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史學界新近出版的哪部著作聚焦陳獨秀對近代中國出路的探索,值得一讀

2月1日, 徐光壽教授新著《“三次跨越”與“三個選擇”——陳獨秀對近代中國出路的探索》新書發佈會在上海社聯舉行。 來自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上海市社聯、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商學院、上海市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海軍醫科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與會開展研討。

上海抗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研究會會長、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張雲教授在發言中認為, 徐光壽教授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 深受徽派文化的浸潤, 又吸納了海派文化和馬克思主義主義理論精髓,

為人聰明勤奮, 大學階段即開始研究, 歷時三十年, 積累了大量的學術研究成果, 一以貫之加以研究, 終於成就這部研究陳獨秀的最新力作。

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剛認為, 該書選題很好, 突破了傳記和歷史研究的傳統做法, 把內容研究放在了第一位;該書從思想史角度實現了思想與行動的結合, 從中國革命史角度實現了個人與時代的結合, 從研究方法看, 該書以“三次跨越”和“三個選擇”作為主題切入, 引領全書, 史料扎實, 闡述深刻, 為黨史學會樹立了好學風。

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會長忻平教授認為, 徐光壽教授“三十年磨一劍”, 寫出了這一具有很高水準的專著。 無論在黨的創建、革命道路的選擇以及和共產國際的關係等方面,

黨史都繞不開陳獨秀。 在早期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過程中, 陳獨秀的地位和歷史貢獻十分重要。 今天對陳獨秀開展研究, 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丁曉強教授認為, 陳獨秀是中共黨史中特別重要的一個人。 他對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貢獻很大, 在中國共產黨建設過程中也展現出了政治魄力, 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傳播過程中更是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當然, 本書對1927年之後陳獨秀人生與思想的研究, 還需有所深化。

上海社科院中國學研究所副所長周武研究員認為, 陳獨秀研究難度很大。 這本書沒有寫成一部傳記, 而是選出陳獨秀最關鍵的“三次跨越”與“三個選擇”,

這也是陳獨秀一生中最光輝的歲月。 這部書引用的資料非常翔實, 闡述時又帶有綜述性質, 既有徐光壽教授個人對陳獨秀政治思想的理解, 也有陳獨秀研究的學術大全。 這樣的結合是一種比較新的嘗試。

徐雲根、楊宏雨、陳志強、李梁等專家學者針對陳獨秀研究中的疑點以及陳獨秀關於社會主義的思考、陳獨秀的青年思想等也進行了深入討論, 認為徐光壽教授的這本著作既有學術價值又有思想教育意義, 對於在思政課教學中講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講好中國為什麼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產黨和選擇社會主義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專家們經過研討認為, 本書史論結合, 以論為主,

全面梳理了陳獨秀早期政治思想的“三次跨越”的歷史進程, 深入探討了“五四”前後對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三大思想理論和政黨組織的選擇過程以及為什麼選擇、怎樣選擇和選擇的歷史意義等重要問題, 歷史脈絡清晰, 分析概括公允, 史料豐富翔實, 代表了陳獨秀研究的最新成果, 推動了國內陳獨秀研究、黨史研究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理論創新, 不僅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而且具有較強的育人導向, 對於廣大青少年尤其是當代大學生堅定“四個自信”, 不忘初心, 繼續前行, 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意義。

欄目主編:王多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笪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