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揭秘:他把演講當做單口相聲來說,才換來了跨年演講的成功

羅胖說, 現在誰手機上沒有安裝《得到》APP都會感到羞愧;我想說, 現在誰要是沒看《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終身學習者。

俗話說得好, 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今天, 三爺冒充一下內行, 帶大家從“內行”的視角看羅胖是如何在《時間的朋友2017》跨年演講獲得極大成功的?

成功的演講, 只有一個明確目標

現在, 請回過頭想一想, 羅胖《時間的朋友2017》跨年演講的目標是什麼?

不信, 我們來看跨年演講結束之後《得到》的銷售資料。 2018年1月1日, 《得到》新註冊用戶120萬, 知識付費商品收入新增千萬, 廣告贊助收入你就自己想吧, 反正肯定不會少。

所以, 一個成功的演講者一定是一個賣貨高手, 羅胖是高級“賣貨”高手, 不是強買強賣, 不是自我吆喝、自賣自誇。

當你被內容和觀點深深打動時, 就會不自覺的下單, 當然此時你也不會覺得一本書99元、一個專欄199元有多貴……因為人的消費決策從來都不是理性驅動, 而是感性驅動。

一切從聽眾出發, 找准聽眾的胃口

演講高手與普通人準備演講的最大區別在於, 普通人總是急於打開電腦去製作PPT, 而高手則是從聽眾出發, 分析聽眾的需求點, 然後一針見血地說到ta的心坎上。

《時間的朋友2017》現場觀眾上萬人, 線上直播觀眾百萬人, 如何在4個小時演講中同時滿足這麼多人的需求?

只要稍微對《得到》APP的用戶加以分析, 我們就可以看到使用者都有這些特徵:年齡20歲至40歲之間, 渴望成功、時常焦慮、對現實生活不滿意、積極進取、關注經濟、願意花錢投資自己、喜歡嘗試並接受新事物。

從百度指數上看, 用戶的年齡以30歲至40歲為主:

所以, 我們在準備演講時一定要注意, 你不需要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只要滿足你想打動的那群人或那幾個決策人的需求就ok。

左腦邏輯清晰, 右腦情感觸動

為何有些人演講五分鐘, 台下的聽眾就埋頭看手機?而羅胖整整4個小時的演講, 卻讓現場萬名觀眾都聚精會神呢?

秘笈就是羅胖左腦和右腦都很發達,左腦用結構化思維確保整個演講主線邏輯清晰,右腦用視覺化思維和故事思維確保聽眾視覺和聽覺被吸引。

下面,我們來看羅胖是如何左腦和右腦並用的?

開場90秒抓住聽眾

《演講聖經》作者傑瑞.魏斯曼(Jerry Weissman〉指出,"一定要記得演講開場的重要性。若在前90秒失去聽眾,很可能一路輸到底,絕對沒有第二次機會修補第一印象。 "魏斯曼建議,演講者在開場時,宜採用向觀眾提出問題、提出鮮為人知或驚人的統計資料、述說讓人產生興趣的小故事等經典開場白,引起聽眾興趣。

羅胖作為演講高手,當然知道開場的重要性。這不,在《時間的朋友2017》開場白,羅胖就問了一個能夠讓所有人沉思的問題:“2017年,哪一天你認為很重要?”

然後分別以羅輯思維CEO脫不花作為職場女性代表、大學生入學作為新生代代表、中年油膩猥瑣男作為中年男人代表,基本上涵蓋了男性、女性,年輕人、中年人的關注話題,吸引住在場所有人的目光。

用一根線串起4個小時演講,確保演講結構清晰

羅胖在開場中拋了6個問題,然後分別用6個腦洞回答了這6個問題,“動車組腦洞”、“熱帶雨林腦洞”、“比特化腦洞”、“拔河腦洞”、“終點站腦洞”、“樞紐腦洞”。6大腦洞總時長約180分鐘計3小時,構成了跨年演講的主幹部分。

巴巴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裡提到:PPT和演講的兩大邏輯思維是演繹和歸納,羅胖都熟練自如。通過問題拋出答案,然後總結出6大腦洞的觀點,這個過程是演繹。再通過把6大問題6個回答匯總提煉成為6大腦洞,這個過程是歸納。

