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些孩子代表湖南 要用武術拿下全國第一

本網訊:今年1月, 第八屆“中華文化小大使”文化藝術展示活動集體展演將在海南海口拉開大幕, 自2010年以來, “中華文化小大使”文化藝術展示活動已成功舉辦了七屆,

活動先後與巴基斯坦、美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德國、等80多個國家的駐華使館建立了常態化國際交流合作關係。

今年, 湖南區由《高中生》、《初中生》、《小學生導刊》和湖南教育新聞網承擔組織工作。 長沙縣回龍文武學校的孩子們將成為湖南唯一的一支武術代表隊參賽。

練武術的小女孩:受罰被打過手板 畢業還想接著練

1月26日, 長沙迎來了這個冬天的第一場雪。

早上5點多, 長沙縣回龍文武學校的王穎已經起床開始了今天的第一次鍛煉, 王穎覺得, 這個早晨特別的冷。

再過24個小時, 這個年僅9歲的女孩, 就要踏上南下海口的大巴車, 和其他23個小夥伴一起, 代表湖南參加第八屆“中華文化小大使”文化藝術展示活動集體展。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 王穎因為喜歡看電視節目裡的武術表演, 對武術產生了興趣, 被爸媽送到文武學校, 一邊學知識, 一邊練武術, 雖然是個女孩子, 但她的訓練量和男孩子相比, 一點也沒有少。

“每天都要練基本功、練拳、踢腿,

還要排節目。 ”王穎說, 雖然之前很喜歡武術, 但真正練習了, 才知道有多辛苦。 有一次, 因為沒跟上教練的口令, 她和另外幾個同學還被受罰打了手板, 這件事, 還一度讓王穎有點小委屈。

回龍文武學校是一所寄宿制學校, 有時候, 王穎也因為想回家, 會在一個人的時候, 偷偷流眼淚。 但練武的女孩子, 卻也有一股天生的倔強。

“我其實很理解我們的教練和老師, 我也希望從這裡畢業後, 武術也能繼續練下去。 ”王穎說。

2017年, 王穎還在澳門的比賽中, 拿下了全國第四名的好成績。

練武術的小男孩:爸媽比我更辛苦 比賽就是要拿第一

在20多個孩子中, 10歲的尹浩林成績算比較突出的了。 他拿過全國比賽的個人拳法第二名, 也拿過團體比賽一等獎。

小學二年級的時候, 尹浩林被爸爸媽媽送到回龍文武學校, 因為練武術, 尹浩林崴過腳, 經常有擦傷, 上個星期, 還自己把自己的手指頭劃傷了。 但小小的尹浩林身上, 似乎有用不完的能量, 他說, 練拳法, 我不怕, 練兵器, 我也不怕。 “我覺得爸爸媽媽比我更辛苦, 他們賺錢其實都是花在了我身上。 ”尹浩林說。

尹浩林的爸爸在外開貨車, 媽媽在一個工廠打工, 尹浩林從小就獨立、堅強, 並且“不怕事, 很懂事”。

跟武術結緣, 讓尹浩林也對武術有了新的看法, “很多人以為我們學武的就很調皮, 會打架, 但其實, 我們都很有規矩。 ”尹浩林說, “學習武術, 更多是強身健體, 來學校前我經常生病, 這兩年我連感冒都沒有過了。 ”

馬上要去海南參賽了, 尹浩林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拿第一。

“我們都是沖著拿冠軍去的, 只要參加比賽, 我們就都想當第一名。 ”尹浩林笑著說, “如果還有時間有機會, 我也想去海邊看看。 ”

練武術的校長:別人不敢去我去 自掏腰包備服裝

長沙縣回龍文武學校校長劉悟華, 從小習武,曾在廣州、上海等地接連出手各類散打賽,獲得多個冠軍。他在擂臺上有一種不怕傷、不懼痛、不畏死的精神,被稱為“鐵人”。

如今投身教育的他,希望把中華傳統的武術影響到更多孩子。

為了鍛煉學生堅韌的意志,劉悟華以身作則,寒冬酷暑每天堅持鍛煉,從不間斷。他給學生尋找榜樣,如霍元甲、黃飛鴻等,通過他們的英雄事蹟使學生獲得鼓舞和力量。他帶學生參加各種比賽,通過獲得優異的成績感激勵他們不斷前進。他還給學生編了一些練武時用的口訣,激勵學生以苦為樂,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靈魂。

