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職場裡的遊戲江湖,“套路”多得很!(2)

3.遊戲職場之業務提升

看圖找梗開腦洞,

寓工作於遊戲,生產爆款內容

養蛙不到24小時的女白領周小姐早上一睜開眼就登錄遊戲介面,想看看昨天吃飯吃了五個小時的蛙兒子現在在做什麼。 結果小屋空空如也,郵箱裡躺著一張明信片,打開一看是蛙兒子跟一隻戴著粉紅色圍脖的小老鼠在高速路邊的合影,貌似在進行一場具有美國西部狂野風格的公路旅行。

看了看一大早趕到花園裡杵著不走的蝸牛,她把兩張照片截圖轉發到朋友圈,並配文稱:“家裡的還在,你就到外面找了新歡,我的蛙兒子是不是劈腿了?”底下數十位好友歡樂點贊。

從事新媒體內容創業的她,近期的許多腦洞創意都是拜蛙兒子所賜,每天看圖找梗不亦樂乎,再創作成新媒體內容作為她的工作成果。 這樣寓工作於遊戲,在她的朋友圈裡已經是種常態,更像是一場線上的集體狂歡,生產出不少爆款文章。

“蛙兒子出門期間,玩家只能割草、查郵箱、招待它偶爾來串門的朋友,這種低互動的遊戲,既不耗費精力和時間,也沒有操作難度,更加不需要勒緊褲帶氪金,工作忙碌的白領們玩起來輕鬆自如。 ”周小姐說,身邊不少白領更是變身戲精,扮演起哀怨的父母,在蛙兒子的遊戲截圖寫上“崽啊你在外面有沒有餓著凍著”“兒行千里母擔憂”這樣的話語,發在朋友圈裡,“這些都是多麼有意思。

而這些有意思的東西,通通變成了自己筆下的內容,這不是更有意思麼?”周小姐說。

4.

遊戲職場之自我療傷

跟青蛙一樣獨自生活,

在“舉目無親”的大城市太寂寞

某物流公司的行政職員鐘小姐認為,沉迷養蛙不可自拔的風潮,原因是“大城市裡的上班族心裡太寂寞了”。 她以自己作為例子,“從家鄉獨自來到廣州闖蕩,我的日常生活就跟這只青蛙一模一樣,自己住,一個人坐車上下班、買菜做飯,週末就自己宅在家,躺在床上看書。 ”家人發小遠在幾個小時的飛行航程以外,彼此在生活中漸行漸遠,只能偶爾電話視頻問候。

在廣州除了同事和客戶沒有什麼熟人,戀愛要看緣分,“深夜裡常常有一種舉目無親的淒涼感,想養個寵物陪伴自己,可是租房子又沒有這個條件。

北上廣的奮鬥故事之所以被翻來覆去地創作,因為在這個時代,太多我們這樣的漂泊的人,在大城市裡的寂寞心情是共通的。 ”

因此,手機裡的這個蛙兒子,雖然高冷傲嬌不愛搭理人,卻被她視為一種減壓的陪伴。 “上班的時候心情煩躁了,遇到困難和委屈了,晚上在家無聊了,就打開手機看一看它在幹嘛,給它買買東西,想像一下它去旅行會遇到什麼樣的人,看到什麼樣的風景,這樣時間就比較好打發。 ”

在某民營企業從事財務工作的趙小姐也是一個蛙媽媽,她說,自己不喜歡競爭性強、快節奏的遊戲,畫面美、音樂好聽又帶有治癒屬性的遊戲就正中她下懷。

作為一名單身未婚女性,她覺得自己跟這只本質只是一條代碼的虛擬青蛙產生了感情,內心深藏的母性被喚醒,還啟動了自己的共情和同理心。

她說,自己不在老家的時候,母親跟她在當地的同學發小至今保持著密切的交往。 “有時候做了好吃的邀請他們來吃,或者週末幫他們看看孩子,我以前覺得她這個舉動很煩人,很怕打擾到別人,現在養了青蛙,才體會到母親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維繫著跟我的聯繫。 我不在她身邊,她接觸不到我的生活,只好把自己的關懷投射到我的朋友們身上。 可能過節我的小學男同學上我家吃餃子的時候,她的心裡話也跟這個遊戲的彈幕一樣——你跟我女兒到底什麼關係呢?有沒有戲呀?你都來了怎麼我孩子還不回家。

看到你就想到我自己的娃……”

5.

遊戲職場之享受關注

遊戲裡面的好處

是所有角色都喜歡你主動來找你

最近鍾情於玩《戀與製作人》的秦小姐,就職于廣州某出版公司。 她告訴新快報記者,自己的學歷、職業、個性和外表都普普通通,社交的時候也沒什麼自信,總是感覺沒有人願意和自己這樣沒優點的人做朋友。 進入職場以後,別人一些無心的舉動就會引起她的無限聯想和挫折,諸如聚餐叫外賣忘了她,同事拉小群聊天沒有她這樣的日常小事,都能讓她耿耿於懷。

“遊戲裡面的好處,就是所有角色都喜歡你,主動來找你,態度比真人好很多。 雖然知道這是虛擬的、事先設定好的劇情,還是不由自主想要沉溺其中,享受這樣的溫情和關注。 因為現實裡面,職場的環境太冰冷自私,什麼事情都公事公辦,人人都只會顧自己,不會去特意照顧別人的感受,有時候傷害了別人也無所謂,不太可能有人像虛擬角色那麼溫柔和耐心對待我,在這裡面不會遭遇到冷落和挫折。”秦小姐說。

因為現實裡面,職場的環境太冰冷自私,什麼事情都公事公辦,人人都只會顧自己,不會去特意照顧別人的感受,有時候傷害了別人也無所謂,不太可能有人像虛擬角色那麼溫柔和耐心對待我,在這裡面不會遭遇到冷落和挫折。”秦小姐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