通過演繹充分說明和論證觀點,通過歸納總結和提煉核心關鍵字,這些基本的演講技巧確保了羅胖整個演講極其成功。

有笑點有淚點,有震撼有熱血

僅僅演講結構邏輯清晰,是遠遠不能打動聽眾的。一場成功的演講,要麼戳中你的笑點和淚點,要麼讓你震撼並且熱血澎湃。

羅胖在全程4個小時的演講中包袱不斷,時而讓聽眾發笑,時而讓聽眾沉思,時而讓聽眾震撼,時而讓聽眾振奮。

其實,三爺覺得這場演講更像單口相聲,只不過是正經的單口相聲,是有著賣貨目標的單口相聲。

絕對有亮點的輔助視頻

在整個演講中穿插了極其驚豔的視頻片段,以秒、分、時、天、月、年、十年、百年、千年為單位,與《時間的朋友》主題極其呼應。

成功的演講,總是給你意想不到的結尾

一場成功的演講,絕對不會是虎頭蛇尾,更不會以“謝謝”草草結束。羅胖在本次演講結尾中,用“人生演算法”解釋普通人的突圍之道。

“機會這個東西,咱們不能賣雞湯,能抓住的一定是少數人”,這是羅胖的結束語。相信現場的人都希望自己是那個少數人中的一員,每個人都想找到最能讓自己成功的“人生演算法”。

這樣的結尾,既給聽眾一些啟發,又讓聽眾陷入對自己人生的思考,確實高明!

幻燈片簡約設計加黃金局文案,讓二次傳播更快

在萬人規模的演講場地,幻燈片的簡約設計至關重要,要保證每個人都能看清,而且要保證手機拍攝清晰好在朋友圈轉發。這一點羅輯思維團隊做的很贊,而且他們不僅僅注重設計,更注重每一頁幻燈片上的文案。

整整4個小時的演講,展示了諸多的黃金局,這種黃金局不論是現場拍照還是電腦螢幕截圖,都適合在朋友圈轉發。

臺上一分鐘 台下十年功;台前一個人,台後一群人。

2018年1月1日淩晨,“時間的朋友”2017跨年演講落幕。這是羅胖一個人台前的4小時。更是一群人,台前幕後的整整一年。

2017年底,我做了一場線上個人品牌之路分享,記得PPT改了10稿,而這僅僅是1個小時面向100個聽眾的演講。《時間的朋友》2017是萬人的演講規模,全程4個小時不允許出錯,據羅輯思維訂閱號爆料,羅胖演講稿改了一稿又一稿,足足準備了3個月。

彩排間歇,羅胖獨自一人坐在觀眾席上,對幻燈片效果做最後檢查。

所以說,一場成功的演講,絕對不是抽獎式的機遇,而是千錘百煉的修行結果。

總結:在知乎上,黑羅胖的人很多,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讓他自己上臺演講4個小時試試看。準備一場10分鐘的成功演講,可能只要掌握基本的演講要領就可以實現;但是準備一場長達4個小時、萬人規模、時刻拽緊聽眾目光的演講,卻除了掌握基本的演講要領,更需要導演的策劃思維、相聲演員的幽默感、一流演員的表演實力、演說家的自信、藝術家的審美,最最重要的是把知識揉碎並且用一種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達給聽眾,這一點羅胖做的最到位。

秘笈就是羅胖左腦和右腦都很發達,左腦用結構化思維確保整個演講主線邏輯清晰,右腦用視覺化思維和故事思維確保聽眾視覺和聽覺被吸引。

下面,我們來看羅胖是如何左腦和右腦並用的?

開場90秒抓住聽眾

《演講聖經》作者傑瑞.魏斯曼(Jerry Weissman〉指出,"一定要記得演講開場的重要性。若在前90秒失去聽眾,很可能一路輸到底,絕對沒有第二次機會修補第一印象。 "魏斯曼建議,演講者在開場時,宜採用向觀眾提出問題、提出鮮為人知或驚人的統計資料、述說讓人產生興趣的小故事等經典開場白,引起聽眾興趣。

羅胖作為演講高手,當然知道開場的重要性。這不,在《時間的朋友2017》開場白,羅胖就問了一個能夠讓所有人沉思的問題:“2017年,哪一天你認為很重要?”

