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好好的企業管理,最後總是變成辦公室政治?

即使你什麼錯都沒有, 也錯在你是個新人

1/5、只要夠努力, 就一定會遇到的辦公室政治

自我管理類的書有分兩種, 一種是老闆買來發給員工看的, 從書名中就可以看出來:《沒有任何藉口》、《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至於他們自己, 順便翻幾頁, 打個了哈欠, 就放到書架當展覽品了。

這些當然是好書, 但老闆發這些書給你, 決不是讓你好好讀書那麼簡單。

另一種是給自己看的, 書名也能聽得出一些端倪, 《FBI測謊術》、《潛規則》、《厚黑學》、《我不是教你詐》……

這類書有優秀的(比如《潛規則》), 有扯蛋的, 這不是重點,

關鍵是它們不但不能推薦, 連讓員工看到都很危險, 否則你的員工中的形象(你自以為的)會立刻變成一個“周扒皮”。

只要把目的看得比手段重要, 管理就很容易變成辦公室政治, 中西皆是如此, 中國有厚黑學傳統, 西方也有馬基雅弗利的操縱人心之術。

辦公室政治有個特點, 只能知道不能說, 我的文章凡是涉及到權術的, 比如《為什麼明明可以, 領導們就是不願直接把事兒給辦了?》《你和領導的差距, 首先就在演技上》等等, 大家都很愛看。 但無一例外, 轉發率極低——誰希望自己在老闆同事心目中變成個“腹黑”的角色?

但問題是, 如果沒有人總結, 沒有人推薦, 大家上哪兒獲取這些知識, 特別是職場新人, 難道都要到現實中碰得頭破血流,

再自己細數傷口總結教訓?

我就曾收到很多新人的抱怨, 說老闆跟他搶功勞??

為了社交傳播, 我可以不寫這類文章, 但作為一個管理者, 當你遇到年輕的下屬無意中犯了“辦公室政治”的錯誤, 你到底是提醒還是不提醒呢?你會不會告訴他一個簡單的事實——即使你什麼錯都沒有,

也錯在你是個新人?

講一件我朋友的經歷吧, 他曾經遇到過的一個非常能幹的下屬。

2/5、辦什麼大家都不支持你的工作

小張工作不到一年, 平時表現不算積極, 開會不太發言, 下班不太加班, 有任務也不太搶。 但看得出, 他不是能力差, 而是喜歡動腦子超過了動手。

通常這在新人中是比較危險的, 公司招新人, 主要是讓他們動手。 論腦, 你動得過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嗎?

不過, 事有例外, 一向不顯山露水的小張給他的上司, 發了封郵件, 提了個建議。

上司一開始以為是那種新人特別愛提的“業務大戰略、公司大制度”等等大而不當的建議, 但仔細一看, 不由愣住了。

這個建議是針對業務流程的某個細節的優化,

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使這類專案的作業期縮短10%以上;而且這建議非常接地氣兒, 如果不是基層員工, 如果沒有經過大量觀察思考, 不會想到這個改進方案。

但這個建議有個致命的問題, 使得上司不得不暫時將之束之高閣。

問題在哪兒呢?這雖然是個小改進, 卻是一個跨部門的流程問題, 涉及財務、技術支持、人力資源, 銷售幾條線, 而且各部門的利益風險不對等, 這類問題再小也是大問題——

技術支持部門會想, 跟我有個屁關係, 憑空增加我的工作量;

財務部門的意見是:這將增加工作出錯的概率。 當然她不會告訴你, 她下半年要生孩子了, 這當口不想改變流程;

銷售部門有可能會支援, 但他們一定會乘機塞私貨,

主導這類業務的流程, 反而會把問題搞複雜;

當然, 小張的上司也可以把這個建議再往上呈交, 但結果只會更糟糕, 總經理豈有看不出其中難度的?頂多開會時口頭表揚一下, 再把皮球踢回原地。

在了解職場前, 至少職場新人都體會過什麼叫“權力”, 他們很容易從權力的角度,把職場想像成一個“從上往下按命令執行的軍事機構”,覺得所有人都會全力推進上面佈置下來的事。

他們往往無法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對於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有一千種合法的方法讓你辦不成。

兩個月後,這個新人離開了。

這人肯定是個人才,流失實在是公司的損失,那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呢?

3/5、“職場不公”的真相

最直接的方法,把這裡面的利害關係跟他說了,就跟我寫職場政治的文章一樣。

但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我一寫文章的又不欠你們什麼,大不了讀者覺得我心術不正,掉點粉,我又不是蛾子我怕什麼。

可當領導的就不一樣了,要注意形象。上司跟下屬講職場政治的利害關係,下屬通常有兩種反應:

第一種是那種心態容易走極端的新人,無法接受領導的這個“新人設”——人怎麼可以這樣無恥,世界怎麼可以這樣殘酷?

