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印洞朗軍事部署悄然升級?有人撩撥對抗

在經過了這個冬天之後, 進入春季之後, 洞朗地區會是什麼狀態?

這是中國人關心的問題, 也是印度人關心的問題, 同時極力希望印度能在南亞、印度洋方向進一步“遏制中國崛起”的國家也很關心這個問題。 如果這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能形成“角力”的狀態, 美日澳在太平洋一線會在壓力上減輕不少。

於是, 在這個時候, 美國人拿出了中印雙方近期在洞朗附近兵力調遣的衛星圖, 引起了新一輪關注和緊張氣氛。

部署戰機

去年6月至8月, 中印兩國軍隊曾在實際控制線附近的洞朗高地發生對峙。

雖然經歷了73天, 這場危機終於以和平的方式結束, 但從印度媒體的後續報導看, 印度人一直加強準備, 擔心在春天來臨後, 中國工程人員重新出現在這裡。

所以, 印度人在這一荒涼地區加緊部署軍力。 美國Stratfor戰略情報公司近日發佈的一組衛星照片顯示,

除了陸軍設施外, 印度加快了在這一地區的空軍力量部署。 當然, 中國方面也有相應動作。 Stratfor戰略情報公司的報告分析了洞朗周邊4個重要空軍基地, 兩個位於中方, 兩個位於印方。

衛星照片涉及的4個空軍基地分別是, 中國的拉薩貢嘎機場和日喀則和平機場, 印度一側的巴格多格拉機場以及雜湊馬拉機場。

報告稱, “這些照片可以確認, 印度和中國和都在謀求大範圍的戰略佈局。 ”照片顯示, 位於印度側的西裡古裡市巴格多格拉空軍基地, 以及雜湊馬拉空軍基地, 都在重新部署更強大的空軍力量。

雜湊馬拉空軍基地衛星圖

巴格多格拉空軍基地衛星圖

比如, 衛星照片顯示, 原本只裝備米格-27的雜湊馬拉空軍基地在去年11月出現了蘇-30MKI戰機的身影。 巴格多格拉空軍基地原本只有一些運輸直升機, 而雜湊馬拉空軍基地原本配備的米格-27攻擊機計畫在2017年底退役。

Stratfor戰略情報公司的報告稱, 洞朗對峙危機發生後, 印度空軍在這兩座機場增配了蘇-30MKI戰鬥機, 而蘇-30MKI是目前印度空軍的主力戰機, 很快將能夠裝備印度和俄羅斯合作製造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 具備攻擊地面目標的能力。

印度方面改變洞朗附近空軍力量的部署, 中方當然也會有所應對。 Stratfor戰略情報公司的報告稱, 從照片上看, 中國方面在拉薩和日喀則附近的空軍基地也部署了更強勁的空中作戰平臺。

【“中國方面可能進行更大規模的部署, 還會在這些基地部署更加先進的武器。 和印度不同的是, 中國在實際控制線附近沒有空軍基地, 只能將重點空中打擊力量放在這兩處機場。 ”】

拉薩貢嘎機場衛星圖

日喀則機場衛星圖

美國人根據衛星照片分析得出的結論是:拉薩貢嘎機場在去年10月曾出現了10架殲-10戰鬥機、5架殲-11戰鬥機以及2架空警-500預警機。此外,還出現了一些軍用直升機。日喀則機場也曾停放了大量戰機。

根據Stratfor戰略情報公司的統計,中方這兩個機場在去年10月時的戰機數量達到頂峰。與此同時,這裡的直升機數量也顯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還出現了空警-500預警機,以及紅旗-9地對空導彈,以及“翔龍”無人機。

美國人聲稱,“中國在洞朗對峙結束後立即大範圍升級了日喀則機場的基礎設施,包括12月中旬完成了一條新跑道的建設,以及一些其它的設施升級”。此後,在今年1月,日喀則機場就出現了大量戰機,包括殲-10、殲-11、米格-17直升機等多種機型。

積極信號

如今,作為新興經濟體的代表,也作為世界經濟增長主要動力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估印度2017-2018財年GDP增幅有望達到6.7%,印度2018-2019財年經濟增速將保持在7.4%),中國與印度發生軍事對抗,更高興的當然是美日澳這些國家。

因此,Stratfor戰略情報公司的報告挑火:中印在爭議區域隨時可能爆發衝突,這反映了兩國以積極姿態在更廣範圍內進行地緣戰略競賽的現狀。這些都成為發動軍事競賽的理由,中印實控線上出現新衝突點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部署也可能是一種正常例行動作,中印邊境當前似乎並未出現對抗狀態。相反,雙方發出了緩和兩國關係的積極信號。

