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800億訂單堪稱及時雨 為了信譽中國軍工加班生產終挺過寒冬

上個世紀80年代, 中國是一個經歷了十年浩劫剛邁入改革開放正軌百廢待興的國家, 中央領導提出軍隊要忍耐, 於是一直吃著皇糧的軍工企業突然沒有了訂單, 需要自己找出路。 然而中國軍工選了自己堅守, 憑藉自己的力量贏得了800億人民幣的訂單, 挺過了最艱苦的歲月, 正是中國軍工人的堅持和積極進取, 才迎來近十幾年的武器裝備大爆發。

在中國軍工最艱難的日子裡, 兩伊戰爭爆發了, 這場戰爭足足持續了8年時間, 不僅造成了上百萬人的傷亡, 而且還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彈藥。 當伊拉克向伊朗發起進攻時發現, 自己速戰速決的願望破滅了, 雙方陷入拉鋸戰之中, 隨後伊拉克的彈藥庫存出現了告急, 急需彈藥的補充。 雖然伊拉克是石油富國, 但是照樣禁不起拉鋸戰的消耗。 而且伊拉克並沒有自己獨立的軍事工業, 打仗所用到的武器裝備,

無論是飛機坦克, 還是導彈, 甚至連一顆小小的步槍子彈都需要從國外進口。

為了解決彈藥告急問題, 伊拉克向中國訂購了一大批武器裝備和彈藥, 其中有上千輛坦克、自動高炮、導彈、轟炸機、戰鬥機、機槍和60億發子彈。 伊拉克之所以選擇中國軍工,

第一是中國給出的價格很公道, 第二是中國的子彈口徑型號可以同前蘇聯生產的AK系列步槍通用。

這一訂單對於處於寒冬的中國軍工來說簡直就是一針強心劑, 靠著這筆訂單終於挺過了寒冬, 為了及時向伊拉克交付, 生產武器裝備和彈藥的軍工廠幾乎是24小時連軸轉,

據說在春節法定節假日期間也在加班生產。 據不完全統計, 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共採購了中國800億人民幣的武器裝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