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中國東盟水產界精英青島研討 聚焦“海上絲綢之路”水產科教合作

齊魯網青島4月12日訊由中國海洋大學主辦, 東盟水產教育網路、中國—東盟海水養殖聯合研究與推廣中心、青島市人民政府、中國—東盟中心等協辦的 “中國—東盟水產教育網路校長論壇暨海洋與水產科技研討會”4月12日在青島開幕, 為期兩天。 來自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柬埔寨、老撾、緬甸等東盟國家20餘所科教機構、國際組織和中國高校的12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

這是青島地區首次舉辦的聚焦“海上絲綢之路”水產科教合作和推進“一帶一路”教育行動計畫的會議。

青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德平、東盟水產教育網路主席Sukree Hajisamae、中國-東盟中心秘書處代表周武先生、中國海洋大學于志剛校長出席開幕式, 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李華軍主持開幕式。 會議主題為“共商、共建、共用, 推動中國—東盟水產科教協同創新”。 與會代表圍繞主題, 將就水產教育領域的科教融合和國際合作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會議期間, 舉行了中國海洋大學與多所東盟高校的合作協定簽署儀式, 宣佈啟動東盟傑出青年科學家來華研修及可持續海水養殖技術國際培訓班, 以共同探討建立多方參與的東盟青年科技人才合作培養與科技聯合發展機制, 打造與東盟國家科教合作的新格局;召開了東盟水產教育網路2017年度工作討論。

據悉, 東盟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和優先地區。 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東盟國家是國際水產品生產和貿易的主要國家,

與中國在水產業、資源和貿易等方面存在著良好的互補性, 因此, 東盟國家對加強與中國的科技與產業合作具有迫切需求, 已成為命運共同體。 作為落實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關於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落實“一帶一路教育行動計畫”的有關工作部署, 本次會議的舉辦, 中國海洋大學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及與東盟國家良好的海洋合作夥伴關係, 將中國水產科技協同創新智慧與成功經驗推廣到東盟國家, 搭建起與東盟主要國家科教機構的合作聯繫網路, 對落實國家“一帶一路”、促進中國—東盟水產科教融合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背景材料:

“東盟水產教育網路(ASEAN-FEN)” 成立於2011年, 旨在促進成員單位在水產教育領域的發展和融合,

成員包括來自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尼、柬埔寨、緬甸、老撾、菲律賓的18所水產領域主要院校。 2016年, 另有4所院校成為東盟水產教育網路+成員, 中國海洋大學作為中國唯一的機構代表正式加入東盟水產教育網路+。 目前, 聯盟的主要活動包括定期組織國際水產會議、成員院校間師生流動、學生聯合培養和培訓以及合作開展歐盟地平線(Horizon2020)專案。 網址:www.aseanfen.com。

“中國-東盟海水養殖聯合研究與推廣中心”是中國外交部、財政部於2016年啟動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專案, 是第一批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項目(17個)中唯一一個與東盟國家開展的科技合作類專案, 中國海洋大學負責海洋藻類等科技合作與轉移、技術培訓等工作, 並獲國家科技部批准建立“海洋藻類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完)

並獲國家科技部批准建立“海洋藻類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