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袁隆平30多年育出雜交水稻的這所學院,找滬上名校“借殼育才”

你可知道“雜交水稻發源地”在哪裡嗎?在湘西, 懷化職業技術學院的校門上用中英文清晰標明著, 這裡就是“雜交水稻發源地”。

青山綠水的校園裡, 國家首屆最高科技獎得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懷化職院工作30多年, 在懷化地區研發成功雜交水稻。 目前, 他還擔任著懷化職院的名譽院長。

雜交水稻從這裡走向世界, 但發源地卻面臨“人才赤字”現象, 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有點“入不敷出”。 懷化職業技術學院來滬尋求合作夥伴, 日前與上海交通大學“小手牽大手”, 依託名校資源“借殼育才”。

當前, 中西部地區城市“人才淨流出”比例較高, 比如每年高考考出去幾千人, 而回到家鄉就業的可能不足一成。 懷化市是湖南省最大的地級市, 人口500多萬, 但其所屬的13個縣市區, 目前仍全是貧困縣, 脫貧攻堅是當地首要任務。 而從地理區位看, 懷化作為一座生態中心城市,

位於湖南、湖北、重慶、貴州、廣西五省邊區, 幾乎就是長沙、宜昌、重慶、貴陽、桂林5城城市圈的“圓心”, 也被確立為湖南省輻射大西南地區的新增長極。 再過兩年, “米”字形高鐵樞紐體系將在此逐步建成。

處在黃金般的歷史機遇期, 懷化發展最突出的短板之一卻是人才不足。 作為上海交大黨委副書記, 朱健正掛職懷化市委常委、副市長, 他表示, 懷化一方面著力加大從重點高校人才招聘和引進力度, 另一方面通過爭取名校在懷化地區開放專升本教育教學, 多管道為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夯實人才基礎。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瞭解到, 和其他的人才招聘、柔性引進等方式相比, 通過專升本方式在懷化這樣的中西部地區定向招生和培養,

產生的這部分新生人才對於本地來說穩定性更強, 對當地產業支撐也更有針對性, 將有力助推全域脫貧攻堅。

為此, 上海交通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與懷化職業技術學院達成合作辦學協議, 共建“上海交通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網路教育懷化學習中心”。

自2018年起, 上海交大每年將為懷化地區適齡青年, 開放100個網路教育專升本名額, 意味著懷化學子享受名校優質教育資源增添了一條新通道。 據悉, 春節前後, 地處武陵山片區的懷化學習中心, 就將發佈招生簡章, 啟動2018年春季招生。

上海交大繼教學院院長陶正蘇表示, 這次的合作辦學所開放的理工類、行政類、管理類專業, 與懷化目前四大特色主導產業有緊密契合度, 讓懷化青年學子在家門口即可享有高水準大學教育, 乃至接入全國優質網路教學資源。 懷化職院院長王聰田則強調, 傳承名譽院長袁隆平的園丁精神, 服務懷化是懷化職院的重要辦學定位之一, 將把合作辦學辦出品牌、辦出特色,

實現“借智、借腦、借力”的目的。

據瞭解, 懷化職院70年來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5萬多名合格的畢業生, 其中紮根懷化的有3萬多人, 懷化市、縣鄉鎮領導以及各農業局、畜牧局大批管理人才和專家都是學院校友。 學院還培養和造就了以李必湖(著名雜交水稻專家, “野敗”發現者)、李玉才(北方棉花大王)、陳錦屏(我國第一位食品科學博士生導師)、鄧華鳳(雜交水稻專家,安農S-1選育者)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

欄目主編:徐瑞哲 文字編輯:徐瑞哲 圖片編輯:邵競 “野敗”發現者)、李玉才(北方棉花大王)、陳錦屏(我國第一位食品科學博士生導師)、鄧華鳳(雜交水稻專家,安農S-1選育者)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

欄目主編:徐瑞哲 文字編輯:徐瑞哲 圖片編輯:邵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