第一,為了暫緩邊界緊張局勢,中國和印度的軍隊將恢復更多的軍事接觸,包括年度軍事演習。

中印2015年聯合演習

據印度《論壇報》1月31日報導,印度國防部高級官員及部隊在2017年11月的一次會晤中與中方官員及軍人進行了溝通。雙方正式同意開通兩國軍隊指揮部熱線電話,主要是軍事行動主管將軍級官員之間。一位高級官員證實說:“還有一些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它很快就可以運行了。”

如果2018年中印雙方能恢復聯合軍演,無疑對中印關係的平復是一個好消息。此前,洞朗對峙導致兩國2017年的年度聯合軍演暫停。預計,中國將邀請印度進行“手把手”演習,演習本應於2017年10月至11月舉行,按照兩國輪流舉辦的原則,東道主應為中國。2016年,印度是主辦者,中印兩軍在查漠和克什米爾舉行了聯合演習。

第二,進入2018年,中印邊境軍隊也恢復了禮節性的邊境會面。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為紀念印度第69個共和國日,中國和印度軍隊1月26日進行了禮節性邊境會面。中印軍方邊防人員在拉達克地區道拉伯格玉爾地(Daulat Beigh Oldi)以及丘舒爾(Chushul)舉行會面。這兩個地方是雙方指定的位於邊境附近的五處會面地點中的兩處,其餘三處地點為藏南地區的基比圖和棒拉,以及位於錫金的乃堆拉。

雙方代表參加了印度升國旗儀式,據一份官方聲明稱,雙方代表團分別進行演講,並在友善和親切的氣氛中進行了交流與互動。聲明稱,雙方代表團強調,將致力於加強現有的友好關係,維護實控線上的和平,並遵守兩國間簽署的協定,維護邊境安寧。

印媒表示,拉達克是中印邊防人員經常發生摩擦的地區,而在去年的印度共和日,中印雙方沒有舉行類似會面。

第三,關於上述那些有關中印在洞朗附近空軍基地部署調整的衛星圖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予以了回應。她表示:中方已經多次講過,中印邊界錫金段已經由歷史界約劃定,洞朗地區屬於中國,並且一直處於中國的有效管轄之下。中方已明確表示,中方將按照歷史界約規定一如既往地在洞朗地區行使主權權利,堅定不移地維護自己的領土主權。中方在洞朗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活動,是屬於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務,完全正當合法、無可非議。

華春瑩強調,通過共同努力,維護好中印邊境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這是雙方的共識。希望印方理性看待有關問題,與中方共同努力通過現有涉邊機制處理好相關問題,為確保中印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營造良好氣氛。

軍事雄心

美日澳為什麼覺得有把握能挑起印度對中國的不滿?最大的原因是印度人的自信心和驕傲感。尤其是近兩年在“軍事雄心”方面,印度人很明顯比以往更加強烈。

前面提到印度空軍在洞朗附近的兩個空軍基地開始部署蘇-30MKI戰鬥機,而這種戰鬥機的部署未來給中國帶來的一個威脅,就是搭載空射版“布拉莫斯”巡航導彈。

根據印度防務新聞網1月30日報導,目前由印俄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導彈家族已經具備了陸射、空射及艦射及潛射多種衍生型號,而且計畫在2018年內試射一種射程達到800千米的新型衍生彈。

《印度斯坦時報》日前援引一位“布拉莫斯”導彈專案知情人士的話稱,這將是“布拉莫斯”項目取得了一個重大飛躍。印度空軍戰鬥機將能夠從更遠的距離攻擊目標。

從很大程度上講,該試射計畫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早在2017年2月,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就宣佈其正在開發射程為800千米的“布拉莫斯”改進型號。同年3月,印度試射了射程為400千米的“布拉莫斯”導彈。

“布拉莫斯”是兩級超音速巡航導彈,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和俄羅斯機械製造工藝科學生產聯合體聯合研製。該彈可以3馬赫的速度飛行,被稱為當今世界飛行速度最快的巡航導彈。例如,有人說過,“‘布拉莫斯’導彈有著非常高的速度,意味著它能夠以巨大的動能擊中目標。在試射中,‘布拉莫斯’導彈經常會將靶艦一分為二,或是把地面目標打成碎片。”

俄印合資企業布拉莫斯航太公司解釋稱,“布拉莫斯導彈一級使用固體燃料推進發動機,在將導彈飛行速度提升至高超音速後,與導彈二級分離。導彈二級使用液體燃料推進發動機,負責將導彈巡航階段的飛行速度進一步加速至接近3馬赫。隱身技術及採用先進嵌入式軟體的導航系統能夠為導彈系統特別性能。”

