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11家中國發行商進全球收入榜Top 52:入圍門檻年收入13億元

手遊資料公司App Annie今天(2月1日)在其官網發佈了2017年度手游發行商排行榜, 基於過去一年對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資料統計進行分析列出了全球收入最高的52家手游發行商名次。

需要提前說明的是, 由於該榜單並未統計中國地區的安卓收入, 但仍然有11家中國公司入圍全球手遊公司TOP 52, 與2016年數量持平。 其中騰訊連續5年在此榜單之中, IGG和樂元素連續4年都在前52以內, 網易、龍圖和智明星通都是第三年進入榜單, 百度則是第二次入榜單, 新入榜的公司為巨人、FunPlus、三七互娛和遊族。

根據已經發佈過的財報數字, 我們發現收入榜前15名的年收入門檻達到了60億元人民幣左右, 而Top 52入圍門檻也超過12億美元, 以下請看GameLook的詳細解讀(注:本榜單基於App Annie資料統計, 並非實際收入排名):

2017年全球移動髮型商收入榜:門檻13億元以上

按照總部所在地區劃分, 中國公司占了11個位置, 他們分別是:騰訊(1)、網易(2)、IGG(21)、巨人網路(22)、智明星通(23)、百度(29)、FunPlus(31)、三七互娛(41)、樂元素(45)、遊族(49)和龍圖(50)。

雖然沒有計算安卓資料, 但中國iOS手遊市場在2017年出現了大幅增長, 加上在中國市場的統治地位, 騰訊和網易僅憑一個平臺的收入就拿下了全球發行商收入榜冠亞軍位置, 第三名則是在韓國和日本市場都取得了不錯成績的Netmarble。

從數量來看, 中國位於美國和日本之後, 美國有16家公司入榜(其中有兩家是應用公司), 而排名第二的日本有15家公司入榜。 韓國有4家公司入榜, 芬蘭有兩家公司進入了Top 52, 其餘4個位置分別被俄羅斯的Playrix、澳大利亞的Aristocrat、土耳其的Peak Games和法國的維旺迪佔據。

從騰訊和網易此前發佈的前三季度財報來看, 騰訊2017年第一至第三季度手遊總收入為459億元, 網易同期手遊收入191億元, 第四季度一直是遊戲行業的收入高峰期, 因此排名第一的騰訊2017年的手遊收入也很容易就可以超過650億元, 第二名的網易即便是按照平均值, 手遊收入很可能超過250億元。

如果要進入收入榜Top 52, GameLook預計年收入至少要超過13億元, 主要依據是排名第52的日本發行商KLab, 該公司前三季度累計收入為182.4億日元(折合人民幣10.5億元), 即使按照平均值, 該公司2017全年收入也將超過13億元。

從榜單位置來看, 除了騰訊網易佔據冠亞軍之外, 日本發行商基本統治了Top 15, 佔據6個名額, 中國發行商其他入榜者則主要居於榜單中部和底部。

收入榜頭部:年收入60億才能進入Top 15

在收入榜第1-15名當中, 日本發行商佔據了6個位置, 分別是排名第6的mixi、第7的萬代南夢宮、第8名索尼、第10名LINE、第13名Square Enix和第15名GungHo。 美國發行商占了三家, 分別是動視暴雪、MZ和EA;中國發行商在頭部占了兩個位置(騰訊和網易);韓國占了兩家(Netmarble和NCSOFT), 其餘兩個位置分別是芬蘭的Supercell和俄羅斯的Playrix(圖中標的是愛爾蘭)。

據《智龍迷城》開發商GungHo此前發佈的2017半年財報和前三季度總收入財報,該公司2017年的收入達到699.9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0億元,考慮到第四季度是收入旺季, 該公司在去年的總收入很可能達到人民幣60億元左右。換言之,年收入要超過60億元才能進入Top 15。

如果更進一步來看,榜單第6名是《怪物彈珠》開發商mixi,根據該公司財報顯示,《怪物彈珠》最近兩年的月收入都基本穩定在8億元左右,因此,進入Top 5則需要1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年收入。