然後分別以羅輯思維CEO脫不花作為職場女性代表、大學生入學作為新生代代表、中年油膩猥瑣男作為中年男人代表,基本上涵蓋了男性、女性,年輕人、中年人的關注話題,吸引住在場所有人的目光。

用一根線串起4個小時演講,確保演講結構清晰

羅胖在開場中拋了6個問題,然後分別用6個腦洞回答了這6個問題,“動車組腦洞”、“熱帶雨林腦洞”、“比特化腦洞”、“拔河腦洞”、“終點站腦洞”、“樞紐腦洞”。6大腦洞總時長約180分鐘計3小時,構成了跨年演講的主幹部分。

巴巴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裡提到:PPT和演講的兩大邏輯思維是演繹和歸納,羅胖都熟練自如。通過問題拋出答案,然後總結出6大腦洞的觀點,這個過程是演繹。再通過把6大問題6個回答匯總提煉成為6大腦洞,這個過程是歸納。

通過演繹充分說明和論證觀點,通過歸納總結和提煉核心關鍵字,這些基本的演講技巧確保了羅胖整個演講極其成功。

有笑點有淚點,有震撼有熱血

僅僅演講結構邏輯清晰,是遠遠不能打動聽眾的。一場成功的演講,要麼戳中你的笑點和淚點,要麼讓你震撼並且熱血澎湃。

羅胖在全程4個小時的演講中包袱不斷,時而讓聽眾發笑,時而讓聽眾沉思,時而讓聽眾震撼,時而讓聽眾振奮。

其實,三爺覺得這場演講更像單口相聲,只不過是正經的單口相聲,是有著賣貨目標的單口相聲。

絕對有亮點的輔助視頻

在整個演講中穿插了極其驚豔的視頻片段,以秒、分、時、天、月、年、十年、百年、千年為單位,與《時間的朋友》主題極其呼應。

成功的演講,總是給你意想不到的結尾

一場成功的演講,絕對不會是虎頭蛇尾,更不會以“謝謝”草草結束。羅胖在本次演講結尾中,用“人生演算法”解釋普通人的突圍之道。

“機會這個東西,咱們不能賣雞湯,能抓住的一定是少數人”,這是羅胖的結束語。相信現場的人都希望自己是那個少數人中的一員,每個人都想找到最能讓自己成功的“人生演算法”。

這樣的結尾,既給聽眾一些啟發,又讓聽眾陷入對自己人生的思考,確實高明!

幻燈片簡約設計加黃金局文案,讓二次傳播更快

在萬人規模的演講場地,幻燈片的簡約設計至關重要,要保證每個人都能看清,而且要保證手機拍攝清晰好在朋友圈轉發。這一點羅輯思維團隊做的很贊,而且他們不僅僅注重設計,更注重每一頁幻燈片上的文案。

整整4個小時的演講,展示了諸多的黃金局,這種黃金局不論是現場拍照還是電腦螢幕截圖,都適合在朋友圈轉發。

臺上一分鐘 台下十年功;台前一個人,台後一群人。

2018年1月1日淩晨,“時間的朋友”2017跨年演講落幕。這是羅胖一個人台前的4小時。更是一群人,台前幕後的整整一年。

2017年底,我做了一場線上個人品牌之路分享,記得PPT改了10稿,而這僅僅是1個小時面向100個聽眾的演講。《時間的朋友》2017是萬人的演講規模,全程4個小時不允許出錯,據羅輯思維訂閱號爆料,羅胖演講稿改了一稿又一稿,足足準備了3個月。

彩排間歇,羅胖獨自一人坐在觀眾席上,對幻燈片效果做最後檢查。

所以說,一場成功的演講,絕對不是抽獎式的機遇,而是千錘百煉的修行結果。

總結:在知乎上,黑羅胖的人很多,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讓他自己上臺演講4個小時試試看。準備一場10分鐘的成功演講,可能只要掌握基本的演講要領就可以實現;但是準備一場長達4個小時、萬人規模、時刻拽緊聽眾目光的演講,卻除了掌握基本的演講要領,更需要導演的策劃思維、相聲演員的幽默感、一流演員的表演實力、演說家的自信、藝術家的審美,最最重要的是把知識揉碎並且用一種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達給聽眾,這一點羅胖做的最到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