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程式師的青春飯現象真實存在嗎?

走上學習程式設計, 甚至將來做一個程式猿的道路, 是曲折的。 在選擇走上這條道路之前, 親戚朋友也都提醒過我關於這個行業工作所存在的問題, 其中的一點就是所謂的程式師的青春飯現象。

我們先從青春飯談起, 判斷一個行業是不是青春飯的標準, 無非是歲月帶來的經驗和技能上的提升能否彌補甚至超越生理機能的下降。 而生理機能的下降是我們目前難以阻止的, 對於某些行業, 如電競, 體育, 這些都是公認的吃青春飯的職業, 生理機能的下降對於這些行業是致命的。 而反觀一些職業,

如教師, 醫生, 工匠等, 都是資質越老, 經驗越老道越值錢, 這些職業就與青春飯干係較輕。

青春飯談完了, 就該談程式師的青春飯了。 從很多人看來, 程式師是一個吃精力的職業, 和電競, 體育一樣, 加班加點, 沒有生活情趣, 從大部分人對程式師的戲稱「程式猿」就可略知一二(然而這一點我不敢苟同)。

再加上中國社會上存在的 30、40 歲以上的程式猿確實較少, 程式師這一職業也就「順理成章」的變成了一個青春飯職業。

就中國整個軟體行業來說, 從上世紀 90 年代第一批軟體企業崛起開始, 截止到目前, 20 年左右的時間過去了, 依然還處於一個起步階段, 市場上的人才以初中級居多, 所以有經驗的老程式師, 都因為業務的需要, 而轉向管理崗位。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 隨著軟體行業市場的成熟, 軟體公司每年的淨增長數量將會減緩, 同時伴隨著現在這一大批初中級程式師的成熟, 軟體公司的管理崗位將得到滿足。 於是會產生一大批安心敲一輩子代碼的, 真正的「老」程式師了。

包括引用所說, 造成程式師青春飯現象的原因有下列:

我國程式師這一職業相較於別的職業只是剛剛發展起來的職業, 市場上的程式師人才以初中級居多, 所以有經驗的老程式師, 都因為業務的需要, 而轉向管理崗位。

目前有很多程式師都是所謂的「體力導向型」的定位,

這當然是吃青春飯的, 若是程式師能做到以技術為導向型, 就自然與青春飯無關。 這就要求程式師自己能為此做出努力。

對於一個公司來說, 招收一個年輕可塑造的低薪程式師, 比一個年老經驗老道但不一定適合公司的高薪程式師有時可能付出的成本更低。

對於這個職業來說, 程式師的不斷湧入, 勢必會讓一些年老的程式師轉去一些更加高層的工作, 從而與所謂的程式師脫開干係。

所以結論便呼之欲出了, 程式師的親春飯現象是真實存在的, 但是一定會隨著行業的發展而不斷改善, 因為很難想像如此一個知識與技能密集性的行業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行業。 如今現象的出現不過只是行業發展中一定會出現的一個小插曲。

最後送給大家一個例子:

Guido van Rossum, Python 語言之父, 他認為自己是書呆子, 一個極客。 他 26 歲大學畢業, 45 歲結婚。 今年 2016 年 60 歲了, 有一個 14 歲的兒子。 他很艱難地下定決心, 在美國生活 20 多年, 卻仍然是永久居留身份。 他不是 Steve Jobs 或者 Mark Zuckerberg 那樣的成功企業家。 但他在 35 歲的時候創造了 Python 程式設計語言, 後來的事情遠遠超出他的預料。 而他現在是 Dropbox 首席工程師, 至今還在 Python 社區一線奮戰。

再送給大家一句話: 但行好事, 莫問前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