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做一個愛崗敬業的法律人

建立法律實習生制度, 暢通法學院到人民法院的“實踐之路”, 推動了法學教育與司法實踐的有效對接, 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法學院學習的是按照理性的邏輯寫就的法律教科書, 而現實生活中的案件卻是極其多元、鮮活的, 總是與法律條文不能嚴絲合縫。 我們學習的“紙上的法律”變成“實際運行中的法律”, 需要歲月的磨煉, 需要經驗的積累。 因而, 在成為合格法律人的過程中, “傳幫帶”是無法代替的路徑。

作為指導老師, 我覺得六個月來最大的體會就是教學相長。 在我們給予他們一定的實習指導的同時,

這些年輕的法律學子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工作激情和青春活力。

各位優秀法律學子是未來中國法治事業的接班人, 值此告別之際, 作為一名工作多年的法律同仁, 我初步總結了以下五個關鍵字, 以期共勉。

專業。 真實的案件審理是訴訟法與實體法的緊密結合, 需要來回穿梭於兩者之間。 民事審判的中心概念有二:一是認定事實, 二是適用法律。 前者是證據採信以及證明責任運營的過程, 需要程式法支撐;後者是形式邏輯三段論, 需要注意作為大前提的法條的每一個要件, 以及作為小前提的多樣性。 法律人和醫生之所以被稱為專業人士, 在於其專業性、在於其需要終生學習提升, 需要在學習訴訟法與實體法的同時,

學習宏觀一些的法理, 學習一些經濟學知識和外語, 這樣才有利於破解思維局限。

敬業。 不管自己的職業規劃是什麼, 一旦選定, 則應當忠實履行自己的職責。 任何的跌打滾爬, 都不會是徒勞的。 不願做小事或不願做事, 不願成為別人的手段或工具, 光想著實現自己理想, 都是不可能的。

勤奮。 做任何工作, 都需要眼勤、手勤、腿勤, 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勤奮中要注意動腦筋, 很多事如寫判決書, 由簡入繁易、由繁入簡難。 勤奮需要有勇有謀, 不使蠻力。

團隊。 個人的精力、能力終歸是有限的, 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 習總書記說過, 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 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 在推進事業發展中, 你的貢獻是不會被人忘記的。

健康。 智慧的腦袋需要強健的體魄為載體。 選擇一個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 既鍛煉身體, 又結交朋友。 健康和快樂互為表裡, 身體好了, 心情自然舒暢;身體不好, 心理也不會陽光。 保持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態很重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