正存在的問題, 85%的老師和家長對問題原因也沒有做到追根溯源。

那麼怎樣解讀期末考試分數, 才能挖掘出孩子的提升空間, 幫助他們進步呢?

找出丟分原因、擬定對策

原因1:對基礎知識、基礎概念、基礎原理的掌握不廣、不深、不透。

對策1:對題目涉及的相關知識點認真複習鞏固, 真正理解透徹。

原因2:對運用基礎知識、基礎概念解決綜合問題的技巧不會、不熟。

對策2:從一道題上升到一類題, 多做練習, 熟練掌握這一類題型的答題方法和答題要領, 真正融會貫通。

原因3:審題不仔細、計算失誤、考慮不周、碰到大題產生緊張畏懼心理等非智力因素。

對策3:有意識鍛煉自己應試技巧和應試心理素質, 保持平常心, 養成答題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

分析分數漲跌趨勢

單科成績:要把前後幾次成績縱向比較, 還要與其他同學成績橫向比較, 分析這門學科成績的發展趨勢:上升、下降還是振盪不定?

如果單科成績下降幅度較大, 要適時與孩子溝通, 找到內在原因(有較大面積薄弱知識點、技能點)和外在原因(對該學科缺乏興趣?臨場發揮適當?和該科老師的關係?)適時激勵孩子。

總體成績:把多次總體成績進行比較, 找到優勢學科、弱勢學科, 制定保優強弱的策略, 才會有提升的空間。

當孩子的總體成績劇烈下降時, 師長一定要重視這個信號, 這表明孩子學習不在狀態。

早戀、網癮、癡迷武俠言情小說、結識一些貪玩的朋友等, 都會令孩子分心。

這時我們要沉著冷靜, 不要強逼, 也不要刺探孩子隱私, 而是與之耐心、真誠交流, 讓孩子主動說出心理困惑, 和他們共同面對成長的苦惱。

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

孩子智力的幾個基本因素——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 這四方面的能力往往發展不平衡。

有的記憶力強而思維力弱, 有的觀察力強而記憶力弱。 從實際出發, 找出短板, 進行專項訓練(如空間想像力差可以多玩拼圖、積木等遊戲, 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就多多大聲朗誦)。

在少年時期及早發現問題, 可以幫助孩子未來智力全面發展。

如何回應孩子考得好與不好?

考得出色

可以給予適當獎勵, 雖然是為自己學習, 但好成績意味著付出了努力, 這種努力值得獎勵。 同時獎勵要在合理範圍內。

恰當的物質獎勵(如買一套孩子很久就喜歡的圖畫書)和精神獎勵(可以是一個溫暖的擁抱), 都會帶來積極的影響。

幫助孩子進一步優化學習方法, 問問孩子:同樣的分數,和別人相比,自己是否犧牲了更多的課外時間?

比如下面這個例子:小剛和小明期末考試英語都考了100分,但小剛每天需要花1小時複習,小明每天只需要花30分鐘,雖然最後成績是一樣的,但從投入與回報的比率上看,小明的學習效率明顯更高。

因為小剛每天集中一小時複習,小明則早中晚各花10分鐘複習,英語作為一門記憶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多次重複利於記憶,所以採用零碎時間分散複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得不理想,忌嘮叨、諷刺、挖苦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聽到諷刺、挖苦,往往會產生逆反心理。時間久了,就會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我媽總罵我笨,我是夠笨的。”

表面上看他們對外界的這些負面評論無動於衷,其實內傷很難醫治,兒童心理醫生觀察就發現,那些看起來無精打采、自卑內向的孩子,肯定是在否定批判的環境中長大的。

長此以往,孩子還會產生“抗藥性”,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說“我說什麼他都不聽”的原因。

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最需要的是理解、接納和幫助。回到最初那句話:不要因為追求成績而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只有孩子真正成長了,成績的提高才不再是難事。

來源 | 新校長傳媒

實習編輯 | 高雅

責任編輯 | 周繼鳳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小編推薦之年度十佳文章

問問孩子:同樣的分數,和別人相比,自己是否犧牲了更多的課外時間?

比如下面這個例子:小剛和小明期末考試英語都考了100分,但小剛每天需要花1小時複習,小明每天只需要花30分鐘,雖然最後成績是一樣的,但從投入與回報的比率上看,小明的學習效率明顯更高。

因為小剛每天集中一小時複習,小明則早中晚各花10分鐘複習,英語作為一門記憶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多次重複利於記憶,所以採用零碎時間分散複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得不理想,忌嘮叨、諷刺、挖苦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聽到諷刺、挖苦,往往會產生逆反心理。時間久了,就會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我媽總罵我笨,我是夠笨的。”

表面上看他們對外界的這些負面評論無動於衷,其實內傷很難醫治,兒童心理醫生觀察就發現,那些看起來無精打采、自卑內向的孩子,肯定是在否定批判的環境中長大的。

長此以往,孩子還會產生“抗藥性”,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說“我說什麼他都不聽”的原因。

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最需要的是理解、接納和幫助。回到最初那句話:不要因為追求成績而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只有孩子真正成長了,成績的提高才不再是難事。

來源 | 新校長傳媒

實習編輯 | 高雅

責任編輯 | 周繼鳳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小編推薦之年度十佳文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