“雖然大多數家長把孩子送過來讀書是為了讓他們把身體鍛煉好,但是通過練武培養起來的那種守時、自律、懂規則的習慣,以及堅韌、上進、不輕言放棄的品質,不僅有助於孩子們文化課程的學習,還讓他們的整體素養得到了提升。” 劉悟華說。

之前,劉悟華並沒有下定決心去參賽,但他發現,很多學校也因為有困難,有壓力,不願意去參賽。“我看大家都不去,那我反而就要挑起這個擔子。”劉悟華堅定地說。

這次去海南參加比賽的孩子,最大的11歲,最小的7歲。去之前,劉悟華除了選節目,盯彩排,還自掏腰包,給所有參賽的孩子買了定制的服裝、鞋子。由於海口參賽的地方離機場沒有專門運營的大巴,加上這次比賽要托運很多參賽用的長槍、大刀等展演道具,劉悟華只好包了一輛大車,準備連夜趕路。

而最讓劉悟華擔心的,就是學生的安全問題。

“去之前我買了很多暈車藥、暈車貼、感冒藥,還有一些零食、空調被。”劉悟華說,“既然出了門,我們就是拿第一。”

據瞭解,長沙縣十分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推廣工作,以“讓每位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個生命都自由綻放”為宗旨,積極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的推廣和普及。教育部已將武術列為助力國脈傳承的內容之一。目前,武術段位制試點已布點長沙縣的三十多所學校。

從小習武,曾在廣州、上海等地接連出手各類散打賽,獲得多個冠軍。他在擂臺上有一種不怕傷、不懼痛、不畏死的精神,被稱為“鐵人”。

如今投身教育的他,希望把中華傳統的武術影響到更多孩子。

為了鍛煉學生堅韌的意志,劉悟華以身作則,寒冬酷暑每天堅持鍛煉,從不間斷。他給學生尋找榜樣,如霍元甲、黃飛鴻等,通過他們的英雄事蹟使學生獲得鼓舞和力量。他帶學生參加各種比賽,通過獲得優異的成績感激勵他們不斷前進。他還給學生編了一些練武時用的口訣,激勵學生以苦為樂,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靈魂。

“雖然大多數家長把孩子送過來讀書是為了讓他們把身體鍛煉好,但是通過練武培養起來的那種守時、自律、懂規則的習慣,以及堅韌、上進、不輕言放棄的品質,不僅有助於孩子們文化課程的學習,還讓他們的整體素養得到了提升。” 劉悟華說。

之前,劉悟華並沒有下定決心去參賽,但他發現,很多學校也因為有困難,有壓力,不願意去參賽。“我看大家都不去,那我反而就要挑起這個擔子。”劉悟華堅定地說。

這次去海南參加比賽的孩子,最大的11歲,最小的7歲。去之前,劉悟華除了選節目,盯彩排,還自掏腰包,給所有參賽的孩子買了定制的服裝、鞋子。由於海口參賽的地方離機場沒有專門運營的大巴,加上這次比賽要托運很多參賽用的長槍、大刀等展演道具,劉悟華只好包了一輛大車,準備連夜趕路。

而最讓劉悟華擔心的,就是學生的安全問題。

“去之前我買了很多暈車藥、暈車貼、感冒藥,還有一些零食、空調被。”劉悟華說,“既然出了門,我們就是拿第一。”

據瞭解,長沙縣十分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推廣工作,以“讓每位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個生命都自由綻放”為宗旨,積極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的推廣和普及。教育部已將武術列為助力國脈傳承的內容之一。目前,武術段位制試點已布點長沙縣的三十多所學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