其中一個特殊性能就是導彈能夠在距離地面極低的情況下飛行,以規避導彈防禦系統。據布拉莫斯航太公司稱,在飛行末段,“布拉莫斯”巡航導彈還能以10米的高度貼地飛行。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布拉莫斯”導彈速度極快,但事實上其重量達到了美國“戰斧”導彈的兩倍。這種速度-重量比令“布拉莫斯”導彈及其致命。

此前美國《國家利益》網站曾稱,當擊中目標時,兩倍于“戰斧”導彈的重量,四倍于“戰斧”導彈的速度,會令“布拉莫斯”產生更大的動能。儘管攜帶的彈頭相對較小,但其產生的影響則是毀滅性的。

自2017年初以來,“布拉莫斯”導彈的發展已經取得了許多重大成就。首先,如上文所述,印度於2017年3月試射了射程為400千米的“布拉莫斯”導彈。而後,同年4月,印度海軍利用護衛艦首次試射了對陸攻擊型“布拉莫斯”導彈。當時,一位元印度海軍消息人士稱,對陸攻擊型“布拉莫斯”導彈為印度戰艦提供了從遠離沿海地區針對內陸目標發動精確打擊的能力。

蘇-30MKI戰鬥機掛載“布拉莫斯”巡航導彈

最後,去年11月22日,印度新聞辦公室宣佈,印度空軍首次利用蘇-30MKI戰鬥機試射了一枚空射型“布拉莫斯”巡航導彈。現在,新德里的目標是,使50架蘇-30戰鬥機具備攜帶“布拉莫斯”導彈的能力。新德里希望,最終能擁有200架可發射“布拉莫斯”導彈的戰鬥機。

【本文原載“石江月防務觀察”,授權察網發佈】

日喀則機場衛星圖

美國人根據衛星照片分析得出的結論是:拉薩貢嘎機場在去年10月曾出現了10架殲-10戰鬥機、5架殲-11戰鬥機以及2架空警-500預警機。此外,還出現了一些軍用直升機。日喀則機場也曾停放了大量戰機。

根據Stratfor戰略情報公司的統計,中方這兩個機場在去年10月時的戰機數量達到頂峰。與此同時,這裡的直升機數量也顯著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還出現了空警-500預警機,以及紅旗-9地對空導彈,以及“翔龍”無人機。

美國人聲稱,“中國在洞朗對峙結束後立即大範圍升級了日喀則機場的基礎設施,包括12月中旬完成了一條新跑道的建設,以及一些其它的設施升級”。此後,在今年1月,日喀則機場就出現了大量戰機,包括殲-10、殲-11、米格-17直升機等多種機型。

積極信號

如今,作為新興經濟體的代表,也作為世界經濟增長主要動力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估印度2017-2018財年GDP增幅有望達到6.7%,印度2018-2019財年經濟增速將保持在7.4%),中國與印度發生軍事對抗,更高興的當然是美日澳這些國家。

因此,Stratfor戰略情報公司的報告挑火:中印在爭議區域隨時可能爆發衝突,這反映了兩國以積極姿態在更廣範圍內進行地緣戰略競賽的現狀。這些都成為發動軍事競賽的理由,中印實控線上出現新衝突點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部署也可能是一種正常例行動作,中印邊境當前似乎並未出現對抗狀態。相反,雙方發出了緩和兩國關係的積極信號。

第一,為了暫緩邊界緊張局勢,中國和印度的軍隊將恢復更多的軍事接觸,包括年度軍事演習。

中印2015年聯合演習

據印度《論壇報》1月31日報導,印度國防部高級官員及部隊在2017年11月的一次會晤中與中方官員及軍人進行了溝通。雙方正式同意開通兩國軍隊指揮部熱線電話,主要是軍事行動主管將軍級官員之間。一位高級官員證實說:“還有一些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它很快就可以運行了。”

如果2018年中印雙方能恢復聯合軍演,無疑對中印關係的平復是一個好消息。此前,洞朗對峙導致兩國2017年的年度聯合軍演暫停。預計,中國將邀請印度進行“手把手”演習,演習本應於2017年10月至11月舉行,按照兩國輪流舉辦的原則,東道主應為中國。2016年,印度是主辦者,中印兩軍在查漠和克什米爾舉行了聯合演習。

第二,進入2018年,中印邊境軍隊也恢復了禮節性的邊境會面。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為紀念印度第69個共和國日,中國和印度軍隊1月26日進行了禮節性邊境會面。中印軍方邊防人員在拉達克地區道拉伯格玉爾地(Daulat Beigh Oldi)以及丘舒爾(Chushul)舉行會面。這兩個地方是雙方指定的位於邊境附近的五處會面地點中的兩處,其餘三處地點為藏南地區的基比圖和棒拉,以及位於錫金的乃堆拉。

雙方代表參加了印度升國旗儀式,據一份官方聲明稱,雙方代表團分別進行演講,並在友善和親切的氣氛中進行了交流與互動。聲明稱,雙方代表團強調,將致力於加強現有的友好關係,維護實控線上的和平,並遵守兩國間簽署的協定,維護邊境安寧。

