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位專家解決了十幾億人的生存糧食問題 卻不是袁隆平

朱英國院士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 糧食安全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們有高速發展的經濟, 我們有強大的國防, 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老百姓有飯吃的基礎之上的,

不能解決“吃”的問題, 一切也就無從談起, 而這就要感謝我們的農業專家了, 是他們的辛苦付出, 才換來了我們這個國家有飯吃的好局面。 而朱英國更是值得我們銘記的一位老先生。

說起來水稻專家, 或許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袁隆平院士, 而朱英國先生所取得的成就卻是可以比肩袁隆平院士的, 而他也被譽為粵版袁隆平。

朱英國院士

在水稻領域, 世界上公認的三大細胞質雄性不育類型分別為“紅蓮型”、“野敗型”以及“包台型”, 其中, “野敗型”為袁隆平的科研成果, 而“包台型”是日本人發現, 而“紅蓮型”則是朱英國院士培育出的, 更為關鍵的是, 適合大面積推廣種植的卻是我們國家的“野敗型”和“紅蓮型”, “紅蓮型也被冠以了“東方魔稻”的美稱。 現在“紅蓮型”雜交稻的累計推廣種植已經超過1億畝, 在菲律賓、越南、斯里蘭卡、孟加拉以及莫三比克等國試種中, 比當地品種增產20%至50%, 解決了世界上無數人的糧食問題!

沒有明星前呼後擁的光彩,

也沒有明星呼風喚雨的高調, 他戴著自己的草帽, 在水稻田間, 卷起褲腿、打著赤腳, 無懼風雨, 默默的為我們這個國家工作了五十年, 這五十年, 朱英國院士解決了幾億, 甚至是十幾億人的生存糧食問題。

和他生前默默無聞的工作一樣, 朱英國院士的去世也是悄無聲息的, 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裡, 人們已經忘記了自己所吃的糧食從哪裡來的, 卻清晰的知道自己所喜歡的明星的一舉一動, 這不能不說是我們社會的一種悲哀!

朱英國院士

二零一七年八月九日淩晨2:00, 著名水稻遺傳育種家紅蓮系雜交稻發明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英國先生去世, 享年78歲。 朱老走好, 我們這個民族永遠銘記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