中部位置分部均勻:日本7家、美國6家、中國53家

在全球手游發行商排名第16-35當中,日本仍是占榜單位置最多的國家,7家入榜公司依次是:CyberAgent、Konami、DeNA、COLOPL、Nexon、任天堂和GREE。

據GameLook瞭解,排名第16的日本手游發行商CyberAgent在2017財年的總收入超過1403億日元(折合人民幣81億元),當然,其中包括手遊以外的收入。該公司在2016年推出過與《爐石傳說》十分相似的手遊《影之詩》,還有《戰國炎舞》、《碧藍幻想》以及《夢幻少女樂隊》等手遊大作,而且連續4年的手遊收入超過1000億日元,算得上是日本市場隱形的土豪。

美國有6家公司位於中段位置,依次是:Zynga、Niantic、IAC、Netflix、邱吉爾唐斯和時代華納。經過了多年的轉型之後,社交遊戲大佬Zynga終於走出了持續虧損的陰影,而2016年憑藉爆款《Pokemon Go》成功的Niantic仍然有非常不錯的收入表現,Netflix是這6家當中唯一的純應用公司。

中國入榜的5家分別是:IGG、巨人網路、智明星通、百度和FunPlus,其餘兩家分別是韓國的GAMEVIL和澳大利亞的Aristocrat。

收入榜底部:美國占7個位置

收入榜底部(36-52名)分佈最多的是美國發行商,七家分別是:Glu、微軟、Scientific Games、穀歌、Caesars Entertainment、Pandora和Scopely;中國居其次,占了4家,分別是三七互娛、樂元素、游族和龍圖。

日本發行商在底部位置只有世嘉颯美和KLab,其餘四家分別是土耳其的Peak Games、法國的維旺迪、芬蘭的Rovio和韓國的Kakao。

據《智龍迷城》開發商GungHo此前發佈的2017半年財報和前三季度總收入財報,該公司2017年的收入達到699.9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0億元,考慮到第四季度是收入旺季, 該公司在去年的總收入很可能達到人民幣60億元左右。換言之,年收入要超過60億元才能進入Top 15。

如果更進一步來看,榜單第6名是《怪物彈珠》開發商mixi,根據該公司財報顯示,《怪物彈珠》最近兩年的月收入都基本穩定在8億元左右,因此,進入Top 5則需要1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年收入。

中部位置分部均勻:日本7家、美國6家、中國53家

在全球手游發行商排名第16-35當中,日本仍是占榜單位置最多的國家,7家入榜公司依次是:CyberAgent、Konami、DeNA、COLOPL、Nexon、任天堂和GREE。

據GameLook瞭解,排名第16的日本手游發行商CyberAgent在2017財年的總收入超過1403億日元(折合人民幣81億元),當然,其中包括手遊以外的收入。該公司在2016年推出過與《爐石傳說》十分相似的手遊《影之詩》,還有《戰國炎舞》、《碧藍幻想》以及《夢幻少女樂隊》等手遊大作,而且連續4年的手遊收入超過1000億日元,算得上是日本市場隱形的土豪。

美國有6家公司位於中段位置,依次是:Zynga、Niantic、IAC、Netflix、邱吉爾唐斯和時代華納。經過了多年的轉型之後,社交遊戲大佬Zynga終於走出了持續虧損的陰影,而2016年憑藉爆款《Pokemon Go》成功的Niantic仍然有非常不錯的收入表現,Netflix是這6家當中唯一的純應用公司。

中國入榜的5家分別是:IGG、巨人網路、智明星通、百度和FunPlus,其餘兩家分別是韓國的GAMEVIL和澳大利亞的Aristocrat。

收入榜底部:美國占7個位置

收入榜底部(36-52名)分佈最多的是美國發行商,七家分別是:Glu、微軟、Scientific Games、穀歌、Caesars Entertainment、Pandora和Scopely;中國居其次,占了4家,分別是三七互娛、樂元素、游族和龍圖。

日本發行商在底部位置只有世嘉颯美和KLab,其餘四家分別是土耳其的Peak Games、法國的維旺迪、芬蘭的Rovio和韓國的Kaka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