另一種下屬的反應是有所醒悟,慢慢地蛻變成一個“腹黑”的角色。這下麻煩更大,領導寧願要不會做事的“傻白甜”,也不要能幹的“腹黑”。

由於不能直接跟下屬講潛規則,所以大部分管理者都會採用第二種方法:把你叫來,鼓勵一番,並授權你和其他部門協調出一個方案。

這個方法,說得好聽點,是讓你自己去體會這其中的利益糾葛,理解流程並不完全是效率問題,也是一個利益分配的問題;

說得不好聽,是讓你沖在前面擋子彈。萬一你千辛萬苦居然把這事兒推進到了一半之後(這種情況極其罕見),你會突然發現,所有人都來關心你,幫助你,接下來的流程一路綠燈,除了最後一點讓你非常不爽——在結案報告上,你連個“專案實際執行者”都不是,頂多是“對本文亦有貢獻”。

你以為是遭遇了“職場不公”,其實是你沒有搞清楚每條線、每個部門、每個人的利益訴求,在逆水行舟。知道每一類人的利益,比知道他們的職位、性格更重要,因為人們會做份外的事,會隱藏自己的性格,卻很少違背自己的利益。

難道職場政治對新人真的就無解嗎?其實還有一個非常困難,又相對比較正能量的辦法,那就是帶著新人一起做這個項目,讓他親身體驗到人們是如何為了自己利益而努力的。

4/5、想幹的事和能幹的事

杜潤生被稱為中國農村改革之父,當年,他把犯政策禁忌的“包產到戶”包裝成“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這種不太刺眼的提法,才能在中華大地上推廣出去,當後來人認為他把簡單問題複雜化時,杜潤生回應道:

“中國的事,不在於你想要幹什麼,而在於只能幹什麼。”

職場也是如此。想幹事,就一定要把 “你想幹的事”一步步變成 “你能幹的事”

比如說那個流程改造方案,如果上司真想幫你推進,也有兩個方法:

第一個是設想說服高管層,把這個流程改造變成來年的公司戰略中“優化流程效率”的一部分。

有人要問 ,你前面不是說,光跟大老闆說沒用嗎,為什麼進入公司戰略就有用呢?因為進入戰略,各部門就有KPI,有了KPI,就跟各部門的利益相關了。大家就成了利益共同體。

如果沒能力走高層路線,也進不入KPI,那就只有第二種辦法——尋找合適的時機進行利益交換了。

部門之間總有配合,其他部門總有請你的時候,把兩件事捆綁在一起,也是推進工作的好辦法。

這個方法可能要讓大家失望了,明明是這了工作,為什麼還要搞那麼多暗箱操作呢?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年輕人如何對待辦公室政治。

5/5、年輕人如何面對職場不公

去年有一個電影製片人,自曝他的處女作的“業績”:成本2個億,最後票房幾千萬,投資方虧得連褲子都沒了。

起初他擔心再也沒有人找他拍電影了,沒想到第二天就又接了一部大製作,薪酬也漲了一大截,道理很簡單:他現在已經是操過2個億盤子的製片人了,根本沒有人在乎是賺還是虧。

這件事告訴職場新人們一個重要的道理:身處大公司,做什麼層次的事,比做沒做成更重要。

大公司雖然辦公室政治嚴重,但你也有更多機會參與重要項目,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對過程要上心,對結果要有平常心,參與第一,成績第二。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職場上到處是坑,你不可能先學會避坑再做事。

而且,你的努力領導們都看在眼裡,未必都讓你知道。官僚主義雖然是大公司的普遍現象,但實際上,沒有一個人喜歡官僚主義,在提拔下屬時,還是會傾向於那些充滿工作熱情的下屬。

當然,如果你真的很在意工作成果,不如到中小企業去,到員工人數少,可以直接向老闆彙報的公司去。

既然講到職場政治,最後必須提到底線,因為一談到利益,人們很容易忘掉自己有沒有穿底褲。

職場政治的道德底褲有三層:

第一條是“說真話”,當然,這一條大部分人在職場政治中,很容易突破;

第二條是“不說話”,不能說真話的時候,不說話、不做事,自我保護也是一個辦法;

第三條就是“說不害人的假話”。

他們很容易從權力的角度,把職場想像成一個“從上往下按命令執行的軍事機構”,覺得所有人都會全力推進上面佈置下來的事。

他們往往無法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對於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有一千種合法的方法讓你辦不成。

兩個月後,這個新人離開了。

這人肯定是個人才,流失實在是公司的損失,那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呢?

