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第三隻眼”幫著看 法治“大考”動真格

歲末年初, 我省綜合評價2017年市州推進依法治理情況——

觀潮

1月中下旬, 成都、達州、廣元等地相繼迎來了從北京趕來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20多名專家學者。

他們兵分數路, 趕往區縣鄉村基層, 對四川21個市的考核方案中專門新設立了“培養一批法律明白人”等法治扶貧“五個一”活動考核項。 第五考核組在巴中市看見, 該市2017年專門出臺《關於加強法治保障服務脫貧攻堅工作的意見》, 不僅對標部署“五個一”, 還廣泛開展貧困村企業“法治體檢”、項目“法治介入”、風險“法律跟蹤”等創新工作, 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

本次考核與評估發現, 有些此前發現的問題也有較大改進。

2017年依法治省暗訪工作與《四川省依法治省協力廠商評估報告》。 反復閱讀這本近200頁的報告, 他發現, “報告排名裡, 成都總分位列全省各市州第一名, 但一些分項指標的分數, 只排在中游。

”為此, 成都依法治市辦迅速制定工作清單, 對標補短。 “作為全國中心城市, 成都理應在法治建設中作出表率、走在前。 ”林旭說。

“對村民違反環境保潔等情況, 約定處以經濟罰款, 不合適, 需調整。 ”在川東北某市考核時, 考核組中的法制辦成員指出了村規民約中容易存在的問題:村委會是村民自治組織, 不是國家行政機關, 不具有行政處罰的權力。

省依法治省辦相關負責人指出, 儘管去年四川各地依法治省取得了很多成績和突破,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 新時代下, 與中央、省委的新要求相比, 與人民群眾對法治建設的新期盼相比, 依法治省工作還存在不少改進的空間。

考核組在檢查中發現, 有的領導幹部對依法治省工作全域性、基礎性的定位認識不足,

沒有形成將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的自覺。 有的地方和部門對依法治省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認識不到位, 沒有堅持不懈抓法治的定力和堅韌不拔抓法治的毅力。 有的地方基層法治工作不牢固, 存在上熱下冷“吊腳樓”現象, 特別是鄉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