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央一號檔:優先發展農村教育,推動優質學校輻射農村薄弱學校常態化

芥末堆2月5日訊,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 據悉, 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20個、新世紀以來第15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意見》強調, 要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 具體包括:

高度重視發展農村義務教育, 推動建立以城帶鄉、整體推進、城鄉一體、均衡發展的義務教育發展機制;

全面改善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 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

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

發展農村學前教育;

推進農村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支持教育基礎薄弱縣普通高中建設, 加強職業教育,

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

健全學生資助制度, 使絕大多數農村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把農村需要的人群納入特殊教育體系;

以市縣為單位, 推動優質學校輻射農村薄弱學校常態化;

統籌配置城鄉師資, 並向鄉村傾斜, 建好建強鄉村教師隊伍。

《意見》指出,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 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 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 造就更多鄉土人才, 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包括以下幾方面:

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 完善配套政策體系。 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 支援新型職業農民通過彈性學制參加中高等農業職業教育。

創新培訓機制, 支援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龍頭企業等主體承擔培訓。

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推動人才管理職能部門簡政放權。 推行鄉村教師“縣管校聘”。 繼續實施“三支一扶”、特崗教師計畫等, 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畫。 支持地方高等學校、職業院校綜合利用教育培訓資源, 靈活設置專業(方向),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遺傳承人等。

發揮科技人才支撐作用。 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鄉村和企業掛職、兼職和離崗創新創業制度, 保障其在職稱評定、工資福利、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權益。 深入實施農業科研傑出人才計畫和傑出青年農業科學家項目。

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 建立有效激勵機制吸引支持企業家、黨政幹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規劃師、建築師、律師、技能人才等, 通過下鄉擔任志願者、投資興業、包村包項目、行醫辦學、捐資捐物、法律服務等方式服務鄉村振興事業。

創新鄉村人才培育引進使用機制。 建立自主培養與人才引進相結合, 學歷教育、技能培訓、實踐鍛煉等多種方式並舉的人力資源開發機制。 建立城鄉、區域、校地之間人才培養合作與交流機制。 全面建立城市醫生教師、科技文化人員等定期服務鄉村機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