3/5、“職場不公”的真相

最直接的方法,把這裡面的利害關係跟他說了,就跟我寫職場政治的文章一樣。

但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我一寫文章的又不欠你們什麼,大不了讀者覺得我心術不正,掉點粉,我又不是蛾子我怕什麼。

可當領導的就不一樣了,要注意形象。上司跟下屬講職場政治的利害關係,下屬通常有兩種反應:

第一種是那種心態容易走極端的新人,無法接受領導的這個“新人設”——人怎麼可以這樣無恥,世界怎麼可以這樣殘酷?

另一種下屬的反應是有所醒悟,慢慢地蛻變成一個“腹黑”的角色。這下麻煩更大,領導寧願要不會做事的“傻白甜”,也不要能幹的“腹黑”。

由於不能直接跟下屬講潛規則,所以大部分管理者都會採用第二種方法:把你叫來,鼓勵一番,並授權你和其他部門協調出一個方案。

這個方法,說得好聽點,是讓你自己去體會這其中的利益糾葛,理解流程並不完全是效率問題,也是一個利益分配的問題;

說得不好聽,是讓你沖在前面擋子彈。萬一你千辛萬苦居然把這事兒推進到了一半之後(這種情況極其罕見),你會突然發現,所有人都來關心你,幫助你,接下來的流程一路綠燈,除了最後一點讓你非常不爽——在結案報告上,你連個“專案實際執行者”都不是,頂多是“對本文亦有貢獻”。

你以為是遭遇了“職場不公”,其實是你沒有搞清楚每條線、每個部門、每個人的利益訴求,在逆水行舟。知道每一類人的利益,比知道他們的職位、性格更重要,因為人們會做份外的事,會隱藏自己的性格,卻很少違背自己的利益。

難道職場政治對新人真的就無解嗎?其實還有一個非常困難,又相對比較正能量的辦法,那就是帶著新人一起做這個項目,讓他親身體驗到人們是如何為了自己利益而努力的。

4/5、想幹的事和能幹的事

杜潤生被稱為中國農村改革之父,當年,他把犯政策禁忌的“包產到戶”包裝成“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這種不太刺眼的提法,才能在中華大地上推廣出去,當後來人認為他把簡單問題複雜化時,杜潤生回應道:

“中國的事,不在於你想要幹什麼,而在於只能幹什麼。”

職場也是如此。想幹事,就一定要把 “你想幹的事”一步步變成 “你能幹的事”

比如說那個流程改造方案,如果上司真想幫你推進,也有兩個方法:

第一個是設想說服高管層,把這個流程改造變成來年的公司戰略中“優化流程效率”的一部分。

有人要問 ,你前面不是說,光跟大老闆說沒用嗎,為什麼進入公司戰略就有用呢?因為進入戰略,各部門就有KPI,有了KPI,就跟各部門的利益相關了。大家就成了利益共同體。

如果沒能力走高層路線,也進不入KPI,那就只有第二種辦法——尋找合適的時機進行利益交換了。

部門之間總有配合,其他部門總有請你的時候,把兩件事捆綁在一起,也是推進工作的好辦法。

這個方法可能要讓大家失望了,明明是這了工作,為什麼還要搞那麼多暗箱操作呢?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年輕人如何對待辦公室政治。

5/5、年輕人如何面對職場不公

去年有一個電影製片人,自曝他的處女作的“業績”:成本2個億,最後票房幾千萬,投資方虧得連褲子都沒了。

起初他擔心再也沒有人找他拍電影了,沒想到第二天就又接了一部大製作,薪酬也漲了一大截,道理很簡單:他現在已經是操過2個億盤子的製片人了,根本沒有人在乎是賺還是虧。

這件事告訴職場新人們一個重要的道理:身處大公司,做什麼層次的事,比做沒做成更重要。

大公司雖然辦公室政治嚴重,但你也有更多機會參與重要項目,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對過程要上心,對結果要有平常心,參與第一,成績第二。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職場上到處是坑,你不可能先學會避坑再做事。

而且,你的努力領導們都看在眼裡,未必都讓你知道。官僚主義雖然是大公司的普遍現象,但實際上,沒有一個人喜歡官僚主義,在提拔下屬時,還是會傾向於那些充滿工作熱情的下屬。

當然,如果你真的很在意工作成果,不如到中小企業去,到員工人數少,可以直接向老闆彙報的公司去。

既然講到職場政治,最後必須提到底線,因為一談到利益,人們很容易忘掉自己有沒有穿底褲。

職場政治的道德底褲有三層:

第一條是“說真話”,當然,這一條大部分人在職場政治中,很容易突破;

第二條是“不說話”,不能說真話的時候,不說話、不做事,自我保護也是一個辦法;

第三條就是“說不害人的假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