印媒表示,拉達克是中印邊防人員經常發生摩擦的地區,而在去年的印度共和日,中印雙方沒有舉行類似會面。

第三,關於上述那些有關中印在洞朗附近空軍基地部署調整的衛星圖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予以了回應。她表示:中方已經多次講過,中印邊界錫金段已經由歷史界約劃定,洞朗地區屬於中國,並且一直處於中國的有效管轄之下。中方已明確表示,中方將按照歷史界約規定一如既往地在洞朗地區行使主權權利,堅定不移地維護自己的領土主權。中方在洞朗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活動,是屬於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務,完全正當合法、無可非議。

華春瑩強調,通過共同努力,維護好中印邊境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這是雙方的共識。希望印方理性看待有關問題,與中方共同努力通過現有涉邊機制處理好相關問題,為確保中印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營造良好氣氛。

軍事雄心

美日澳為什麼覺得有把握能挑起印度對中國的不滿?最大的原因是印度人的自信心和驕傲感。尤其是近兩年在“軍事雄心”方面,印度人很明顯比以往更加強烈。

前面提到印度空軍在洞朗附近的兩個空軍基地開始部署蘇-30MKI戰鬥機,而這種戰鬥機的部署未來給中國帶來的一個威脅,就是搭載空射版“布拉莫斯”巡航導彈。

根據印度防務新聞網1月30日報導,目前由印俄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導彈家族已經具備了陸射、空射及艦射及潛射多種衍生型號,而且計畫在2018年內試射一種射程達到800千米的新型衍生彈。

《印度斯坦時報》日前援引一位“布拉莫斯”導彈專案知情人士的話稱,這將是“布拉莫斯”項目取得了一個重大飛躍。印度空軍戰鬥機將能夠從更遠的距離攻擊目標。

從很大程度上講,該試射計畫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早在2017年2月,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就宣佈其正在開發射程為800千米的“布拉莫斯”改進型號。同年3月,印度試射了射程為400千米的“布拉莫斯”導彈。

“布拉莫斯”是兩級超音速巡航導彈,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和俄羅斯機械製造工藝科學生產聯合體聯合研製。該彈可以3馬赫的速度飛行,被稱為當今世界飛行速度最快的巡航導彈。例如,有人說過,“‘布拉莫斯’導彈有著非常高的速度,意味著它能夠以巨大的動能擊中目標。在試射中,‘布拉莫斯’導彈經常會將靶艦一分為二,或是把地面目標打成碎片。”

俄印合資企業布拉莫斯航太公司解釋稱,“布拉莫斯導彈一級使用固體燃料推進發動機,在將導彈飛行速度提升至高超音速後,與導彈二級分離。導彈二級使用液體燃料推進發動機,負責將導彈巡航階段的飛行速度進一步加速至接近3馬赫。隱身技術及採用先進嵌入式軟體的導航系統能夠為導彈系統特別性能。”

其中一個特殊性能就是導彈能夠在距離地面極低的情況下飛行,以規避導彈防禦系統。據布拉莫斯航太公司稱,在飛行末段,“布拉莫斯”巡航導彈還能以10米的高度貼地飛行。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布拉莫斯”導彈速度極快,但事實上其重量達到了美國“戰斧”導彈的兩倍。這種速度-重量比令“布拉莫斯”導彈及其致命。

此前美國《國家利益》網站曾稱,當擊中目標時,兩倍于“戰斧”導彈的重量,四倍于“戰斧”導彈的速度,會令“布拉莫斯”產生更大的動能。儘管攜帶的彈頭相對較小,但其產生的影響則是毀滅性的。

自2017年初以來,“布拉莫斯”導彈的發展已經取得了許多重大成就。首先,如上文所述,印度於2017年3月試射了射程為400千米的“布拉莫斯”導彈。而後,同年4月,印度海軍利用護衛艦首次試射了對陸攻擊型“布拉莫斯”導彈。當時,一位元印度海軍消息人士稱,對陸攻擊型“布拉莫斯”導彈為印度戰艦提供了從遠離沿海地區針對內陸目標發動精確打擊的能力。

蘇-30MKI戰鬥機掛載“布拉莫斯”巡航導彈

最後,去年11月22日,印度新聞辦公室宣佈,印度空軍首次利用蘇-30MKI戰鬥機試射了一枚空射型“布拉莫斯”巡航導彈。現在,新德里的目標是,使50架蘇-30戰鬥機具備攜帶“布拉莫斯”導彈的能力。新德里希望,最終能擁有200架可發射“布拉莫斯”導彈的戰鬥機。

【本文原載“石江月防務觀察”,授權察網發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